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只咳不喘 也可能是哮喘吗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08 00:3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

只咳不喘 也可能是哮喘吗

专家:出现这些症状都需及时就医

5月7日是世界哮喘日。当天,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周利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久咳不愈也可能是哮喘。如果出现喘息、胸闷、气短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明确症状后,及时接受针对性治疗。

“原来我是哮喘,之后我再出现类似症状一定会注意。”5月6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内,市民王新(化名)对医生说。不久前,身体一向健康的他因为连续高强度地加班,得了一次持续大半个月的感冒。从那以后,他的免疫力就下降得厉害,咳嗽一直断断续续,咳得晚上根本睡不着。之后,他到多家医院就诊,均未能明确病因。来西南医院就诊后,周利航根据王新的症状和病史,确认他患上了哮喘。在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和异丙托溴胺溶液后,王新的症状明显缓解。

事实上,类似王新这样的患者,西南医院还接诊了不少。周利航告诉记者,很多市民认为,只要不喘就不是哮喘,但其实哮喘的一个重要分类就是咳嗽变异性哮喘。“此类哮喘由于没有喘憋症状,常常被人们误以为得了肺炎或者支气管炎等肺部感染性疾病,且肺部CT和肺功能检查又通常是正常的,往往难以对症治疗,诊疗结果当然也不尽如人意。”周利航说。

那么,应该如何区分咳嗽变异性哮喘和一般的咳嗽呢?周利航表示,与咳嗽相比,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咳嗽不仅以干咳为主,且咳嗽和夜咳的时间会更长。“同时,该类患者对外界的刺激也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如接触到油烟、烟雾、刺激性气体、冷热空气变化等都会出现剧烈咳嗽。”周利航说,市民如果有类似症状,应及时就诊。

周利航提醒,哮喘防治的关键是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全程管理。“一旦确诊为哮喘,应尽早开始规律地控制治疗,才能取得最佳疗效,目前哮喘治疗的主要措施是吸入控制药物治疗。”周利航表示,哮喘病人切忌不能因为症状减轻而随意停药,否则很容易造成哮喘的反复,甚至加重症状。“此外,患者需要遵医嘱规律用药,定期到医院复查,评估病情控制情况,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周利航说,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哮喘控制中的重要一环。

在日常生活中,哮喘患者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源,如尘螨、花粉等;保持生活环境的整洁、干燥;不要养宠物;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避免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波动,以免诱发哮喘发作。在饮食上,哮喘患者则需注意营养均衡,少吃油腻、辛辣食物,不食用鱼、虾、蟹、蛋类、牛奶等易过敏食物。在运动选择上,哮喘患者可根据年龄和自身体能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形式,一般是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柔韧性训练相结合。“我们一般建议,哮喘患者不宜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如快跑,动感单车等,可进行诸如慢跑等运动。不过,哮喘患者运动时如出现哮喘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周利航说。

