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开封日报
疫情期间如何预防孩子出现心理精神问题
——市五院专家白天山谈青少年心理健康
全媒体记者李政亭
近年来,留守儿童逐年增加,很多孩子一方面生活在溺爱中,一方面远离父母的关爱,加上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孩子逐渐出现心理问题,住院病人逐渐年轻化,有暴发的趋势,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日益显得重要。为此,记者采访了市五院副主任医师白天山,请他谈谈疫情下如何保护好青少年心理健康。
白天山指出,当前有很多孩子出现失眠、心烦等症状,对学习失去兴趣,有的甚至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如用小刀划伤自己的皮肤等,有的食欲下降、记忆力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想上学、胸闷、心里难受、坐卧不安、急躁,有的认为同学议论他(她),凭空听见有人跟自己说话,还有的甚至出现更加极端的行为。
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呢?白天山指出,出现这些症状与以下原因有关:
1.与父母的教育有关。
2.与独生子女有关。
3.与缺失父爱、母爱有关。
4.与孩子自己的性格和认知有关。
5.与学校老师的教育有关。
6.疫情肆虐,孩子对疫情的认知不足。
如何预防孩子出现心理、精神问题,白天山建议:
1.孩子的父母要多学习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多读关于教育孩子的书籍,多与其他孩子的父母交流,既不要对孩子娇生惯养,防止孩子对父母有负罪感,也不要对孩子不管不问,防止孩子缺少应有的关爱,对父母有嫉恨感;长期在外打工的父母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的形式与孩子多交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她(他)们的,有机会多回家看看孩子。
2.独生子女有孤独感,要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孩子交往,在交往中学会与别人相处。
3.有很多孩子的压力来自于学校和老师、家长,要告诉孩子学习是为自己学的,不是为家长和老师学的,要让孩子学会减轻自己的精神压力,让她(他)们知道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4.作为父母,不要让孩子上过多的补习班,尽量减轻她(他)们的精神压力;要根据孩子的喜好,适当培养孩子的兴趣,不可泛滥;要学会和孩子交流,做孩子最好的朋友。
5.正确看待新冠疫情对孩子学习的影响,不要让孩子产生过度的恐慌。
孩子一旦出现心理、精神问题怎么办?
孩子一旦出现心理、精神问题,不要不当回事,要及时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就诊。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会有好的预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3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