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古代战争真能出兵百万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3 19:3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提起历史上有哪些以少敌多的经典战役呢?您不用多想,如数家珍,比如说匈奴40万围困汉高祖;昆阳之战,位面之子刘秀大败40万王莽军;诸葛亮火烧赤壁,大败曹操80万兵马;淝水之战谢安大破80万前秦军等等,更不用说战国时期的杀神白起,根据梁启超先生的考证,老白这一辈子至少屠杀了一百万人,一百万人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这动辄几十万几十万也把读者们的胃口给养刁了,要是一场战争没上个十万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这也就难怪咱们一听到隔壁邻国日本,战国时期的吹嘘的那些战役,名将都颇为不屑,不过是村长互殴而已,有什么好惊奇的。而咱们中国呢,分分钟拿出百万大军把你这小破地方给填平了,但是真是如此吗?

古代中国动辄就能拉出这百万大军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百万大军是注水的,而且水分还不少。既然是注水的,为什么要吹嘘?打仗前吹一波,“我这百万大军一声令下,就能把你们踏为齑粉”,就比如苻坚在淝水之战前得意洋洋的说,“我军简直可以投鞭断流呀,那东晋这些人不就望风而降了吗”。既是给自己壮胆,也是给敌人施加心理压力。

而有时候也把敌人往多了吹,这是为什么呢?这样打赢了更有面子,就算是输了也能找个借口,“不是我军不争气,实在是敌方人数多呀”。

战国时期,动不动就是数十万大军,在真实的历史上可能出现吗?答案是不可能,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究竟这个战场有多开阔,才能容纳这百万人能够展开战斗队形;其次就是古代又没有咱们现代的通讯设施传达信息,百万大军,指挥瘫痪都算是轻的了吧;再次就算是你能凑齐了这百万大军,您知道这后勤会有多么恐怖吗?

孙子就在不朽巨著《孙子兵法》中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也就是说如果动员一支十万人的部队,至少要七十万万家来提供后勤。由于是古代,咱们算的少点,一户按照4到5个人,这就至少影响了三百万人以上,这还只是十万人的队伍,您再想想一百万人呢;而且换句话说,若兴师十万,能够参加战斗的士兵顶多也就七万,后勤就至少需要三十几万的民夫在补给线上来回。为了避免粮道被断,你还得花兵力去保护。再加上民夫本身在路上人吃马嚼,光就后勤就能把你给拖垮了,可见古代的生产力压根就不能够支持这么大规模的战争。

中国古代的动员率也就在3%至5%之间,也就是战时兵员占人口的比例,要是超过了这个比例,整个国家将会受到影响。

有人可能对动员率这个数字不太敏感,那我拿二战时期各国的动员率来做个对比吧。中国八年抗战期间,投入的总兵力超过1000万,但架不住咱们人口基数有四亿,所以这么除下来的话,动员率不过百分之二点五,比例那是相当的低。不过没办法,动员率还是受国家工业能力,后勤能力和兵员等影响。中国那时候压根儿就没有完整的竣工系统,所以能挤出个1000万算是相当不错了。

德国七千万人口,累计动员兵力一千七百万,动员率百分之二十一点五;苏联一点六亿人口,累计动员兵力二千二百万,动员率百分之十三点七五;法国人口4100万,累计动员兵力600万,动员率14%,也不算太丢人;毕竟战争狂人日本其实动员率也不高,人口将近7000万,而兵力970万,动员率只有百分之十四;而英国和美国的动员率简直是一股清流,英国只有百分之五,美国动员率不到百分之八点五,可以说都是相当低。所以到了二战时期,在有了先进的交通运输,军事管理和充足的后勤保障等前提下,一般国家的动员率也就在10%左右。

而在古代真要出兵百万,您就得加上将近三百万的民夫,两千万人受影响。两千万是个什么概念,唐代天宝年间,是大唐人口的巅峰期,人口数量达到8000万左右。也就是说帝国四分之一的人都受到战争影响,这可能吗?当然不可能!所以您别看古代的战争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吹出来的。

因为白起杀人最多也最典型,那就拿白起举个例子。别看白起这一生杀人无数,但他这一生斩首数字中有极大的水分。首先来说,古代的斩首数字几乎就是吹的,而且这些老哥们儿吹的还挺狠,是以一为十的吹。三国时期的国渊就给我们解答,“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也就是说那些个捷报文书上所谓的斩首数目,至少都人为的夸大了十倍以上。这个一方面是混个军功,而另一方面,为了向民众展示我的功绩有多牛逼啊,起吹嘘和安抚的作用。

关于吹嘘斩首数目,在史记里就有实锤,《史记•秦本纪》记载,“七年,公子卬(áng)与魏战,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也就是说老秦和魏国打了一仗,不但俘虏了他们的将军,而且还斩杀他们八万名士兵。斩首八万人,这是多血性的局面。但您再看看《史记•魏氏家》的记载,“五年,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围我焦、曲沃”,也就是说魏国最多派出了四万五千人,而且还只是击败,并不代表全军覆没。所以这么来看,白起一生屠杀这100多万人是很有水分的,估计顶多也就十到20万左右。

