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苏东坡的《留侯论》将人生能够成功的秘诀归因于一个“忍”字,他称赞张良最后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过人的“忍”之气节。这是否评价恰当呢?作为秦末汉初的跨时代之人、辅佐汉高祖刘邦开辟西汉王朝的重要功臣,张良的一生,又经历了哪些不一样的风谲云诡?
张良此人
1.从出生说起
张良出生于韩国世家门第,此韩国并非当今国际意义上的“南朝鲜”韩国,而是战国七雄争霸时期位于河南江西一地的一个诸侯国。张良的祖父张开地在韩国三代为相,父亲张平也任过两朝韩国君主的宰相,张家在当时的韩国可谓是真正的钟鸣鼎食之家。
然而好景不长,在张平去世后的二十年,兵强马壮的秦国开始了他吞并六朝的宏伟计划,而弱小可怜的韩国首当其冲,成为了被秦灭掉的第一个诸侯国。
从衣食无忧的贵族公子,一朝沦为国灭家亡的无家之人,张良彼时的心情,恐怕就如同几千年后另一位同样遭遇国破家亡的可怜人所写:“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若他二人能够跨越时空阻隔遥相对视,必会引为知己,执手相看泪眼,唯有百行惆怅千行泪。
张良年少无忧的鲜衣生活,至此就结束了。
2.刺杀:复仇计划的开始
一朝国破,弟死不葬,张良挥手散尽三百家奴,举全家财力,只为寻得一庙堂之外的高手,刺杀秦王嬴政以复家国之仇。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淮阳找到了一位能手拎一百二十斤重巨锤的大力士,准备在秦始皇东方巡游的路上伏击仇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然而秦王命大,力士的巨锤仓促间只投准了副车,除了备受惊吓之外,秦王安然无恙。
这就引起了秦王嬴政的滔天巨怒,他下令下挖三百里也要把这胆大包天的刺客给找出来!
弱小且孤掌难鸣的张良哪敢继续大计,他慌张逃窜,隐姓埋名避开追兵,躲到了一个叫下邳的地方。
2.初遇黄石公:人生新道路的开启者
一天张良行至下邳桥上时,见到一位老人将鞋扔到了桥下,并颐指气使地让张良给他捡上来,等把鞋给他捡上来了又让张良给他穿上。如此周而复始几遍,末了又让张良五日后凌晨在这桥上等他。
但五日后张良再次遭到了戏耍,如此又周而复始,直到老头觉得满意了,这一次,老人扔给了张良一本书,并说道:“学习此书可为王者之师,十年后当有所成就啊。”说完便走了。
张良朝书望去,只见书面上书写着四个大字:《太公兵法》。张良意识到这是一本奇书,连忙拜谢老人,而老人早已经飘然而去。
此后的日子里,张良时常拿着这本书诵读、思考,他的性格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属于谋者张良的人生,正要拉开序幕。
辅刘邦,卷风云,开西汉
张良的政治意义上的人生,在遇到高祖刘邦的时候正式开始了。
彼时刘邦还不是一代天骄汉高祖,那时的他,只是在暴秦压迫下决定不蒸馒头争口气、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无数起义者之一。而当我们用后世者的目光去审视这段既成事实的历史时,不得不承认,命运的天定性。总之,离开沛县的刘邦和离开下邳的张良,在半路相遇了。
善识人者为俊杰。或许两人都是眼光不错之人,都见识到了双方的才能,此后张良尽心辅佐刘邦,设计攻破秦军、劝谏刘邦回军霸上、用计谋帮助刘邦脱困鸿门宴、劝说刘邦烧栈道以向项羽表明不争天下之心、替刘邦拉拢黥布和彭越、笼络韩信......后来刘邦称帝西汉,他也立下全马功劳,而刘邦也他的功绩作出高度评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这是因为张良身弱多病,当将军打天下自然是不能够,但他作为刘邦的智囊团,为其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中,却是一等一的好手。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任何一个臣子功高盖主都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这是指臣子难免会有谋逆之心,而君王之侧又岂能容他人酣睡。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据里功高盖主的前例犹在眼侧,张良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在君王面前,他小心谨慎着,不表现出任何贪婪之心。
群臣争功,他“不敢当三万户”;随刘邦入关后,他称病“道引”不出,闭门谢客一年多;“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张良的明哲保身也让他免于受君王猜忌之苦。最初辅佐刘邦平定乱世开辟新国的汉初三杰里,韩信最后被杀,萧何陷入牢狱之灾,而只有张良算是安享了晚年。
张良的成功
张良的一生无疑是成功的,他辅佐君王开辟盛世,亡国之仇也算间接报了。他有才干、有功绩,但不贪恋权势,更难得的是懂得急流勇退保全自己。
关于张良的成功,“忍”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心怀亡国之恨,他在意识到凭自己一己之力无法复仇之后,默默潜伏等待时机;黄石老人几番刁难他也忍过去了,假想他在被刁难的第一时间就怒发冲冠冲天而起,气是消了,但他也绝不可能之后得到老人的赏识,被赠予奇书;而之后他在黄石老人的指引下默默潜行十年,研读兵书同时也等待一个能够让他一举颠覆秦朝的机会。这个机会也最终让他等到了,他等来了刘邦,也等来了全新的西汉国。
忍耐是一件很难以忍受的事,但小不忍则乱大谋是我们经世的至理名言。张良可以忍耐,所以他成功了,这启迪我们在必要时不如蛰伏起来,等待时机,一朝鱼跃入龙门。如果因为短小的目标跌跌撞撞四处乱窜,或是稍不顺心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可能眼前的短暂利益确实让我们尝到了甜头,但从长远看未必利于发展。
但人有所能忍者,亦有所不能忍者。并非一个成功的故事或者案例就启示我们要事事都忍耐,如果违背了原则,或者超出了底线,不能忍的事情就应该立行禁止,并且学会辨识,把持住自己对于事物的判断标准。
忍耐过后,张良的成功还在于他的通透。这个通透指的是他审时度势,不为权力熏心,在事物之间能权衡,明得失,只取自己最需要的。
这是很难的,人在吃不饱饭的时候最想的是吃饱肚子,等到能吃饱了又想穿暖,穿暖过后又开始追求服饰的漂亮,如此长此不绝的欲望不能停歇地产生。正常情况下不断追求更好的事物是人的本能,也促使人类产生进步,但如果在遇到欲望和生存出现矛盾时,生存还是搏一丝出路,却只能二选一了。刘邦选择了搏一搏,他最终赢得了天下;韩信也选择搏一搏,但他最后落得一个身首异地的结局。
故而在选择面前,任何一面都有风险,需要自己冷静地去权衡,去思考最终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清楚自己的利弊,量一量自己的得失,如果决定好了,就不要再犹豫了,这也是通透。前路最怕后悔,已经经历的故事就不要再犹疑和悔恨了,那是没有用的,不如把握现在,内视自己、目看前方,等想明白的时候,前方也就拨云见日,未来可期了。
愿我们都有通透的心和光明的未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3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