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24元12样菜!杭州小年轻都去这儿“蹭饭”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11 13:33:00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今天吃什么?”是很多人每天要面对的“灵魂拷问”。近些年,不同形式的老年食堂在各家社区出现,逐渐成为不少杭州人解决一日三餐的选择。不过,在杭州的这个老年食堂里,年轻人却成为了“主力军”!一起来看看这样的食堂究竟有何“魔力”。

近日,拱墅区孔家埭社区和畔餐厅人气爆棚!

到了饭点,不仅有不少住在附近的老年人光顾,周围年轻的上班族也爱来这里“蹭饭”,“这里饭菜好吃,价格也实惠”,这是大家对食堂一致的评价。

自助取餐称重计价,荤素都是2.88元/两

有人花24元可以拿12样菜

中午的11点左右,位于拱墅区孔家埭社区的和畔餐厅就开始热闹起来,顾客们进门后熟练地拿起餐盘,开始选择菜品。

这是一家10月底才开放的老年食堂,短时间内已经聚拢了不少人气。和大部分食堂不同的是,这里采用的是自助取餐形式,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菜品,最后按重量计费,荤素同价都是28.8元/斤。

24元12样菜!杭州小年轻都去这儿“蹭饭”

图为在餐厅内就餐的老年人夫妇

“我们开店前做过调研,按照市面上最多的‘小碗菜’形式,大家吃饭一般就点一两个菜,品种不够丰富,但点多了又吃不完,会造成浪费。这种自助称重形式,可以在同等价格的情况下吃到更多的品类。”食堂负责人沈小军说。

和预想中的一样,称重计费形式下,大家餐盘里的菜品明显丰富了很多。食堂每顿饭会供应40多种菜品,在取餐区观察了一圈,基本上每个人的餐盘里都至少会有七八样菜。

和其他老年食堂一样,和畔餐厅也有面向老年群体的优惠:60岁-79岁老人消费打8折,80岁-90岁打7折,90岁以上5折……拿完一盘菜,老人们的消费一般在15元左右。

住在附近的周阿姨已经是食堂的常客了。每天中午,她都会和老伴步行5分钟来到这里吃饭。昨天中午他们拿了一大盘菜,打折后一共花了24元,落座后数了数一共有12种,算下来确实挺实惠。“这么多菜,要是自己烧那很费工夫的,这边价格不贵,味道也不错,就来图个方便。”周阿姨说。

对于这种自助称重取餐形式,周阿姨也觉得挺好,“拿多少吃多少,不会浪费,而且每种都能尝尝,营养也丰富点”。

和周阿姨情况类似的,还有另一位年纪相仿的许阿姨,她中餐和晚餐都会在这里解决。

24元12样菜!杭州小年轻都去这儿“蹭饭”

图为许阿姨提供的餐盘照片,里面有10种左右的菜

这天她的餐盘里也躺着10种左右的菜,荤菜有大排、猪蹄、明虾,素菜有四季豆、花菜等。在许阿姨看来,老年人吃饭也要讲究品质,最重要的就是营养均衡,“量少、品种多”,这样吃得才舒服。

“如果我自己在家做中饭,可能一碗稀饭、一碗面就对付过去了。这里能吃到很多种菜,价格也还好,所以就选择这里了。”许阿姨说。

没时间做饭、外卖容易吃厌

老年食堂也照顾到了年轻人的胃

虽然是老年食堂,但年轻人的身影也是不少的,这是杭州很多老年食堂如今的常态。平常懒得“开火仓”,外卖又容易吃厌,各种客观条件叠加,老年食堂反倒成了当代年轻人眼里的靠谱选择。

江西姑娘小邵在和畔餐厅附近一家公司上班。因为单位里没有食堂,所以如何解决午饭,是她和同事们时常要思考的问题。周边的大小餐厅,小邵基本都去尝过。上个月,她路过这里时看到新开了家食堂,便进来尝了尝,结果发现不错。

“试菜”成功后,最近小邵每天都会带着同事来老年食堂吃饭。昨天他们来了4个人,加起来刚好消费90元,算下来人均20元出头。

“我们基本上每顿都在20元左右,这个价格在可接受范围内,而且跟外卖比肯定更健康,能选择的菜也多。”小邵和同事都觉得,来老年食堂解决中饭,性价比挺高。

在此之前,外卖其实是他们解决午饭的重要方式,不过在轮流点了一圈后,他们时常也陷入“不知点什么好”的烦恼。而老年食堂的这种自助形式,刚好帮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24元12样菜!杭州小年轻都去这儿“蹭饭”

