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如何做好加装电梯这项民心工程,代表建议——
通过制定法律规范来明确标准流程
王闲乐
本报记者 王闲乐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去年上海推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3001台,今年还要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3000台。两会会场上,如何做好加装电梯这项民心工程,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加装电梯是便民惠民的重要措施,在实践操作中,更要坚持实事求是,注重依法依规。”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侯丹华在实地考察中发现,有的老旧小区“先天不足”,面积小、绿化少、小区道路狭窄且数量少等,本身不具备加装电梯的硬性条件,如果不顾现状推动了加装电梯工作,结果就是小区内原有的道路更加狭窄,加上电梯遮挡造成视野盲区,极易出现车辆相撞情况,还会影响到救护车、消防车正常通行,给整个小区带来安全隐患,损害其他居民的利益。
“不可否认,有些电梯确实会影响到居民家中采光,要使所有居民都满意客观上难度很大。”侯丹华说,实践中,应以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或社会公共利益需求作为政府为群众办实事的根本原则。她建议,通过制定法律规范来明确加装电梯的标准和流程,例如,立法明确一些刚性指标,满足条件的小区才可以启动加装电梯程序。此外,老旧小区的规划改造要与加装电梯并行,尽量在解决好老旧小区道路狭窄、停车位严重不足的基础上,再开始进行加装电梯工作,争取广大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考虑到有些老旧小区确实难以加装电梯,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又有现实需求,侯丹华建议探索具有政府背景的房屋置换政策,“对于那些无法加装电梯又有迫切需求的小区和居民,可以探索以政府为主导的房屋置换交易,并适当免除交易过程中的税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5 08: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