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总觉得自己有病,有时候可能也是一种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05 17:22:00 来源:杭州网

很长一段时间里,娜娜都觉得身处医院才有安全感。

9年前的夏天,娜娜发现内衣上有块很小的血渍。她脑海中莫名出现了一个念头——会不会是乳腺癌? 她去了上海两家公立医院,也曾凌晨3点去专科医院排队拿号,都没查出问题。

然而,担心并未缓解,反而一发不可收拾,一点常见的症状都被她无限放大。她几乎看完了所有科室,做了数不清的检查,恐惧感因诊断结果暂时平息,但不消几日又会卷土重来。

直到被一位医生建议去看看“疑病症”,娜娜才知道,持续思虑自己可能患上了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或许也是一种病。

“不相信医生,也不相信检查报告”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申晨煜向中新健康介绍,疑病症即疑病障碍,属于躯体化障碍谱系疾病,跟焦虑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疑病障碍患者总担心自己身体出问题,将微小的症状灾难化,控制不住地过度紧张担忧,继发反复就医、频繁检索病症信息等“安全行为”,但这并不能真正缓解其恐惧和焦虑。

娜娜曾深陷其中,她将疑病症发作那几年称为“最黑暗的时光”。从乳腺科、心内科到骨科、五官科;从肠镜、胃镜到B超、CT,她已记不清做过多少检查。严重时,她每周至少检查一次,经常请假去医院,反复搜索各种病症,手机里用的最多的就是线上问诊APP。

常见的小症状也被她无限放大。天气干燥出鼻血,她会怀疑是鼻咽癌。“有次我怀疑锁骨里长了东西,去看急诊,医生检查还有X片都正常。我又执意要做CT,结果也正常,终于放心了。”然而,当晚她又控制不住地在网上搜索,开始担心可能被误诊了,一晚没睡。

“当时我不相信医生,也不相信检查报告,就觉得自己病了。”娜娜举例道,去医院做肠镜时,她会选择不打麻醉,并不是不怕痛,而是担心万一有肿瘤,医生会瞒着她。

“别人看来很荒唐,但我却深陷其中,特别痛苦。”娜娜说。

内向、敏感的人易中招

国家卫健委印发的《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中指出,疑病障碍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情绪障碍、人格特点、医源性诱因、躯体疾病均容易促发本病。

申晨煜介绍,疑病障碍这类精神疾病,女性发病率会高于男性。有些人具有敏感多疑、容易紧张等焦虑素质,可能与遗传或者原生家庭等有关,也容易出现疑病问题。他在临床中还发现,在现实中屡屡受挫,陷入自我审视和自我怀疑境地的人,也可能产生疑病倾向。

娜娜曾剖析自己患病的源头,她是个内向且敏感的人。她认为,童年在强压下长大和现实生活中的压抑可能是她疑病的原因。最初出现症状时,她的孩子上幼儿园,父母关系也逐渐缓和,这是她一直所盼望的。然而,生活顺遂时,她就会忍不住担忧,害怕物极必反。

为了寻找倾诉的出口,娜娜建了个疑病症交流群,如今成员已经超过了200个。他们经常互相交流疑病经历,剖析病因。“我觉得很大一部分人跟我有同样的感觉,至少群里就有不少。”娜娜说。

难以被理解的精神问题

在申晨煜看来,疑病症治疗最大的难点是认知问题,很多患者坚信是有严重的躯体疾病但没查出来,不认为也不愿接受自己得了精神疾病,甚至因此而愤怒,也不会配合后续的药物及心理治疗。

在开始频繁就医一两个月的时候,娜娜就意识到了这可能是心理问题,但她对疾病的恐惧感实在太大了,根本没时间去思考其他事情。她的家人并非没听说过疑病症,但仍然不能理解。

“我每次都瞒着家人去医院,周围人只会说没事的,但其实没什么用。认识的很多病友也不被家人理解,甚至会被责怪。其实疑病症非常痛苦,希望社会能够更加了解这个病,家人能提供陪伴和支持。”娜娜无奈地说。

不易被第一时间察觉是疑病症治疗的另一个难点,很多人都是辗转许久后,才到精神科就诊。有30年心理问题咨询、矫治经验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研究员杨霞告诉中新健康,疑病症患者经常是首先出现在心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皮肤科等科室,就诊的很多患者都是由于心理因素出现的症状。

“疑病症属于躯体化障碍谱系,躯体化障碍的患者去做各种检查都查不出什么问题,或者查到的问题仍旧无法解释患者的病痛,他们的感觉是真实存在的,比如游走性疼痛(疼痛的部位、性质不固定)等。建议内科大夫如果遇到这样的患者,可以推荐到精神科门诊来看。”申晨煜说。

走出疑病怪圈

申晨煜强调,寻求专业帮助是解决疑病问题的关键一步。疑病症的治疗一般是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必要时,一些抗焦虑的药物对于缓解症状也有效。

此外,杨霞认为,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有效办法。她多次强调患者要坚持户外运动,比如爬山等。另外,还要解决一些基础问题,疑病症患者往往对自身过度关注,她会引导或锻炼患者把注意力转向外界,让其尝试户外旅行、摄影等,这是一个长期的转变,也建议患者家属能给予恰当的支持。

