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为什么孩子会抑郁?专家:这是医学问题,也是家庭问题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07 15: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7日电(刘欢)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群体受到广泛关注。2022年6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等共同发布的《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15%—20%。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为在校学生,其中41%曾因抑郁休学。

抑郁症发病群体为何呈现年轻化趋势?应该如何面对青春期抑郁情绪?

“一件小事都会让我很痛苦”

16岁的贝贝在广西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二。在教室里,当她走过几个同学身边,同学便一起笑了起来,她在笑声中感到不知所措,心里在想:是不是我做了什么?为什么他们看到我就笑?

这样每天都会发生的小事,却在贝贝心里一件件堆积起来。她总在思考,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好?

“我很怕去学校,在那里一件小事都会让我很痛苦。”贝贝说,她经常没来由地出现低落情绪,“其实都是很小的事情,但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这样”。

在同学眼里,贝贝性格开朗,很好相处。在家人眼里,她和父母、姐姐、弟弟相处都很好,家庭条件也不错。

但是从14岁那年开始,低落的情绪就一直追着她跑,贝贝渐渐开始沉默、发呆、注意力不集中。躲不过的时候,她就选择自残,甚至还有几次自杀。

她向父母求助,告诉他们自己不想去学校,也学不进去。“他们就只能对我说‘这些都只是一个经历’‘你只能去读书啊’这样的话,我觉得没什么用。”

直到自残被发现后,贝贝父母才终于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带着她去看精神科医生、做心理咨询。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精神卫生科主治医生申晨煜向中新网表示,抑郁症有其生物学基础,患者并非只是一时的情绪低落。

正常的情绪下,大脑中有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等神经递质发挥正性刺激作用,但在抑郁症患者中,这些递质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造成患者无法感受正常的高兴或兴奋情绪。

“这就是一种精神疾病,不是单纯靠自我调节就能恢复的。”申晨煜说。

他介绍说,常见的可能引起青少年罹患抑郁症的因素有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家庭变故及基因等等,这些既可以作为抑郁症发病的独立因素,也可能共同发挥作用。

为什么孩子会抑郁?专家:这是医学问题,也是家庭问题

资料图:图为2022年江苏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参与模拟医疗活动。(图文无关) 鲍祎珺 摄

“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的时候,整体环境是缺乏包容的。”申晨煜提到,孩子在向家长求助的时候,家长给出的反馈往往不是很积极,“比如‘别人都没事,怎么就你有问题’‘你别多想’等,但这些话就像是跟哮喘病人说你大口呼吸就好了一样,帮不到他们。”

他指出,在长期得不到求助的积极反馈时,孩子就会失去表达的想法。

为什么孩子会离奇地抑郁?

“为什么孩子会离奇地抑郁?”这是知乎一个浏览量高达1848万的问题。中新网发现,不少网友在回答中都对“离奇”一词表示否定。

在杭州从事自由职业的谢女士听闻儿子确诊抑郁症时,同样很震惊。但是她细细想来,其实孩子的问题早有预兆。

“他进入青春期之后就有点自闭,也跟我说过不知道怎么和人相处,后面就很少提了。”谢女士告诉中新网,儿子此前还是一个外向的男孩,但爸爸对他一直要求严格。后来,他们离婚了,孩子跟爸爸一起进入新家庭。

2022年11月,儿子出现情绪持续低落、失眠、自残等情况,甚至存在幻听问题。谢女士匆匆赶回孩子身边,此时的他已不得不入院治疗。

孩子怎么就会变成这样呢?她开始在网络上寻求帮助,发现很多家长都面临着和她同样的问题。

一位妈妈曾在少年抑郁症家长群里表示非常苦恼,说:“我给了她很多建议,可是她听不进去。”

群友回复说:“你关心的是如何解决问题,她当然听不进去。”

申晨煜表示,许多前来问诊的家长都更关心如何解决问题,而忽视了对疾病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思考。“家长往往很焦急,难以接受孩子上不了学这件事,所以就想让我们医生赶快下诊断,赶紧治。”

他认为,这种想法是在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认知问题。面对青少年的情绪困扰,如果急于下诊断,会让孩子进一步自责。“我们能做的是帮助他们恢复情绪,但家长的诉求是做出诊断,进行治疗之后就能让孩子回到学校,其实这对于孩子和医生而言都不公平。”