老年食堂内也有不少年轻人

和小邵一起过来的几位同事,也都是江西人,吃辣本领了得。但老年食堂一般又以清淡菜品为主,他们吃得惯吗?对此,小邵表示问题不大,食堂每天也会供应少量口味偏重的菜品。而且他们更看重的,还是这里的食材有保障。

一个中午观察下来,年轻人比例大约在三成。进店后,他们基本都是熟门熟路,显然已是老客。和老年人在同一块区域取餐,还是能明显看出两个年龄段的差别。

比如小邵和同事们会在荤菜区停留较长时间,对着鸡爪、排骨两眼放光;而老人们则会更注意荤素平衡,取的菜量也更少。尽管如此,大家在一起取餐时,场面其实没有多少违和感,毕竟40多种菜品,基本能让他们各取所需。

有二十来岁的姑娘小伙,也有年过九旬的爷爷奶奶,为了兼顾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食堂也想了些办法。

24元12样菜!杭州小年轻都去这儿“蹭饭”

年轻人正在食堂里打菜

“我们的菜不会一股脑儿全放上来,都是边吃边烧,一来菜不会冷,二来能灵活调整。”沈小军说。

拿午餐来说,在11点半之前,顾客基本以老年人为主,食堂就会多提供一些口感软糯、少油清爽的菜品供他们选用,适当增加蔬菜、杂粮主食的比例;等到11点半之后,年轻人逐渐变多,食堂又会拿出一些水煮肉片、酸菜鱼等口味相对较重的菜肴。

另外,对于大家的口味反馈,食堂也会快速做出调整。如果有菜肴连续出现“滞销”,那后续就不会再摆在餐台上。

老年食堂多地普及,质量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

24元12样菜!杭州小年轻都去这儿“蹭饭”

图为老年食堂提供的部分菜品

事实上,就在最近几个月,杭州陆续出现了多家这种称重计费模式的老年食堂,让顾客能有更多选择。

不过,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大家都一致觉得“安全、可口、实惠”是一家老年食堂的核心竞争力。毕竟形式可以模仿借鉴,但菜品的质量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

