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
龚占巧
“七彩”之情播撒“多彩”之爱
□ 陈 颖 报道
龚占巧带学生野外写生
她1989年出生于七彩云南的昭通市,2013年到多彩贵州的黔西市任教;她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血,在山村小学教书育人整整十年,用全部精力对孩子们播撒着浓浓的爱。她就是黔西市金碧镇折坤小学教师——龚占巧。
近日,笔者来到折坤小学宿舍——龚占巧与三个孩子还有她的婆婆住在这里,正遇到她背着孩子,坐在小板凳上批改作业。
龚占巧的爱人常年在省外工作,女儿和双胞胎儿子只能由她带在身边照顾。龚占巧说:“怕影响工作,我就直接把孩子的奶奶接到了学校帮我一起照顾孩子,寒暑假再回云南老家。”
龚占巧从小在昭通市城区长大,父母把她视为掌上明珠,但她有自己的梦想:“都说老师像蜡烛、像春蚕,在我心里我认为老师更像一捧泥土,努力让孩子们汲收更多的营养,能够健康成长。我从小就想当一名教师,为山村孩子奉献一点爱心。”
2013年,龚占巧通过特岗考试圆了儿时的教师梦,来到了折坤小学。那时住的是民房,走的是泥巴路,吃水非常困难,电压弱得连面条都煮不熟,条件比较艰苦。
龚占巧说:“十年前,我拖着厚重的行李箱来到黔西,由于人生地不熟,那时心理落差特别大,身边又没有亲人,在学校偷偷哭了好几次。”
工作后,家人和朋友一直都劝她考回老家云南去,然而在任教期间,龚占巧和村民们打成了一片,还经常为孩子们补习功课,村民们也把她当作亲人来关心和照顾,让她感觉到了第二故乡的温暖。
2014年,龚占巧曾经动摇过,打算回到家人身边,孩子们听到消息后,眼里都含着泪水,跑到学校拽着她的行李箱,村民们也纷纷到学校门口来挽留。
“那一年我25岁,看到孩子们清澈如水的双眼,我就在想,村民把我当亲人,学生们也就是我的孩子,这份纯朴的感情比什么都要珍贵,我又怎么忍心离开呢?”龚占巧说。
远离故乡,在折坤小学工作十年来,龚占巧仅请过两次假。2019年,她的母亲检查出癌症,好在她在产假期间,便得以照顾了母亲一段时间。第二年春天她的母亲安静地离开了,龚占巧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我人生中最大的遗憾是陪伴父母时间太少,尤其是妈妈过世的时候我不在她身边,她还没来得及看一看我工作的地方,还没来得及看一看那一群群我教过的孩子。”提起家人,龚占巧哽咽了。
2022年,龚占巧成了三个孩子的妈妈,她一边照顾年幼的孩子,一边尽心尽责地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她的人品和敬业精神感动着身边人。“龚老师到我们学校以来,从‘大家闺秀’变成了一个‘女汉子’。她工作一丝不苟、乐观坚强,生活中关心学生、孝敬老人,像个发光的星星,随时都感染着我们。”折坤小学教师黄蓉这样评价龚占巧。
除了上班时间,龚占巧都背着自己的孩子,带学生一起玩游戏、阅读、做手工、劳动,放学后又背着孩子做饭、备课、改作业……还积极对接公益项目为学生们争取教育、生活物资。
工作至今,龚占巧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她一直以“严慈相济”为标准,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真真切切关心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她说:“我始终坚信,没有所谓的差生,只有与众不同的学生!”每到周末,龚占巧除了抽时间进行家访外,学生们也会跑到学校找她补习功课。折坤小学学生刘鑫玥说:“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就来找龚老师,她不但给我补习功课,还像我妈妈一样关心我,我很爱我的龚老师。”
十年磨一剑。十个春秋,龚占巧获得的奖项就有十余个。自2020年担任诗歌教师以来,辅导学生创作诗歌两千多首,学生创作的很多诗被报刊采用。
每一个老师都希望桃李满天下。十年间,龚占巧已带出了不少学生。“毕业的孩子们一有空就会回到学校看望我,和我聊聊天、打打球,也会经常给我写信,他们还会画一些画、做一些小手工作品送给我,我感觉真的很幸福!折坤小学就是我的家,这里的学生、同事、家长们都是我最亲的亲人。”龚占巧说,“我没想过换学校,也没想过离职,我想在今后的岁月里,和折坤小学一起见证更加美好的未来。”问及还有没有想离开学校的想法时,龚占巧满脸幸福的笑容给出了答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9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