为了走出疑病怪圈,娜娜做了很多努力。她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年度体检计划,规定好各个时间去医院检查不同的项目,这让她感觉一切都在可控之中。她还开始尝试能让她分散注意力的事情,比如画画、看书等。“想要摆脱这个病是需要时间的。让疑病症患者完全不去检查不现实,最重要的是检查后要相信医生,相信结果。”娜娜说。

从每周检查一次,到每月一次,再到一年体检一次,她逐渐走出了疑病阴影。“前段时间体检有些问题,虽然会有担心,但不像以前那样吃不下睡不着了,现在是去医院检查,该怎样就怎样,没那么恐惧了。”

不过,疑病症不再发作后,她又患上了植物神经紊乱,至今仍在吃药。“我觉得疑病症也好,焦虑症也好,都是源于我内心的不安,一直被压抑着,有时候通过一件事就会爆发出来。”

健康焦虑不等于疑病症

现实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感到过焦虑,但这种健康焦虑和上升到疾病范畴的疑病症是有区别的。

杨霞表示,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看患者能否正常地学习、工作、生活,如果已经超出科学规律地频繁体检、反复检查,且症状持续了3个月以上,建议去精神科就诊或寻求心理治疗。

“疑病是正常思维的一种极端体现。对于健康感到担心本身没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疑病症患者会持续地关注,然后反复陷入到后续的安全行为中。比如从出现担心开始,就每周都要跑医院,甚至一周四五次,且持续很长时间,比如3个月,这就是一个病态的行为。”申晨煜说。

他观察到,近几年、尤其是疫情之后,出现疑病倾向的患者正在增多。进入呼吸道疾病高发季,加上网上的健康科普信息鱼龙混杂,不少人会对号入座,这也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一些人的心理负担,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变得焦虑多疑。

申晨煜建议,平常检索健康信息时以权威渠道为准,此外,当身体不适时,应该去找医生来寻求答案,而非过度相信网络检索的信息。(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5 2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网上查病,癌症起步?”清华玉泉医院申晨煜:疑病症增加焦虑,避免过度检索
...起了自己的例子:“虽然我天天和焦虑的患者打交道,但有时候自己可能也有点焦虑,有次我头晕,一测血压有一点高,我就觉得我才三十多岁就血压高真的很让人焦虑。”所以申晨煜就每天测血压
2023-12-21 14:14:00
西安脑康心理医院:没睡好也能引发精神病?
...大了,这一年来,我觉得自己没有好好地睡过几个晚上,有时候晚上十点多准备入睡,翻来覆去到凌晨才能迷迷糊糊的睡一会,深夜会因为微弱的声响被惊醒,醒后就再也无法入睡了,因为睡不好,
2023-01-05 16:41:00
颈椎骨磁共振是必要的检查项目吗
...椎病。但是,在这里7种种类中,中枢神经型和椎动脉型有时候会出現类似病症,如患者会感觉胸闷、气短、焦虑情绪、睡眠质量不好,这时候就需要融合X光片或有关实验室检查,协助确立确诊。
2023-06-10 21:20:00
抑郁发作睡眠障碍的特点是什么
...失主要表现为没精打采,疲倦乏力,懒散,不愿意见人。有时候与精神自主运动迟缓互相随着。精力不集中或劳累过度是抑郁发作的关键病症。晨重夜轻即心态在晨间加剧。患者早晨一睁开眼睛,就
2023-05-12 10:20:00
...——疑病性神经症。王海丽介绍道,疑病性神经症简称疑病症,主要指患者担心或相信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病人诉躯体症状,反复就医,尽管经反复医学检查显示阴性以及医生给予没有相
2022-12-30 03:34:00
...惑,比如切掉一部分组织做活检,但这种要求在一个没有病症表现的患者身上,是不会被答应的。 自认从小体弱身边亲人频频离世让他更加害怕小杨试图探寻这种思考方式的源头,童年时的他,
2023-12-22 09:23:00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关注空巢老人,避免心理健康隐患
...恶性循环。实际上,吴女士患了疑病性神经症,又称为疑病症,是一类临床表现为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过分关注,深信自己患了一种或多种躯体疾病,但与实际情况不符,同时伴有焦虑不安的功能性疾
2024-04-08 21:27:00
焦虑症的主要表现有什么
...随抑郁病症,对现阶段、未来的生活欠缺自信心和快乐。有时候情绪激动,不平衡,常常无端地发火,与亲人争执,对什么事情都看不顺眼,不满意。 3、身体不适,与焦虑情绪感受的另外,病人
2023-05-02 22:13:00
造成胸口疼的别的原因有什么
...症状表现便是胸部(乳房以上)疼痛,偶有锁骨和后背疼痛,有时候吸气时有所述位置疼痛病症。是较普遍的胸壁疼痛病症之一。8、胸口疼可能是胸壁疼痛胸壁疼痛,又被称为肌肉骨骼疼痛,是由
2023-05-18 10:3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