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首次参与编写的国际权威报告《气候变化科学十大新洞见(2025/2026)》(10 New Insights in Climate Science 2025/2026),将于2025年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上正式发布。
该报告由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地球联盟(The Earth League)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联合发起,旨在填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周期之间的知识空白,为全球气候政策制定提供前沿科学支持。

本年度报告汇聚了全球70多位顶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并综合了150多位专家的评审意见,集中呈现了自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发布以来气候科学的最新关键进展。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刘俊国受邀参与了报告中第五部分“气候变化正在加速全球地下水消耗”的撰写工作。水利学院副教授张瑜婷协助开展相关工作。
报告中指出,与1980-2000年基准期相比,全球地下水枯竭速度正在显著加快。这一危机由双重压力驱动:气候变化日益破坏地下水补给稳定性,同时农业灌溉等社会经济需求持续激增。地下水超采不仅直接威胁全球粮食安全和数亿人口的饮水来源,还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严峻环境后果,对主要农业区及沿海特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成长期威胁。
报告强调,尽管地下水是应对气候干旱的重要缓冲资源,但依赖过度开采绝非可持续的适应策略,亟需将地下水管理提升为全球气候行动与跨界水合作的核心议题。中国政府在华北平原推动的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已取得关键性突破,成功实现地下水水位稳步回升。这一成就不仅为全球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治理典范,也成为水安全保障一体化管理政策最具代表性的成功实践。
《气候变化科学十大新洞见》年度系列报告已成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重要科学参考,为加快减排、强化适应、推动气候融资与多边合作提供关键依据。 相关负责人介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深度参与此次报告撰写,标志着学校在气候变化与水安全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获得广泛认可,是近年来学校坚持高质量水利特色化发展,大力实施“四卓越两赋能一提升”行动计划的生动缩影。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导向,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主动担当,勇攀科技高峰,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为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华水智慧。
编辑:林辉审核 :莫韶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10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