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战国七雄是如何靠更少人口,维持庞大军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8 19:3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导读: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一个疑惑,战国时期兼并战争规模十分巨大,动辄就是数十万兵力,比如长平之战,赵秦两国一共投入100多万兵力,在这之后为何却再也没有出现过超大规模战争?

战国七雄是如何靠更少人口,维持庞大军队

在农业经济和军事科技远远领先的明清两朝,即便是拥有上亿人口,在历次大战中投入的兵力一般也就几万到十几万。

汉末三国时期拥有整个河北的袁绍只动员十万军队,当时曹操才几万人,蜀国兵力不满十万,魏国也才二三十万,打起仗来有十万就算是大军。

相比之下,战国七雄随便单独挑出一个都有几十万军队,根据《战国策》记载,秦楚两国各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就连最弱的韩国也有精兵20万,战国时期的战争到底是令人热血沸腾的大规模会战,还是普通规模战?

请让我给你说一说战国七雄是如何靠更少人口,维持庞大军队的原因。

战国七雄是如何靠更少人口,维持庞大军队

首先,打仗涉及到大量武器装备,采购和生产。在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艺术的发展,兵种多样性决定了士兵使用武器的多样性,有弓弩、短剑、戈、矛、盾等武器,有皮甲、铠甲、军袍等军服,还有常常被人忽略的各种军事物资和工具,比如营帐、马具等。

很多这些军事物资是民间百姓用不到,也不能在战场就地取材,要想满足战时急需军用物资需求,只能以占用大量人力资源方式增加产量。

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大规模自动化生产设备,生产效率低下,会因大量百姓专注于生产军用物资被迫停止农业生产,这样一来,粮食供应必定会受到很大影响。

战国七雄是如何靠更少人口,维持庞大军队

以秦国为例,战国时期,秦国虽然土地面积大,又引入铁器、农具、耕牛,但土地质量普遍处于中下水平,粮食产量不高:

一方面,是因为秦国地处内陆,降雨量远不如江南充沛。

另一方面,秦国旱地较多,不适合耕种土地比例高,而郑国渠又是直到战国快结束时才修完,大部分时间灌溉条件并不理想。

还有一方面,如果在这种土地长期耕种,就会出现严重水土流失,土壤养分也会逐年降低,最终导致亩产减少,成为产量极低平田,必须通过轮耕方式解决土地退化问题,这又会进一步限制粮食产量,而粮食产量则直接限制一个国家军队数量上限。

最后一个方面,制约出征兵力数量的因素是一个国家后勤运输能力,即便一个国家拥有几十万军队,也不代表他就有投送同等数量军队作战能力,因为外出打仗需要大规模后勤运输系统支持,更何况军队超过一定规模,例如几万、十几万,光是军营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城市,哪怕不打仗,也需要消耗大量粮草,再加上物资还需要长途运输,还得需要人来运输。

战国七雄是如何靠更少人口,维持庞大军队

尽管偶尔会像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时,秦国泛舟之役,运粮救援这样大规模水路运输,但这极大受到地理因素制约,并不是任何地方都用得上。

北宋名臣沈括在宋夏战争永乐城惨败后,在书中总结道:“两个民夫为一个士兵运送军粮,单程可以支撑26天,往返只能前进13天,若是三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单程可以支撑31天,往返16天。”

不难看出,随着行进线部队数量巨大,又陷入长期僵持局面,后勤补给问题将严重影响军队士气。

一旦粮草不足,军队很快会陷入极度混乱状态,比如1812年拿破仑东征俄罗斯,本想速战速决,以战养战,但在对俄军发起强势进攻时,俄军却采用焦土战略,俄军将法军必经之路上的农场、草场等烧得一干二净,将法军补给线拉长到了上千公里,成功在冬季来临时将法军困在了俄罗斯腹地。

战国七雄是如何靠更少人口,维持庞大军队

当冬天来临,极寒的气候让法军后勤补给更加艰难,占领了莫斯科的拿破仑,只能撤退回国。随后,俄军对撤退的法军围追堵截不断骚扰,这让本来就缺少武器、粮食、衣物,又饱受疾病折磨的法军一泻千里。

话说回来,在军需生产、粮食供应、后勤运输共同制约下,战国时期一个诸侯国到底能养得起多少兵呢?

根据《孙子兵法·用间篇》记载,战国时期战争动员率大约在5%,超过5%属于动员率红线。如三国时期,公元253年,东吴诸葛恪动员20万军队大举伐魏,却引得百姓骚动,人心丧失。当时东吴人口大约在240多万,动员率刚超过8%百姓就受不了。

由此可见,《孙子兵法·用间篇》还是比较可信。按孙武的话来说,动员10万军队要影响70万户家庭,如果按每户4~5口人计算,至少需要300万人停止一切农业生产,转而为军需生产和后勤运输工作。

然而,这300多万人也需要吃饭,按照以上算法,战时出征一年,1个士兵加20个提供后勤民夫,一共21人,所需要的粮食大约300石,也就是5户人家在战时需要上交的税收。

战国七雄是如何靠更少人口,维持庞大军队

再根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战国初期,魏国宰相李悝算法,一个五口之家一年能耕种100亩地,年收成150石,除去自身必须消耗,1年能剩下45石。

以此类推,在长平之战中,若秦国派出40万军队出师亿年,据统计,战国时期总人口约为2,000万—4,000万,即使是按4,000万人计算,40万军队出师一年所消耗的粮食,相当于和平时期战国诸国所有劳动力一年粮食产出。

