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质量报
食品安全科普之窗
大米香精原是“无辜”“香精大米”实不应该2023年央视“3·15”晚会曝光“香精大米”乱象。被曝光的“泰国香米”竟是香精勾兑而来。“大米香精”一词引发大众关注。
一、大米香精是什么
大米香精或称香米香精,是市场上可见的一种食品添加剂,主要在乳品、饮料、冷饮、鱼饵、饲料等产品的生产领域使用,是正常的合规产品。
目前市场上大米香精等产品种类繁多,其配方可能略有差异。据初步统计,市场在售的大米香精的主要成分为:香兰素(香草醛)、乙基香兰素、乙基麦芽酚、2-乙酰基吡啶、2-乙酰基吡嗪、乙酸乙酯、己酸乙酯、香叶醇、吲哚、己醛、肉桂酸乙酯、柠檬酸、β-环糊精、明胶、阿拉伯胶、海藻酸钠、植物蛋白、苯乙醇、苯甲酸乙酯、乙二胺四乙酸以及丙二醇等数十种成分。虽然成分众多,但均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收录的成分,在食品中添加也有规定限量的要求。只要在规定的添加限量内,人们食用就是安全。除有特殊规定外,很多食品添加剂都要求添加量不超过0.5%。人们日常饮食摄入的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一般很难达到和超过这个限度。相反,有了食品添加剂,促进了产品的创新和研发,活跃了市场,也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选择和风味,是百姓生活的一个“增色剂”。由此说来,作为合格的产品进行生产和销售的大米香精,为何“无辜”地成为了违法添加的“罪魁祸首”呢?
二、违法添加的“香精大米”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我国对食品用香料、香精明确作出了使用规定。其中列举了28种不能添加香精香料的食品,大米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说,人们吃的大米,只允许经过碾米脱壳、筛选抛光等物理加工,不允许在其中添加任何其他成分。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主食之一的大米,有了更高的需求标准:口感清甜、软硬粘弹适中最受喜爱,如果是具有香味等其他食味要素,则可能更受人们喜欢,这也使香米更受这一部分人喜爱。但香米多数依赖进口,成本较高,因此,一些不法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在本地产的大米中,通过违法添加大米香精制成泰国香米“泰子王”、“泰国茉莉香米”、稻花香、国泰香米、泰香米等违法产品,坑害百姓,牟取暴利。于是,加了大米香精的冒牌香米出现了,那么它究竟有多大的危害呢?
三、“香精大米”的影响
大米香精中的成分都是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中收载的,是可以用于人体食用的物质。这些成分在各个国际组织,如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化学品组织等机构有比较详细和科学的认定和评价,均是可以用于人体食用的物质。大米香精中的各种成分,其实早就已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了。人们食用的各种乳制品、饮料、小食品等中,都有上述成分的存在,所以说,香精无罪,罪在违法企业在不能添加任何成分的大米中加入了大米香精,冒充价格更高的产品。
当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大米香精,在食品中的添加是有限量要求的。据央视报道,违法企业将2.5公斤的大米香精加入30吨的大米中,制成“香精大米”。经过计算,其加入的香精成分远远低于规定的限度值。一方面,大米香精的各成分组成是有一定的比例的,且多为化学合成物质,本身气味较浓,多加或改变比例会改变香气和口味,所以违法企业不会擅自多加或乱加入香精;另一方面,大米香精本身也有一定的成本,稍加一点就可满足香气需要,违法企业也会考虑成本。因此,实际加入的大米香精虽然改变了原大米的香气,但是却不会改变或减少大米本来的营养成分,更不会使大米变成“毒大米”。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种类也更加多元化。据统计,我国人均大米消耗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目前已减少至每年每人约60.1公斤。并且据不完全统计,香米虽然具有味香的特点,但其所占的市场份额较低,其消费额不足市场销售大米总量的1成,且长期食用香米人群也属于少数。更何况被加入了香精的“香精大米”属于个别企业的个别行为,市场上的大部分产品仍是合格合规的产品。目前来看人们食用香米类产品情况并不普遍,即使偶尔食用到“香精大米”,其摄入的添加剂的量很微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根据计算,即使长期食用“香精大米”,每天只有食用37.6公斤以上,才有可能出现恶心、内脏不适等毒性反应,而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
近些年,国家对粮食安全尤为重视。在举国上下共关注,政府百姓齐监督,新闻媒体都报道的形势下,在大米中违法添加大米香精的行为是极其个别的现象。有关部门目前也加大了对市场上制假售假的查处和整治力度,减少大米香精等正常添加剂被“无辜”乱用的情况,杜绝“香精大米”等各类假冒伪劣食品。
(本文由沈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9 09:45:4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