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自行服药需警惕这些用药误区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2-12-29 01: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自行服药需警惕这些用药误区

本版图片由视觉中国提供

◎本报记者 陈 曦

近日,一则“女子感染新冠乱吃药致肝衰竭”的消息,引发广泛热议。用药看似事小,但其实也是很有讲究的,生活中很多人在用药这件“小事”上都存在误区。

误区一:为预防疾病提前吃药、大量服用营养素补充剂

冬季是感冒高发季,为了避免生病,很多人提前吃板蓝根、感冒清热冲剂等中药来“预防”。还有人大量服用营养素补充剂,来提高免疫力。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主任药师袁恒杰表示:“在本身并没有出现病症的情况下,乱用药物和营养素补充剂,唯一的后果就是造成机体肝或肾负担加重,有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给机体带来损伤。”袁恒杰举例,比如现在很多人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目前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摄入量为100毫克,但很多人都是超量服用。长期过量补充维生素C,可能会带来尿路结石、尿酸升高、痛风等风险。

袁恒杰提醒,与其大剂量提前服药,不如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让自己保持健康饮食、适度的运动、良好的睡眠。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预防疾病发生的真正“良药”。

误区二:为增强治疗效果,任意加大服药剂量、缩短用药时间间隔

在生活中,有一些人觉得服用药物后效果不好,特别是慢性病,治疗很久都不见起色,于是就随意增加服药剂量,或者缩短用药时间间隔,增加用药频次。

对此,袁恒杰表示,超剂量和超次数的用药是非常不可取的。以新冠病毒感染为例,用于退热的药物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单方或复方制剂。退热药使用一次后,若持续疼痛或发热,可每4—6小时重复用药1次。

“许多患者因为退热效果不明显,擅自加大剂量或缩短给药间隔。其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增加肝脏负担,甚至引发严重肝损伤。”袁恒杰举例,比如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引起肝脏损伤、昏迷等;过量使用布洛芬可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等严重后果。

不只是退热药,像降血脂的药物阿托伐他汀,如果服药剂量较大,那么药物进入人体后也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如腹泻、恶心等胃肠道不适,可导致肝酶升高、肌痛、肌肉疲劳等,甚至会引起横纹肌溶解。

因此,一定要严格遵医嘱或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药物,千万不能随意加大药物剂量或增加用药频次,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误区三:吃药种类越多效果越好

很多人觉得,多服用几种治疗同一疾病的药物,可以让病好得更快。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过多服用药物,只会增加机体代谢和排泄药物的工作量,加大机体负担,不仅不利于疾病治疗,反而会给身体造成损伤。”袁恒杰说。比如普通感冒,用药是为了控制机体不能耐受的症状,所以各种药物叠加使用对控制疾病没有任何益处。此外,中药以及西药也不能一起吃,因为很多中成药类感冒药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及麻黄碱等控制发热、头痛或鼻塞症状的西药成分。不同的药物可能存在相同或类似成分,盲目同时使用多种感冒药,相当于药物加量使用,不仅会增加药物副作用发生的风险,还可能出现出汗过多、头晕、嗜睡、心悸、胸闷、气促、过敏等症状。

误区四:片剂嚼碎了吃效果更好

在急性心梗发作时,嚼服300毫克阿司匹林,可以让药物迅速吸收,因此很多人觉得把药片嚼碎了吃有利于吸收,效果会更好。对此袁恒杰表示,这样做确实可以让药物迅速吸收,减少血小板聚集引发的血栓风险。但这只是在急性疾病发作时的“权宜之计”,并不能作为普适方法。

片剂在制备过程中是运用了先进的制剂工艺,例如布洛芬缓释片或者缓释胶囊是利用特殊工艺保证活性药物缓慢释放,一旦片剂被破坏,缓释片中超过常规用量的活性药物短时间内被突然释放出来,其效果和擅自加大药量以及缩短给药间隔是一样的,不仅不治病反而会致病。此外,像硝苯地平控释片,如果嚼碎服用,药物被迅速吸收,降压效果太强,会引发低血压,药物作用时间也会从24小时缩短为2到3小时。

