•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时期这支军队在外强收保护费,一收就是两百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7 17:35:00 来源:戏说三国

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我国清朝末年,不仅内部斗争厉害,外部也遭到列强侵略,可谓内忧外患,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关键是清政府和列强的斗争还屡战屡败,导致割地赔款成了家常便饭。这正是因为清政府闭关锁国,导致科学技术落后,武器装备,军队力量都远远不如明朝,这才有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

明朝时期这支军队在外强收保护费,一收就是两百年

朱元璋,也就是明太祖,他在建国初年,就向陈友谅学习,按照他的方法,掌握了先进的造船技术,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大明王朝海上船队。根据历史学家们研究统计,明成祖的时候明朝已经拥有了巡逻船1350艘,还有1350艘战船,就这个数量而言,还没有把大明朝的运粮船和其他大船算进去。总之,当时大明王朝拥有的船只数量,将近有五千多只了,数量庞大,令人惊讶!

明朝时期这支军队在外强收保护费,一收就是两百年

为什么很多人都特别佩服或者称赞大明王朝的这支水师队伍呢?这是因为这支水师像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一样,为大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在攻打陈友谅和张士城的时候,威风凛凛,战斗力十分惊人,最终消灭了他们的军队。后来又在鄱阳湖战役中,帮助朱元璋打败了对手,可以说,是这样一支强悍的军队帮助朱元璋赢得了天下。正因为这个原因,也让朱元璋后来特别重视国家军舰的发展。

明朝时期这支军队在外强收保护费,一收就是两百年

最让人觉得惊叹的是,这支军队,不仅在大明王朝赫赫有名,甚至在世界范围内,提到它,也是众所周知。每当那些狼子野心的外国侵略者想要侵占中国的领土时,这支军队也会赶走这些侵略者,守护国家安危。比如葡萄牙在一次侵略我国的战役中失败了,不过它并不服气,后来又卷土重来,不过最终在这支厉害的军队的守护下,葡萄牙依旧惨败而归,此后这支大明舰队更是所向披靡,让敌人闻风丧胆!

明朝时期这支军队在外强收保护费,一收就是两百年

葡萄牙被明朝水师吓破了胆子,再也不敢来了。但是一块肥肉你不吃,总有人想要吃。葡萄牙走后,西班牙又来了。西班牙人原来很看不起葡萄牙人,觉得是他们太弱了才被中国打败,结果后来自己败的更惨。大明王朝后来取得了东亚的制海权,只要西班牙的船队经过东亚的海域,都要花钱买大明王朝的旗帜,否则不能过海。更精彩的是,西班牙每年还要按时给大明王朝缴纳银子,这很显然是对西班牙海上霸主地位的挑战,但是因为打不过大明水师,西班牙不得不忍气吞声,可见大明王朝当时水师力量的确非常强大!

可惜这支强大的舰队,最后还是随着大明王朝的覆灭烟消云散了,后来清王朝建立后,闭关锁国,到了清朝末年,除了嘲笑西方的科学技术之外,别无长处,最终是一败涂地,成了后世最耻辱的王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7 21: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曾被蒙古俺答汗逼迫缴纳60年的保护费,历史上最耻辱的事
...朝的无能、无耻和腐朽,使得明朝向蒙古缴纳了几十年的保护费。一,谁敢说收复河套谁就死1455年,一带草原天骄也先去世,瓦剌(卫拉特蒙古)从此进入了200年的衰落历史。明朝似乎终
2023-03-07 21:01:00
明朝有一支神秘军队,帮助朱元璋打败2人成功称帝
...里做一件霸气的事,所有过往的船只都需要向明朝缴纳“保护费”,以保证他们在远东水域行驶的安全问题。据史料记载,荷兰人每年都需要向明朝海军缴纳12万法郎,大家要知道的是,当时荷兰
2023-04-14 14:17:00
...的岁币,以换取和平。如果说直白一点,岁币就是一种“保护费”,是实力不济时采取的一种笼络手段。而且,历史的岁币有多种称呼,非常具有迷惑性,例如宋朝对西夏的岁币称之为“岁赐”,明
2024-04-29 20:48:00
陈祖义:明朝时期横行海上的海盗王,最后死在太监手里
...50座,搞的周边小国叫苦不迭,为求太平,竟向陈祖义交保护费!朱元璋听闻此事,龙颜大怒,下令悬赏50万,要陈祖义人头,无奈陈祖义老巢远在马六甲海峡,朱元璋也是鞭长莫及,直到去世
2023-11-24 08:28:00
明朝皇帝眼中的朝鲜贡女
...的草蛇灰线里发现。这只能说明,对于藩属国居高临下收保护费,是明朝人司空见惯的日常。
2024-10-27 10:10:00
明帝国担得起“最有骨气”这个称呼吗
...出名的崇祯皇帝,也曾给蒙古的林丹汗每年六万白银的“保护费”,换取其不侵犯边境。某年崇祯钱没到位,林丹汗一气之下进犯大同,搞得崇祯好不狼狈。不得不说,明朝果然“硬气”。至于别的
2024-04-19 11:12:00
郑一嫂:明朝末年的女海盗,清朝初年的海上霸主
...武装组织,从事走私、捕捞等工作,并且收取附近居民的保护费,同时还要抵御官方军队及洋人的围剿进犯。其中,势力最为强悍的当属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团伙,他在接受明朝的招安后更是几乎控
2023-12-28 11:52:00
...不一定是膜拜,有时候也有贿赂收买的成分,或者理解为保护费:比如古代中国有瘟神、痘神这些神灵的庙宇,老百姓祭祀这些神灵,其实更多是收买和交保护费:就是我们已经上贡了,您可别散播
2024-06-08 22:05:00
一生励精图治的崇祯帝为什么挽救不回大明王朝
...求吴三桂调兵保护北京,可吴三桂张口就要一百万作为“保护费”。此时的朝廷哪还有那么多钱,崇祯帝选择不给吴三桂这一百万。吴三桂自然不愿全力奔赴北京,还没走到京城,北京就已经被攻破
2023-05-17 16: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