(杭州日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1 14:45:4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社区食堂悄然走红,公益和效益如何两手抓?
...福食堂,银发族陆续吃完饭了,周边文创园区上班的不少年轻人来这里排队用餐,人流一下子又多了起来。近来,为建设便民生活圈,北京、上海、杭州等多地兴办了不少社区食堂。除了老年人,一
2023-08-02 17:38:00
吃饭难题咋解决?120元包月吃早餐 这个社区食堂的百姓饭火了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老年人“烧不动”,年轻人“不会烧”吃饭难题咋解决?120元包月吃早餐 这个社区食堂的百姓饭火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不少人发现,身边的“宝藏”社区食堂越来越多,有
2023-10-20 01:10:00
-5.3℃!杭州气温创新低,很多家长担心:娃在学校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吗?这件事我们去学校走访了
橙柿互动消息 -5.3℃!今天早晨,杭州气温又创新低,全市所有区县市均发布了低温橙色预警信号。进入冬至,意味着一年最冷的时候来了,很多家长担心:饭菜烧好没多久就冷了,孩子在学校能
2023-12-22 20:31:00
暖老年人的胃  也贴年轻人的心
...引入沙茶面、酱油冰淇淋等特色小吃暖老年人的胃 也贴年轻人的心这里每天提供十余种鲜炒热菜,还有厦门特色小吃。记者 王世伟 摄【食堂名片】中华街道社区食堂运营地点:中华街道中山社
2024-03-22 01:45:00
...仅6元前几天,记者在抖音上刷到一条热门视频:“杭州年轻人不点外卖,老年食堂里吃晚饭的年轻人能占六七成……”在许多人印象中,老年食堂的客人应该是以老年人为主,超过一定岁数还能打
2023-07-31 10:45:00
一荤一素只要10元!杭州的年轻人不点外卖,开始“混”老年食堂了
近年来年轻人们似乎悄悄达成了一个共识:钱这个东西不一定能赚到,但一定能省下来。相比于赚钱,省钱对年轻人似乎更是真正的刚需。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年轻人的“省钱经济学”铺天盖地,就单从
2023-07-15 14:48:00
杭州有老年食堂推出“轻食营养餐” 38岁大哥吃了半年,减了30公斤
物联网社区老年食堂也很受年轻人的欢迎 记者 徐萌 摄一餐饭暖,民生事大。杭州已建成社区食堂(助餐点)2300多家,村社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杭州人“家门口”的社区食堂都在哪里
2025-06-08 08:08:00
“老有所养”,从一餐暖心饭开始
...品,老年餐比较清淡、软烂,面向社会开放就要增加适应年轻人等不同人群口味的饭菜;另一方面是要巩固自身价格亲民、安全可靠的优势,多在管理服务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养老服务机构贴近居民
2024-05-22 11:23:00
智慧食堂 刷脸取餐
...显示菜品营养成分。昨天,本市和平区首家老年人“智慧食堂”——南营门街老人家食堂投入使用,为辖区及周边老人带来更加便利的就餐服务。据介绍,“智慧食堂”取餐、结算均采用智能化方式
2023-02-04 03:3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解锁亲子“新玩法”,背后乐趣藏不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林慧芹晚上六点半,威海市环翠区嵩山城市书房里,一场特殊的“约会”如期而至——“六点半阅读会”的成员们正齐声共读《大学》
2025-09-09 17:06:00
以专业铸魂 用真情架桥——泰安市中心医院康复医生李光援疆纪实
当银翼划破戈壁长空,天山脚下的苍茫大地映入眼帘时,泰安市中心医院医疗援疆骨干李光的心中,既有对未知征程的期许,更有对使命担当的笃定
2025-09-09 17:06:00
微记录·聊城|一位语文老师的37年,他坚持做“擦星星的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崔宇晴 通讯员 刘明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刚过,青年周黎明怀揣着父亲的奖品——一个崭新的黑色提包
2025-09-09 17:06:00
临沂农行河东九曲支行利用近期大学新生开学前开立借记卡、激活借记卡的业务高峰的契机,结合大学新生的消费习惯和实际需求,侧重实用性
2025-09-09 17:11:00
2024年7月1日,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调整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将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
2025-09-09 17:25:00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国家队”余兵:于细微处守护呼吸
鲁网9月9日讯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领域耕耘三十余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余兵教授亲历了中国呼吸道疾病谱的变化与诊疗技术的迭代
2025-09-09 17:32:00
临沂新桥大官小学:墨香润校园
鲁网9月9日讯书法是临沂新桥大官小学的校园特色课程。近日,临沂新桥大官小学开展的 “我为学校题校名” 活动,更是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展现书法才华
2025-09-09 17:32:00
血管外科“国家队”专家李清乐:守护血管“生命线”,为家乡医疗添“京”彩
鲁网9月9日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脏器”,因人体全身遍布血管,血管外科也被誉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它不仅是急危重症救治的关键支撑
2025-09-09 17:32:00
无声世界二十载,一朝手术获新声!耳鼻咽喉头颈专家夏瑞明教授成功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术
鲁网9月9日讯五十七岁的郑女士(化名)在无声世界二十年后,终于有机会再次听到亲人的呼唤,这意味着她即将告别寂静世界,重新融入有声社会
2025-09-09 17:33:00
【天眼关注】从“母婴”到“育婴”,育儿空间优化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近日,全国多地公共场所的“母婴室”标牌更换,出现了“育婴室”“父婴室”等新名称,引发网友热议。从名称变更到设施细分,从管理制度到社会共识
2025-09-09 17:34:00
艺术市南・庭院有约 2025青岛(市南)秋季庭院艺术活动正式发布
鲁网9月9日讯9月9日,2025青岛(市南)秋季庭院艺术活动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安娜别墅举行。据悉,在这个秋天,庭院艺术活动以“老建筑活化+文化赋能”为核心
2025-09-09 17:34:00
“老师夸夸大会”开幕啦!快来壹点情报站开启花式赞美模式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长春 张雅楠教师节来临之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情报站“老师夸夸大会”正式开幕啦!把花式赞美送上,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2025-09-09 17:38:00
9月9日,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香港航商总会主席、华光海运控股集团执行董事长赵式庆在采访中表示:青岛港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好的绿色港口模型,是全球少数实现能源自给自
2025-09-09 17:43:00
太平人寿:高效服务暖人心 客户致谢赠锦旗
大众网记者 徐浩 通讯员 王燕燕 李琛 潍坊报道近日,太平人寿潍坊诸城支公司收到一面写有“理赔迅速 行业典范 风险无情 太平有爱”的锦旗
2025-09-09 17:49:00
菏泽市三院工作人员热心相助 七旬退伍老兵丢失钱包及时找回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王霞 菏泽报道9月7日上午,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伍老兵在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八一路院区就医缴费时
2025-09-09 1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