为什么孩子会抑郁?专家:这是医学问题,也是家庭问题

资料图:图为2022年哈尔滨极地公园开展“极地奇妙夜”活动。(图文无关) 中新社记者 孙汉仑 摄

“原来我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

德慈曼扉心理诊所主治医师谢靓印象最深刻的患者是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女孩,行为乖张,对自己的父亲非常排斥,几乎很难与他共处一室。

在多次谈话中,谢靓发现,原来在成长过程中,她的父亲一直非常强势,难以沟通。女孩在成长中有诸多疑问和思考,都得不到解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表现出独立于父母的想法,但留给他们做选择的余地很小,可自主选择的时间也很少。”谢靓说。

他指出,很多人对青春期的抑郁问题存在认知误区。“这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家庭问题。因为青少年的行为和情绪会影响这个家庭,引起整个家庭的消极思维。然而家庭又是这个群体恢复的最主要力量,家人应该成为情绪康复的推动者。”

经过多次心理治疗后,女孩的情绪逐渐恢复,父母也参与到女孩的治疗中来。谢靓记得,在对自我的逐渐认识过程中,女孩有一天突然灵感迸发,和他说:“谢医生,我都想明白了,原来我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

他为女孩的变化与想法感到欣慰,“这句话其实蕴含着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和哲学深意,她真的是个很聪明的孩子”。

出人意料的是,后来女孩不仅与父亲和解,还建议他单独来做心理咨询。“因为孩子觉得爸爸为家庭付出太多,希望爸爸为自己而活。”谢靓告诉中新网。

谢靓认为,在治疗过程中,家长不能局限于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提供充满支持性的环境,相信孩子有能力探索和解决自己的困惑。

“我们的理念是不仅要关注孩子病了怎么能好,更要把孩子放在他们的家庭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中去治疗,家长需要在医生的共同帮助下学会如何观察、表达并做出改变。” 谢靓说。

为什么孩子会抑郁?专家:这是医学问题,也是家庭问题

资料图:图为2022年哈尔滨极地公园开展“极地奇妙夜”活动。(图文无关) 中新社记者 孙汉仑 摄

谢女士最近将孩子接回到自己的身边,同时深入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她将这一次经历视为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

儿子渐渐开始和她沟通,并向她征求意见,谢女士对他说:“你是你自己的,你想好了之后做出的决定,妈妈都会支持你。”