新重庆-华龙网记者 林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06: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医护理哮喘有妙招
刘华利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哮喘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气道出现慢性炎症反应。支气管在过敏原或其他因素的刺激下产生阻塞,从而导致气道狭窄,对肺部通气造成影响,进而使患者
2023-10-20 23:46:00
真心护儿童  关爱不缺席
...好转。经朋友介绍,小蓝的母亲了解到海沧医院儿科开展哮喘治疗20余年,很有经验,便慕名找到了该院儿科主任医师方玫。方玫分析了小蓝的病情,判断其反复咳嗽、气喘的“元凶”应该是过敏
2023-12-12 00:18:00
得了哮喘后,到底可不可以做运动?告诉你真实情况
得了哮喘后,到底可不可以做运动?告诉你真实情况在一个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照亮了慢跑道上的每一个角落。李先生,一位年近五十的哮喘患者,站在跑道的起点,眼中充满疑惑和期待。多年以来,
2024-01-23 13:13:00
哮喘患者运动瘦身益处多多
...肥也开始成为不少人热议的健康话题。然而,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如何科学瘦身有一套讲究。哮喘与肥胖互为共病,相互影响且彼此加重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以可逆性气流受限
2024-05-05 06:19:00
哮喘的雷区 怎样才能避而不踩?
...,加上气温的起伏变化,各地呼吸科门诊的患者,尤其是哮喘患者就出现了扎堆就诊的情况。哮喘是影响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患者常伴随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同时伴有
2024-04-30 07:36:00
症状好转就能停药? 做肺功能检查没必要?
...医结合医院肺病科(呼吸内科)专家提醒,要有效地控制哮喘,一定要远离以下六大误区:光有咳嗽不是哮喘 哮喘并不是一定有呼吸困难症状,也可以表现为反复咳嗽、夜间症状加重等表现。南京
2024-05-08 05:38:00
解锁‘喘’的密码:过敏性哮喘
...们时常陷入呼吸困难、喘息不止的困境——那就是过敏性哮喘。这种疾病仿佛是一个神秘的密码箱,充满了未知与困惑,就让我带着大家,走近这密码箱,一起探索过敏性哮喘的奥秘吧! 一、什
2024-06-05 09:55:00
哮喘患者日常护理应该怎么做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全球范围内有数百万人受其困扰。虽然哮喘不可治愈,但通过适当的日常护理和管理,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下面深入探讨哮喘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
2023-12-09 05:48:00
科学认识哮喘,畅想自由呼吸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 随着冷空气的降临,支气管哮喘患者数量急剧增加。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这种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
2024-04-04 09:4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大伯患腰椎间盘突出症10年 反复腰痛和右腿麻痛
刘晓峰副主任中医师首诊后钱大伯眼前一亮:腰腿不疼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高,年龄跨度大,腰臀腿的麻痛等症状剧烈,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影响非常大
2025-08-03 10:50:00
中产午餐新宠,三个字
作者:敏敏 加七最近彩椒火了。先是关晓彤晒了妈妈做的“夏日低卡彩椒碗”,以彩椒作为容器,填入鸡胸肉碎、土豆胡萝卜泥等食材
2025-08-03 07:46:00
康复者变助人者,爱心大使在行动
8月2日,贵阳脉通血管医院举行“爱心大使”聘任活动,将30余位康复出院患者聘为该院“爱心大使”,鼓励他们凭亲身治疗经历
2025-08-03 02:57:00
过了50岁全身多处疼痛,专家推荐复方塞隆胶囊调理更对症
“膝盖蹲不下去,肩膀抬不起来,腰一弯就像生锈了一样疼……”过了50岁,很多人都开始被全身多处疼痛困扰。尤其是肩、背、腰
2025-08-02 17:15:00
科技创新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叶义言医疗新品发布暨\
2025年7月31日,“智护成长·‘童’享未来”叶义言医疗新品发布会暨“乐长计划”首批示范机构项目启动会在长沙举行。活动汇聚儿童健康领域顶尖专家与行业伙伴
2025-08-02 17:16:00
中医教你调白发,六君生发胶囊口碑如何?一文看懂
“年纪轻轻,白发却一根接一根地冒出来,拔不胜拔,染也遮不住。”你是不是也在为早生白发烦恼?你是不是也试过各种洗发水、护发精华
2025-08-02 17:17:00
疼痛反复发作不是老毛病,复方塞隆胶囊教你从源头调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腰酸背痛反复发,阴天下雨疼得更厉害,换了床、贴了膏药、吃了止痛药,效果都是一阵子好一阵子坏。身边人说你是“年纪大了
2025-08-02 17:17:00
饭菜一锅出!小熊电器全钢电蒸锅:效率健康美味全都有
周末餐桌上,孩子大快朵颐时满足的笑脸;深夜归家时,厨房里温着的那碗暖心热汤;朋友圈里,引来无数点赞的九宫格家宴……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入人心
2025-08-02 19:24:00
从面临截肢到重获新生!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成功救治糖尿病足患者
日前,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通过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成功救治一名因糖尿病引起下肢动脉闭塞诱发糖尿病足坏疽而面临截肢风险的56岁男性患者
2025-08-02 14:10:00
政声速递丨健康饮食看过来!植物蛋白肉强势崛起,“德州制造”出口60国市场
大众网记者 田超杰 德州报道
2025-08-02 09:51:00
医患同心共护“肾”命之光,百余名肾友齐聚江苏省人民医院
8月1日下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肾情传递•健康接力”2025年肾友会活动现场
2025-08-02 09:54:00
贫血多年补不好 一查竟是癌症在作祟! 早期胃癌起病隐匿 出现这些症状别大意
“怎么会是胃癌?”40岁的王女士(化名)怎么也没想到,困扰自己多年的贫血,背后竟藏着更严重的疾病。前段时间,她因持续乏力
2025-08-02 07:12:00
三伏天总是疲惫 别把苦夏当中暑 饮食清淡化湿气 中医调理有妙招
随着夏季的脚步深入,尤其是三伏天叠加台风的影响,天气变得忽雨忽晴,忽冷忽热。不少人发现自己总是疲倦乏力、食欲不振,以为是中暑
2025-08-02 07:12:00
脾胃好不好,“看脸”就知道?医生提醒:夏天是养脾胃的好时机,把握这几点很重要
最近,48岁的张女士(化名)总被身体的各种不适困扰:面色长期萎黄,像蒙着一层洗不掉的灰,毫无光泽,还经常食欲不振,腹胀严重
2025-08-02 07:12:00
七旬老人摔了一跤就“散架” 警惕骨质疏松背后的血液病“杀手”
在许多人看来,老年人腰酸背痛、行动不便似乎是“自然衰老”的表现,很少会联想到严重疾病。然而,有些疼痛背后可能隐藏着致命的隐患——多发性骨髓瘤
2025-08-02 0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