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刘治江
4月28日,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在中建四局顺德妇幼保健院项目,“跟党奋进新征程 砥砺建功新时代”劳模宣讲会暨企业文化进基层活动火热开展。广东省技术能手、广州市技术创新能手、羊城建筑工匠尹喜元分享了他31年来,从“工人”到“工匠”的奋斗故事,引起台下青年的广泛共鸣。
“我的家在湖南常宁的一个小乡村。1993年高中毕业,高考失利,由于当时家里贫穷,复读无望,只好选择南下广东打工。”尹喜元娓娓道来。尹喜元经老乡介绍进入工地成为了一名最普通的钢筋工,住着石棉瓦的工棚,干活又苦、又累、又脏。无数次有过想放弃这种工作的念头,但是仔细想想老家的父母,为了能让他们过上好的生活,他最终选择了坚持下去在,这一干就是30多年。
2009年,为了能跟上建筑业的发展,尹喜元自学了CAD、广联达、E筋钢筋等翻样软件,很快就能熟练操作,尹喜元的钢筋翻样单既能符合技术规范,便于绑扎安装,又能合理利用钢筋,节约材料,深受工人和老板们的赞许。从事钢筋翻样的工作以来,尹喜元翻样楼房多达100多栋。
图为尹喜元(左一)工作照。
“每当我看到一栋栋从平地到几十层高的楼房拔地而起,顺利封顶,我能感受到一种身为工地人的满足与自豪。”尹喜元说,如今,新时代工人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粗放式”劳作工人,转变为“知识型”的产业工人。国家和政府为广大劳动者营造一个尊重劳动者,爱护劳动者的社会风尚,给予技术工人良好的社会地位,相应的收入,以及一展拳脚的舞台。“从工人走来,我用了30个年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愿意继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培育更多的建筑产业工人,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尹喜元说。
升国旗、唱国歌、宣誓授旗、党纪学习教育知识竞赛等系列特色活动也随后在项目上开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1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