“妈妈,我觉得你说得对。”儿子点了点头。(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9 10: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专访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神经内科专家 孙岩:不负时代 不负初心
...治疗方法。”孙岩说。大概一周之后,这位专家找到提出问题的大夫,给出了具体的治疗建议。原来老专家回去之后,根据经验朝着相关方向查阅了大量资料,找到大致方向以后,再通过互联网多方
2024-04-22 18:15:00
专家领航 深度赋能 匡桂芳心理工作室在青岛星空智程正式揭牌
...表示:“在近30年的临床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心理健康问题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重大影响。从儿童的成长困扰,到成人的生活压力,每一个心理难题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的轨迹。这正是我们成
2025-04-15 17:09:00
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达17.5%,专家支招如何改善亲子关系
...,这是因为近些年来,全国乃至全球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陡增,上升到了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措施的程度,儿童、青少年关系到社会发展、祖国未来,呼吁全社会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推动形成家
2023-10-11 12:42:00
在中国,儿童安宁疗护该如何做?
...”沧州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科主任郭艳汝最早意识到这一问题是在2010年,彼时她是一名麻醉科医生。一位父亲带着7岁患脑胶质瘤的女儿来到门诊,为了治病,这个来自农村的家庭已经耗光积
2023-12-02 09:59:00
跨越200公里的生命延续 五指山市18名地贫患儿获医疗救助
...血官兵陈健生事后说道。 “先把孩子们当下需要血液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再联合相关机构和专家开展后续的救助活动。”黄石卿说。来到海口,专家团队为地贫患儿开展义诊活动2月15日上午
2025-02-18 01:10:00
青春期亲子沟通如何从对抗到对话?5月24日心理专家杨辉公益讲座为你解码
...康人报》联合重庆图书馆,特邀擅长处理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心理专家杨辉做客重图大讲堂,开展主题为《从对抗到对话:解码青春期亲子沟通》的公益讲座。据了解,青春期是孩子们迈向独立的
2025-05-20 15:40:00
...的灵活性、人才的重要性是每个“浙一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浙大一院将锚定人才强院航向标,打造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以人才促共富,全力构筑医学人才高峰、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坚守公
2023-11-01 20:56:00
钱素云:为了危重患儿,永不停步
...门申请救助基金……她不但费心解决孩子在院期间的治疗问题,甚至联系当地相关部门协助实现后续就近治疗。她还买来书送给小明,鼓励他重燃对生活的希望。目前,小明已经返回校园。重症医学
2023-03-09 07:05:00
生殖医学专家翟俊英:开启生命密码 爱洒万户千家
...我的,你回家去,这里的事情你全部交给我,你放心,有问题我会联系你。”经过翟俊英团队全方位护航,一个月后,好“孕”来临,这位婆婆开心地拿着张女士成功怀孕的检查单前来感激道谢。“
2024-07-22 15:1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跨国煮姜茶 中安青年共品文化情
11月7日立冬时节,万里之外的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安哥拉凯凯水电站项目部飘起阵阵姜茶的暖香。中安两国青年员工携手烹制中国传统饮品——姜茶
2025-11-10 14:32:00
智启未来 共创新程 碧迪医疗与国控器械达成战略合作
作为全球药房自动化领域的领航者,BD Rowa™ 全自动发药机今年再次搭乘碧迪医疗“进博号”亮相进博会。BDRowaTM进入中国市场十余年来
2025-11-10 15:45:00
便血、腹痛别大意!君心肿瘤医院带你认清结直肠癌4大早期症状
结直肠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早期隐匿性很强。据临床数据显示,约8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不适,若未主动筛查,极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025-11-10 15:46:00
石家庄市栾城区:紫小麦“17变” 深加工订单爆满
11月8日,在栾城区步行街的富硒紫麦坊旗舰体验店内,顾客檀先生正在精心挑选礼品。紫麦酒醇厚回甘,紫麦茶清香自然,无糖糕点酥香可口……在市场销售经理苏翠彦的推荐下
2025-11-10 17:03:00
除了正确认识,还能为抑郁症做些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8%的人口受到抑郁症困扰,而在中国,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估算,患病率已达到2
2025-11-10 15:50:00
赫力昂携手顶尖高校,推动疼痛研究新突破
2025年11月8日,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知名消费健康公司赫力昂(Haleon)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建的“北大医学-赫力昂疼痛科学联合实验室”分享了关于“慢性肌肉
2025-11-10 11:31:00
反复腹泻藏隐患,康恩贝肠炎宁双效守护
秋冬交替之际,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学校、写字楼、家庭等场景频繁出现聚集性感染案例。这种被称为 “冬季呕吐病”的病毒,以 12-48 小时的短潜伏期
2025-11-10 11:31:00
杏林整形:“拉面中”就是隆鼻或者填鼻基底吗?
大家有没有听过「拉面中」这个词?不是吃的“拉面”,而是指“面中部”被“拉”出来。从网络平台分享的帖子中不难发现,拉完面中后
2025-11-10 11:35:00
中医气血派创始人姚登贵先生第二次收徒拜师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古礼拜师承医道,薪火赓续耀杏林!11月5日,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全国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传承应用项目办公室主办、山西鸣岐医疗集团承办的“中医气血派创始人姚登贵先生第二次收徒拜师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2025-11-10 11:36:00
服务台|预防流感,这些要注意
天气转凉,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逐渐进入高发季节。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主任医师李岩提醒,流感多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于发病3至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
2025-11-10 08:25:00
眼睛越揉越痒 怎么破
对于广大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而言,秋季是一场“噩梦”。眼睛有时奇痒难耐、红肿刺激、泪流满面,越揉越痒,常伴随着过敏性鼻炎
2025-11-10 10:38:00
科学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守护母婴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存在潜在威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我们完全有能力降低这种风险,确保母婴平安。本文详细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科学管理方法
2025-11-10 07:03:00
感冒发烧时中医为什么强调要“忌口”?
感冒发烧时,家里长辈总会反复叮嘱“别吃生冷”“忌油腻辛辣”,这看似是老经验,实则蕴含着中医的诊疗智慧。在中医理论中,忌口并非简单的“饮食限制”
2025-11-10 07:03:00
胸口痛就是心绞痛?这5种“伪心绞痛”症状千万别忽视!
胸口疼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许多人一旦胸口痛,第一时间就是怀疑自己患上心绞痛。虽然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威胁心血管健康的疾病
2025-11-10 07:03:00
偏头痛发作时,按压这些穴位能缓解
偏头痛发作时常伴随剧烈的搏动性头痛、恶心、畏光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药物治疗外,中医穴位按压因简便易行、操作安全
2025-11-10 07: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