“还有一些肠溶片,在肠道内吸收更充分或对胃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这类剂型的药物被嚼碎了吃,可能会影响吸收效率或刺激胃黏膜。”袁恒杰说。

误区五:可以把成人的药物减量给儿童服用

生活中,有很多药物没有儿童剂型,但有些家长觉得,给儿童服用成人药物时,只需“剂量减半”就行了。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儿童与成年人的差别不仅是体重不同,而且还有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异,尤其是孩子的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全,酶系统也未完全建立,解毒、排毒的功能很弱。”袁恒杰表示,因此儿童用药与成人用药有质的区别,把成人药减半给儿童服用,易造成无法预估的后果。

而且儿童用药的专用剂型多为溶液剂,便于根据患儿的年龄和体重调整给药剂量,且儿童用药多有矫味剂,患儿易于接受。

袁恒杰提醒,成人药物掰开不易控制剂量,并且掰开的药物易出现锐角,划伤患儿的消化道,不适合给儿童服用。一旦研碎有可能破坏原有剂型,出现过量和突然释放现象,给患儿带来巨大伤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9 0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封面新闻“布洛芬伤胃伤肾,对乙酰氨基酚伤肝,这两者能交替或者联合使用吗?”“我发烧到40多度,加量使用了布洛芬,会不会有副作用?”12月19日,成都市民小周在网上发出这
2022-12-21 09:26:00
儿童用药,这些误区要避免
...使用单方制剂治疗,尽量不用复方制剂。正确选择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儿童最常用的退热药,一般口服或直肠给药。布洛芬制剂与对乙酰氨基酚一样,副作用少,是儿童退热的一线用
2024-04-27 03:58:00
儿童用药需谨慎 家长必须牢记这些知识
...脏酶系统发育不成熟,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较弱。像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成人服用后能快速代谢,但儿童若过量服用,无法及时代谢的药物就可能在体内蓄积,造成肝损伤。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途
2025-06-09 10:42:00
这4个用药误区,希望你都别犯
...时服用多种感冒药,这是不明智的。感冒药主要成分中的对乙酰氨基酚有每日最大安全用量,同时服用多种可能导致过量,引发肝损伤。务必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避免同一成分的药品过量同服。最
2023-12-13 16:47:00
孩子发烧常用的2种退烧药,医生都推荐,但千万不能这样吃!
...物至关重要。市场上常见的退烧药物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对乙酰氨基酚(通常称为扑热息痛)和布洛芬。这两种药物各有其特点和使用场景,了解它们的基本信息对家长来说非常重要。对乙酰氨基酚
2024-04-08 10:47:00
乱吃药吃出“无声伤害”
...诊后,张亚洲发现患者吃的这两种感冒药的主要成分都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两种药物一起服用,就造成对乙酰氨基酚超过安全剂量,导致肝损伤。多重用药小心不良反应药物进入人体内要经过
2023-06-06 06:00:00
...、退热药应该怎么选择?目前常用的退烧药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赖氨匹林、吲哚美辛等。它们的退热作用基本相似,但是在适用人群和不良反应方面略有不同。安乃近可能引起重症
2024-07-05 08:43:00
果汁喂药、口服液放冰箱……儿童用药这些误区你千万别碰
...箱保存。药监局特别提醒,不建议将退烧药品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因为这些药物在低温环境下容易结晶沉淀,导致药物含量不均的问题。误区四:“海淘药”副作用小,儿
2024-11-27 11:55:00
...散”,属于解热镇痛药的一种复方制剂,含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可以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烧、头痛、牙痛、痛经等。头痛粉虽然“价廉”,但长期却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风险——一是可