为什么战国时期各国动不动就能出兵十几万,而三国时期出兵却是以万为单位?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吹嘘几十万,其实真要合计下来撑死可能就是十万。比如说三国时期的势力最大的魏国人口超过400万,孙子认为动员区区15万军队时,就天下骚动、费力广大。

尽管史书上信誓旦旦的写着什么数十万上百万,实际上也就几万到十几万而已,咱们在看书时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免得被古人骗过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3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战国七雄是如何靠更少人口,维持庞大军队
...导读: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一个疑惑,战国时期兼并战争规模十分巨大,动辄就是数十万兵力,比如长平之战,赵秦两国一共投入100多万兵力,在这之后为何却再也没有出现过超大规模战争
2024-06-18 19:39:00
被冤枉千年的赵括:长平之战后,秦军死伤过半,白起被逼自刎身亡
...束,不仅改变了战国时代的军事格局,更深刻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军事范畴,深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首先,从政治格局来
2024-08-20 11:48:00
战国时期的赵国有多强?长平惨败之后还能屹立不倒,大败诸侯军
...国时期,更大的恐惧还不是来自这三样,而是伤亡巨大的战争!伤亡上百万!惨烈的战国之争战国争霸时期双方的参战军队数量,以及战损的伤亡,比之春秋时期放大了许多倍。就拿“杀神”白起为
2023-01-29 16:46:00
...法所实行的军功爵制,平民出身的白起顺应时势地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秦昭襄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在穰侯魏冉的推荐下,被秦昭襄王任命为左庶长,并率领自己的军队,一举拿下韩
2024-05-28 06:04:00
长平45万冤魂,只是赵括,白起俩人的责任吗
长平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次超级大战役,秦赵双方都赌上了国运,总兵力在80万左右,失败的一方将失去统一天下的资本,胜利的一方也将付出惨重的代价。经过三年角逐,最终赵国惨败,损失精
2024-06-10 16:17:00
长平战后白起建议乘胜进攻邯郸,为何被秦昭王拒绝
...生产活动。用现代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赵国拿出了全部的战争潜力。这种孤注一掷的仗,哪怕是打赢了,赵国也会遭受很长时间的经济低迷。可偏偏赵国输了,雪上加霜的是,不仅输了,而且人还没
2024-03-22 20:42:00
诸葛亮10万人北伐因缺粮退兵,战国七雄百万大军为何不缺粮?
...一个官兵,百姓的负担是非常大的。根据葛剑雄教授的《中国人口史》推算,秦始皇时期全国人口应该在3000万-4000万之间,按照另外的版本秦末人口还有2500万,2000万三种说
2022-12-22 18:50:00
长平之战,秦、赵两国之间的国运之战
...是赵括战死之后被白起坑杀的赵国的降卒。这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规模最大的,也是最为惨烈的一次战役。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单独和秦国全方位对抗。接下来继续说一下第三个问题
2024-11-07 10:01:00
长平之战,白起围攻赵军46天,为什么其他诸侯不救
...此地经过,就和谁拼命。秦昭襄王成功地发动了一场人民战争,将长平战场上的胜负和百姓的切身利益,紧紧绑在一起。如此杀气的场面,那个诸侯敢前来?二是征发15岁以上百姓奔赴长平前线,
2024-06-10 16: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冀东抗战,打得既艰难又勇敢。一拨一拨地牺牲,又前赴后继地去参军。”“爬起来,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为全民族而抗战
2025-09-01 14:53:00
特别报道丨一馆一展,藏着黑土热血的英雄故事
“沉默太久,不是因为遗忘,是因为雪与泥埋的太深。”8月30日,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深埋地下数十年的文物第一次集中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5-09-01 14:55:00
铭记烽火连天 砥砺强军壮志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吉林省白城军分区近日组织“纪念抗战胜利、争当抗联传人”主题党日活动
2025-09-01 14:56:00
从日军手里逃脱后毅然从军!96岁老兵吕盈吉:战友们,安息吧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在济宁市任城区军休所宿舍,96岁的抗战老兵吕盈吉坐在椅子上,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胸前的勋章上
2025-09-01 17:42:00
良渚古国究竟什么样?那时候人们怎么生活?8月23日,由河北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的“玉韫古国——良渚文化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2025-09-01 08:00:00
抗战时期,这些清流印记不能忘
东南网8月31日讯(通讯员 吴火招 沈兴源 文/图)清流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主力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抗日战争爆发后
2025-09-01 00:03:00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静静上演。走进“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仿佛步入了八十年前的白山黑水之间
2025-08-31 09:36:00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
2025-08-31 21:34:00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
【图云关·跨越八十年的回响】援华医生后裔重访战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前行 Descenda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lief Corps revisited Tuyunguan
“我们为我们的先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百余件抗战实物见证血性抗争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当山一名收藏爱好者收集了百余件与抗战紧密相关的实物
2025-08-30 20: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