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随着温度降低,空气干燥异常,人们出现眼睛干涩、口鼻咽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秋燥”症状。“燥”为秋天主气,“燥胜则干”,因此秋季养生应注意“养阴防燥”,做好防燥措施。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眼科专业主任解孝锋指出,秋燥发生,除了保暖防寒、心情愉悦、加强锻炼之外,按摩穴位也是一种简便可行的办法。
少商穴,肺经井穴
位于大拇指末节桡侧,距离指甲角0.1寸,按摩少商可缓解咳嗽、咽喉肿痛,促进肺气运行,保护人体不被燥邪侵袭。
鱼际穴,肺经荥穴
位于人体手拇指本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按揉鱼际,可化肺经水湿,散发脾土之热,清宣肺气,清热利咽,对由于燥邪引起的咳嗽效果显著。
迎香穴,手阳明大肠经穴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开窍于鼻,和鼻子有关的问题,如鼻子干燥、鼻炎等,都可以用迎香穴来治疗,有效改善肺功能。
复溜穴,属肾经经穴
研究表明按摩复溜穴,可诱导传入神经兴奋,使消化系统功能改善,增加唾液分泌,滋阴消炎防秋燥。
极泉穴,归属手少阴心经
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可宁心安神,治疗咽干咽痛,还有很好的解郁功能。
以上几个穴位是常用的滋阴润燥的保健穴位,平常可以多按摩。
解孝锋提醒,根据个人体质不同,以上方剂仅供参考,如需用药,还需就医辩证而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0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