对秦国而言,长平之战时,秦国还没有修建郑国渠,耕地以旱地为主,粮食产量没有多大提高。

为了满足40万大军所需的粮食供应,全国人口按照500万人计算,也需要在和平时期生产粮食8年,长平之战打了3年,则需要存够24年粮食,想想也不大可能。

战国七雄是如何靠更少人口,维持庞大军队

哪怕是秦国举全国之力,理论上最多也只能在东线战场提供不到10万兵力,若硬是要合理解释长平之战,秦国是如何派40万大军,只能说这40万军队中只有不到10万人是正规士兵,另外30万人则是随军参与后勤运输保障的民夫。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战国时期常见的各种奇葩斩首数字,比如斩首8万,斩首24万都属于秦国,其他国几乎没有,就连六国相互间的战争也几乎没有斩首数字。以秦魏雕阴之战为例,《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军斩首8万,而《史记·魏世家》中记载,魏军损失45,000人。

《三国志·国渊传》中说,报捷文书至少是以1为10,把斩首数字夸大10倍以上,都是为了给老百姓展示,而军律上的数字是不对外宣传,自然没必要夸大。

战国七雄是如何靠更少人口,维持庞大军队

不难推测,像白起那些动不动斩首几十万,很有可能是司马迁采用秦军官方对外宣传虚假数字。

通过以上分析,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先秦时代所说的几十万人大会战,实际上很可能只是几万、十几万军队普通规模战役。

二,所谓的几十万大军主体,其实是大量从事后勤运输和保障的民夫,他们的数量至少在实际作战士兵人数2~3倍。

三,也不能排除夸大成分,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战国时期全民皆兵,如果把全国15~60岁所有男子都召集起来,战国七雄拿出几十万规模大军是完全有可能。

战国七雄是如何靠更少人口,维持庞大军队

另外,战国时期各国面积相对三国而言较小,补给线也更短,更容易集结大规模军队,这些当然都有一定道理。

当几千年后的我们在了解过去历史时发现,早在先秦时代仅一个诸侯国军队就有几十万甚至百万时,的确有种傲视古代世界所有国家的感觉,毕竟同一时期,横跨欧亚非国土面积远超战国七雄总和的波斯帝国也有500万大军。

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几十万大军和后勤人员吃饭怎么办,大量军事物资生产和运输怎么办,以先秦人口和经济规模支撑后世都难以承担庞大军队真的可行吗?

或许和那段时期资料匮乏有关,再加上先秦官方有意无意扩大统计口径,给后人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难免会幻想出一副气势磅礴,史诗般战争画面。

战国七雄是如何靠更少人口,维持庞大军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9 0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战国七雄中韩国为何却能支撑那么久
韩国,是战国时期的七雄之一,是七雄中地盘最小、实力最弱的一个。不过处在大国夹缝中的韩国却始终屹立不倒,一直支撑了200多年,直到公元前230年,韩国才被秦国所灭。作为一个弹丸小国
2024-04-11 21:53:00
战国七雄GDP排名如何
战国七雄GDP排名,在不同时期有着变化,津城沐雨以战国中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乐毅伐齐之前来排名。GDP第一的诸侯国:齐国。齐国在成为姜太公封国后,就制定了以工商农为主的经济发展
2024-07-11 15:46:00
战国时期秦、魏、楚国的军队实力与战争策略
...,战略纵深等等这些好多方面有关!那么问题来了,战国七雄里面,每个国家的实力到底怎么样呢?首先来说说秦国吧其实秦国在刚刚建国的时候,军事力量真的挺一般的。那会儿老是有中原那些大
2024-01-10 17:40:00
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坐拥几十万的兵力又是从何而来呢
...各个国家坐拥几十万的兵力又是从何而来呢?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各个国家之间的战争的局面可以用混乱来形容。不论是七雄之首的秦国与别国开战,还是稍显逊色的燕国与他国开战,任何一个国
2024-03-25 16:46:00
秦国杀150万人?战国时期的军队规模究竟有多高?
...军队。那么,当时的诸侯国真的有那么多人口来支撑这样庞大的军队吗?据不完全统计,齐国的人口在战国中期达到约500万,秦国的人口介于600万至700万之间,而赵国的人口则接近30
2023-09-27 16:24:00
魏国面积不小实力强大,位列七雄可谓是理所应当
...赵,在战国史上都是大事。韩燕两国名声不显,仍能位列七雄,那凭什么魏国就不行?其次,魏国当时可是晋国遗产的最大继承者,另外又经过李悝变法,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是战国里的佼佼
2023-05-04 12:16:00
战国七雄中谁的兵力最强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大的诸侯国的统称,这七国分别是:齐国、燕国、楚国、韩国、赵国、魏国、燕国。春秋时期持久的争霸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又有列强挤入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因此
2024-06-11 10:40:00
战国七雄中每个国家最隐秘的力量是什么?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通过春秋无义战之后,近千个诸侯国最终被兼并的只剩下了最强大的秦、楚、燕、寒、赵、魏、齐这七个大诸侯国,以及一些比较小的像中山国、卫国等七国的附属势力。这些国家
2023-06-05 19:34:00
流淌着商朝贵族血脉的宋国,为何没能进战国七雄之列?
战国七雄的成为的由来,还要追溯至西汉刘向编写的《战国策》,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也就是说明了当时最强的战国有七个,次一点的战国有五个,划分的标准就是乘。七国的游戏者,每人有十七
2023-02-02 15: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