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8月13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良军在武汉调研时强调“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并指出要在建强组织体系、育优骨干队伍、创新服务载体上探索新路。这一要求深刻揭示了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路径,以严密的组织体系筑牢治理根基,将党的组织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服务群众、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的强大动能。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严密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唯有织密建强基层组织体系,方能真正兜住民生底线、化解矛盾风险、点燃发展引擎,为治理现代化提供最坚实的支撑。
高效的组织体系,是党的执政根基延伸到社会肌体末梢的保障。从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战时堡垒”,到处理日常民生诉求的“温情驿站”,再到推动国家发展战略落地的“坚实支点”,党的组织体系功能完备、反应迅捷,确保任何角落的急难愁盼都能被感知、被响应。武汉江汉区构建“街道党工委—楼宇党委—企业党支部”三级架构,推动楼宇自治;武昌区百瑞景社区整合资源成立“百事帮”工作站等实践,正是组织体系向下扎根、向上赋能的生动写照。这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作为生力军的青年干部,要当好“信息触角”与“服务尖兵”,主动下沉融入最小治理单元,精准摸排需求,落实政策“最后一米”,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温暖民心,让组织网络成为兜住民生底线的坚强保障。
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是化解纠纷冲突、维护社会稳定的核心力量。从“党员中心户”“楼栋长”的日常排查,到网格党支部的初步调处,再到街道综治中心的多元联动,党组织构建起“层层过滤、梯次化解”的矛盾处置闭环,有效防止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何良军同志所强调的“用‘有呼必应’的服务换来‘一呼百应’的民心”,其重要体现正在于基层组织对矛盾的源头化解能力。锻造这样的能力,离不开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骨干队伍。青年干部身处伟大时代,肩负光荣使命,更应勇于站在化解矛盾第一线,练就发现苗头的“火眼金睛”,掌握沟通协调的“密钥”,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耐心倾听,讲清法理、讲透情理,积极参与多元调解平台,推动矛盾依法依理依情化解,让组织堡垒真正成为定分止争、维护和谐的坚实屏障。
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内在活力、创新力和引领力,是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党建引领下的治理创新,必须精准聚焦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核心课题。从带领“空壳村”蝶变为“示范村”,到推动分散农户“抱团发展”,再到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层党组织始终是破局、赋能、升级的核心引擎。武汉探索的“社区合伙人”模式、江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党委的月度议事机制、杨园街道的数创服务活动,都是通过创新服务载体,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成果的鲜活实践。青年干部要争当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勇做思想破冰者,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发展金点子;善做资源链接者,为基层引入资金、技术、人才;争做实干“领头雁”,冲锋在前,用实绩实效激发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共同将发展蓝图变为现实图景,让组织动能真正成为驱动基层破浪前行的澎湃引擎。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新征程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充满朝气的青年干部,需深刻领悟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自觉投身于织密建强组织体系的生动实践。要始终锚定“人民至上”的坐标,扛起政治责任,把建强组织体系作为基础工程,把育优骨干队伍作为关键环节,把创新服务载体作为突破抓手。唯有如此,才能让党建的红色基因深植于基层治理的肌理,将党的政治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真正践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庄严承诺,以组织之强基,铸就治理之繁花硕果,缀满新时代的枝头。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许雄琛(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