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岐黄名医说丨这几个穴位,是预防秋燥的良穴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30 18:44: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随着温度降低,空气干燥异常,人们出现眼睛干涩、口鼻咽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秋燥”症状。“燥”为秋天主气,“燥胜则干”,因此秋季养生应注意“养阴防燥”,做好防燥措施。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眼科专业主任解孝锋指出,秋燥发生,除了保暖防寒、心情愉悦、加强锻炼之外,按摩穴位也是一种简便可行的办法。

岐黄名医说丨这几个穴位,是预防秋燥的良穴

少商穴,肺经井穴

位于大拇指末节桡侧,距离指甲角0.1寸,按摩少商可缓解咳嗽、咽喉肿痛,促进肺气运行,保护人体不被燥邪侵袭。

岐黄名医说丨这几个穴位,是预防秋燥的良穴

鱼际穴,肺经荥穴

位于人体手拇指本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按揉鱼际,可化肺经水湿,散发脾土之热,清宣肺气,清热利咽,对由于燥邪引起的咳嗽效果显著。

岐黄名医说丨这几个穴位,是预防秋燥的良穴

迎香穴,手阳明大肠经穴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开窍于鼻,和鼻子有关的问题,如鼻子干燥、鼻炎等,都可以用迎香穴来治疗,有效改善肺功能。

岐黄名医说丨这几个穴位,是预防秋燥的良穴

复溜穴,属肾经经穴

研究表明按摩复溜穴,可诱导传入神经兴奋,使消化系统功能改善,增加唾液分泌,滋阴消炎防秋燥。

岐黄名医说丨这几个穴位,是预防秋燥的良穴

极泉穴,归属手少阴心经

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可宁心安神,治疗咽干咽痛,还有很好的解郁功能。

以上几个穴位是常用的滋阴润燥的保健穴位,平常可以多按摩。

解孝锋提醒,根据个人体质不同,以上方剂仅供参考,如需用药,还需就医辩证而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0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太极、散散步、爬爬山。 五种食物 平和饮食 益气生津秋燥渐至,要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饮食上要注意平补气津。平时适量多喝水,多吃养阴生津的食物,如芝麻、栗子、梨、蜂蜜等,也可
2023-10-13 15:02:00
秋分不养,一年白忙!收下这份养生指南
...期滋阴润燥,注意保暖,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 秋燥容易引发皮肤干痒、口唇干裂等症状。为缓解这些不适,可采取多种滋阴润燥的方法:增加水分摄入,每日饮水2000毫升左右;室
2024-10-10 09:58:00
立秋别忙贴秋膘
...脘穴。肺俞穴可以润肺润燥、止咳平喘,还可预防和缓解秋燥入侵人体。对于鼻炎患者,时常按摩肺俞穴也有所帮助。同时,中医认为,鱼际穴可化肺经水湿,散发脾土之热。所以在干燥的秋季,经
2023-08-08 15:43:00
天渐凉,秋燥起, 秋季“养阴”记住六大秘诀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养生大家谈天渐凉,秋燥起, 秋季“养阴”记住六大秘诀一场秋雨一场凉,气候会逐渐干燥,秋季保养需注意调节免疫,防秋燥伤肺、过敏。《黄帝内经·四季调神大伦》云:秋三
2023-08-30 05:07:00
暑气尽仲秋到 多按这俩穴位
...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属金,肺主金,肺为娇脏,易被秋燥所伤,使人容易出现口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问题。秋燥又有凉燥、温燥之分,白露的“燥”多属“温燥”。因此,白露时节
2023-09-22 00:11:00
节气话养生|白露暑气灭,重养阴、防秋燥
...然兴起。专家提醒,白露节气的养生需注意调节免疫,防秋燥伤肺、过敏。白露养生重养阴、防秋燥《黄帝内经·四季调神大伦》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2023-09-07 15:06:00
今日立秋 养生注意防暑润燥
...,晚上喝点蜂蜜水,既可补充人体水分,还可以防止因为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立秋后,饮食上要开始适当减辛增酸,宜少吃或不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防止辛燥伤肺,耗伤阴液。”韩娟表示,日常
2024-08-07 09:50:00
秋冬交际,中医如何防“秋燥”?糖尿病患者如何养生保健?丨时令节气与健康
中医如何理解“秋燥”?秋冬交际,应该如何养生来预防“秋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秋燥”就是说秋天到了,气温下降,空气变得干燥。《黄帝内经》里
2024-10-10 11:31:00
白露身不露 饮食宜润养
...牛肉、猪肚、桂鱼、乌鸡、鸭肉、藕、栗子、山药等。防秋燥饮食主张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及葱、姜、孜然、花椒等,以避免加重秋燥,特别是平时容易口干鼻燥、大便干燥等津亏体质的人群
2023-09-14 01:3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