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颜宏玉 靖西市人民医院
孩子生病,家长往往心急如焚,恨不得让孩子吃下药后立刻康复。但儿童并非“缩小版的成人”,他们的身体还在发育中,肝肾功能、神经系统都未成熟,用药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为了孩子的健康,以下用药知识,家长们一定要牢牢掌握。
一、儿童生理特点决定用药特殊性
儿童从呱呱坠地到逐渐长大,身体各器官都在快速发育,这使得药物在他们体内的吸收、代谢和排泄过程与成人截然不同。
(一)消化系统发育不全
婴幼儿的胃酸分泌较少,胃排空时间长,这会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例如,青霉素类药物在儿童胃酸环境中更容易被破坏,药效降低,同时,婴幼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完全建立,使用抗生素后更容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引发腹泻等不良反应。
(二)肝肾功能不完善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儿童的肝脏酶系统发育不成熟,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较弱。像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成人服用后能快速代谢,但儿童若过量服用,无法及时代谢的药物就可能在体内蓄积,造成肝损伤。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途径,儿童的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分泌功能都低于成人,药物排泄缓慢,容易导致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三)血脑屏障功能较弱
血脑屏障能阻挡有害物质进入大脑,但儿童的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全,一些药物更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二、儿童用药的基本原则
掌握正确的用药原则,是保障儿童用药安全的关键。
(一)严格遵医嘱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病情等综合因素,确定最适合的药物和剂量。家长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给药,不能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例如,孩子服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也不能自行停药,否则容易导致病情反复,还可能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二)选择合适剂型
儿童不同年龄段对药物剂型的接受程度不同。婴幼儿可以选择滴剂、糖浆剂、颗粒剂等易于服用的剂型;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使用咀嚼片、泡腾片等。但要注意,泡腾片必须在水中完全溶解后才能服用,严禁直接放入口中,否则可能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窒息。
(三)准确计算剂量
儿童用药剂量通常是根据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的。家长要学会正确计算,可参考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例如,某退烧药说明书标注“每次每公斤体重10毫克”,孩子体重15公斤,那么每次应服用的剂量就是150毫克。
(四)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儿童用药后,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注意是否出现皮疹、瘙痒、呕吐、腹泻、精神萎靡等不良反应。有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在用药后一段时间才出现,比如服用抗生素后,可能在停药几天后出现腹泻,这可能是药物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带孩子就医。
三、儿童常见疾病的用药误区
在应对儿童常见疾病时,家长容易陷入一些用药误区,这些误区可能危害孩子的健康。
(一)滥用抗生素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感冒发烧就是细菌感染,自行给孩子服用抗生素。实际上,大部分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还会增加不良反应和耐药风险。只有在医生明确诊断为细菌感染,或高度怀疑细菌感染时,才需要使用抗生素,并且要严格按照医嘱足疗程使用。
(二)随意使用退烧药
孩子发烧,家长往往十分着急,急于给孩子退烧。但体温不超过38.5℃时,一般不需要使用退烧药,可以通过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频繁使用退烧药,可能导致孩子出汗过多,引起虚脱。同时,不同退烧药的使用间隔和最大剂量都有规定,家长要仔细阅读说明书,避免重复用药或过量用药。
(三)盲目使用止咳药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能帮助排出呼吸道内的痰液和异物。孩子咳嗽时,家长不要盲目使用止咳药,尤其是中枢性止咳药,如含可待因成分的止咳糖浆。如果孩子咳嗽伴有痰液,应选择祛痰止咳药,帮助痰液排出,缓解咳嗽症状。否则,痰液排不出来,反而会加重病情。
儿童用药安全无小事,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掌握这些用药知识,就能在孩子生病时更加科学、谨慎地使用,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9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