2023-12-08 17:0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健康问太和|长期饭后腹胀、消化不良?脏腑推拿精准干预!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长期饭后腹胀、消化不良,已成为不少人的日常困扰。针对此类功能性健康问题,“脏腑推拿”绿色治疗方案
2025-10-20 22:52:00
秘境G331风味 山河馈赠的舌尖旅行
从壮美的长白山下到蜿蜒的图们江畔G331国道吉林段如一条巨龙守护着祖国的东方边境但少有人知的是这条“最美边境公路”的风光不止在眼前更在舌尖216个村落就像216个神秘的“美食盲盒
2025-10-20 20:08:00
2025 痔疮膏实测推荐:9 款分型产品,对症选才有效
根据《2025 中国肛肠疾病临床护理白皮书》(中国肛肠病协会联合 SGS 编制,样本量 32 万人)数据显示,我国 20-60 岁痔疮患病人群占比达 85%
2025-10-20 12:17:00
辉瑞与晖致:一文看懂晖致络活喜品质延续的关键
中国高血压患者高达2.45亿,大部分患者都需终身服药控制。在这场与血压的持久战中,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始终是医生手中的“黄金武器”
2025-10-20 12:19:00
患者一致推荐!成都军建医院牟清华主任用专业和口碑守护颅面神经健康
在颅面神经疾病的诊疗领域,成都军建医院的牟清华主任以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真诚的医者之心,赢得了广大患者与同行的高度认可
2025-10-20 12:19:00
2025全球热门老年痴呆干预产品测评,让父母远离记忆困扰
当父母开始反复忘记刚说过的话、找不到常用的钥匙,甚至认不出熟悉的街道时,“老年痴呆” 这四个字便成了无数家庭心头的重负
2025-10-20 12:20:00
莱州市人民医院举行援长岛医疗队员欢送会
10月9日下午,莱州市人民医院在行政楼五楼会议室举行援长岛医疗队员欢送仪式,为即将远赴长岛执行医疗援助任务的甲乳外科医生于海峰送行
2025-10-20 12:21:00
2025年十大口碑NMN品牌热门榜推荐,成分与技术双管齐下
《Nature》期刊在2025年最新研究中明确指出,NAD+水平的阶段性下降是触发细胞衰老的核心开关,而NMN作为其直接前体物质
2025-10-20 12:21:00
深度参与,满载而归!蒲忠勇主任亮相2025CACA西北肿瘤大会,引领中医抗瘤对接国际前沿
古都西安,群贤毕至。2025年10月18日,2025CACA西北整合肿瘤学大会进入核心议程,各专题论坛精彩纷呈,思想碰撞火花四射
2025-10-20 12:22: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郑军:腺样体肥大,隐藏在孩子呼吸间的“健康炸弹”
郑军,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每周四下午+夜诊和周日下午出诊。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优秀名中医。从事中医儿科医疗
2025-10-20 09:48:00
青春华章丨江苏南京:科技点“食”成金 文化浸润产业
在第113届全国糖酒会现场,观众了解精酿啤酒商品。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10月16日—18日在河西集团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第113届全国糖酒会
2025-10-19 09:54:00
2025年受欢迎的抗衰保健产品测评,十大NMN产品热门推荐
据权威医学期刊报告显示,人体内的NAD+水平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急剧下降。至于NMN,它可是生成NAD+过程中很重要的前体
2025-10-19 11:35:00
健康多壹点丨少饮酒,不酗酒!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2024 年版)第三十五条:少饮酒,不酗酒。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酒精)和水,几乎不含有营养成分
2025-10-18 21:06:00
陕西省保健学会营养保健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顺利举行
10月18日,陕西省保健学会营养保健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在西安举行。西安市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闫凤主任当选新一届专委会主任委员
2025-10-18 22:43:00
京东七鲜“火锅季”开启,上新百款火锅食材满足火锅经济升温
随着天气转凉,火锅消费迎来旺季。京东七鲜超市近日正式启动“火锅季”主题活动,精选上百种优质火锅底料与食材,并推出系列新品及优惠
2025-10-18 18: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