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助力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路径探索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1-16 05:5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

韩美芳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对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而言,更需要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高校思政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承担着培育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提升其道德修养、强化其综合素质的重要职责,在新时代背景下应以学情实际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寻求创新,在多元协同及全面育人实践中提升教育实效性。从教育目标、资源及方式等层面看,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党史学习教育能在持续深化价值引领的基础上,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借助坚实的理论思想和丰富的育人资源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思政教育能通过育人资源的深入挖掘、育人模式的系统变革、育人环节的全面整合等措施,借助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实现全面创新,为培育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立足学生学情实际,激发学习激情

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思政教育需不断创新,努力契合学情实际,强化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在互动交流及合作探究中提升教育实效。党史学习教育应带动思政教育更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大学生参与热情。一方面,党史学习教育能助推思政教育更关注大学生主体地位,转变教育理念。党史学习教育要求从教育对象角度出发,强调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充分互动和深入交流。从高校层面看,重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要求大学生从党史中汲取营养、感知精神,教育者需在设计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精准定位学情实际,有效提升教育亲和力。另一方面,党史学习教育具有丰富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重要价值,将其融入思政教育,能从大学生角度出发实现育人资源的高质量转换,在调动大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教育者可深入挖掘与大学生道德修养、思想观念、专业学习等相关的人物和事迹,在大学生的深入参与和实践中体现党史育人资源的感染力,切实提升育人水平。

重视党史理论阐释,注入生机活力

强理论性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特征。传统模式下的思政教育多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教育过程缺乏生机、育人过程过于枯燥;而在党史学习教育的基础上,教育者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党史资源阐发教育理论,对教育内容进行有机转化,帮助大学生既正确认识理论,又明白理论形成的过程,在创新的基础上提升教育的生动性。为此,教育者应重视以党史阐释思政教育理论,在为教育注入生机活力的同时深化大学生的认同,创新思政育人,为大学生构建健康和谐理论知识氛围的基础上推动教育入脑入心。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从内容层面把握思政课程与党史学习教育之间的统一性,以英雄人物、革命奋斗、伟大事迹等为依据,用党领导下的社会革命实践充实课程教学内容。同时,教育者还可融入虚拟仿真技术,为大学生提供感知党的奋斗历程、感悟党的思想理论的场景体验,在情景式教育中激发大学生参与热情,为枯燥的理论性知识讲授注入活力。

优化整合党史资源,丰富内容形式

党史学习教育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园场域,其育人实践不仅仅以思政课堂为重要支撑,校史馆、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博物馆、历史遗迹、战争纪念馆等都可纳入党史育人资源。与此同时,在校企合作、实践考察、参观体验中开展多元化育人实践也成为可能。基于此,思政教育可真正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实践,在真实体验中感知历史温度、感悟红色精神。为真正发挥党史学习教育在此方面的创新助力作用,首先,高校及教育者应加速整合党史育人资源,可从地方特色党史资源入手,发掘多样化的思政教育内容。为此,教育者应广泛开展调研活动,从宏观层面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现状,结合自身教育实际,学习优秀经验、创造地方特色,在党史资源的优化调整中为思政教育提供多样化的内容基础。其次,高校应加强与地方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等相关机构的合作,为思政教育的创新提供更广阔的场域,以此支撑实践育人的高质量开展。例如,高校可采取研学旅行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为学生打造“行走”的党史课堂,在实地参观、真实体验中开展育人实践,在充分互动和深入调研中提升思政教育的生动性。

完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育人氛围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党史学习教育视角下,各类红色文化资源均可发挥重要育人作用。高校可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实际,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在校园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为思政教育提供健康和谐的文化环境保障。例如,高校可结合重大节日、重大事件等关键节点开展主题文化活动,还可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在创新传承中打造特色文化产品,以音乐、影视等精品项目带动教育者及大学生有效实践,在红色文化的创造性传承中强化教育实效,也以此丰富校园文化,厚植文化育人根基,助力思政教育实现更高水平的进步。高校还可通过培育意见领袖的方式调动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以此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听取学生主体对校园文化建设意见,在集思广益中持续深化校园文化的育人价值,进而拉近学生与教育之间的距离,更高效地完成教育创新。

(作者系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本文系2022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党的百年历史经验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路径探究”(编号:2022SZ097)的研究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网笃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6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思政小讲师与老师同台讲团史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学史——思辨——讲德——悟理思政小讲师与老师同台讲团史思政小讲师绘声绘色地给同学们讲团史。□ 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通讯员蔡成芳传承“五四”薪火,驰骋青春赛道。在“
2023-05-05 04:27:00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范艳霞职业院校党建与课程思政建设是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和主渠道,是提升学生党员党性的重要举措。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辐射面
2023-06-16 00:53:00
...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层面出发,党史教育与思政教育具有内在统一性。依托党史教育开展思政教育实践,可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加强思政教育成效,高质量完成思
2023-09-15 06:15:00
...体,是当代大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价值探索“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高校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能够增强学
2023-06-17 05:36:00
...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在办学治校过程中,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育人目标一致、培养方法相似,具有鲜明的内在统一性。因此高校应积极推进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工作,进一步深化理论教育
2023-05-10 02:27:00
“双创”引领 探寻新时代教育发展新动能
...校走向雅正,以高质量教育成就师生雅致人生。构建全员思政体系形成党建特色新格局开展习惯养成月、红领巾飘扬月等系列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涵养学生人生格局;将红色文化及资源融入师
2023-07-01 06:45:00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红色主题“剧本杀” 穿越时空学党史
...以这段历史为背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的思政课拉开帷幕。这堂思政课的特别之处在于是以00后最喜爱的“剧本杀”形式展开,师生们身着民国服饰,沉浸式的进行了这场“活”的
2023-02-07 19:21:00
...新形势,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高校大思政课的现代化变革,是一个亟须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课题。赋能教学资源聚合:打造集约共享的数字思政新中台优质的教学资源是思政课
2023-05-09 08:51:00
本文转自:青年报推进大思政课全面建设市人大代表建言——要有大课堂大教室,也要有大教材大先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大思政课的全面建设”,写入今年的上海政府工作报告。两会现场
2023-01-15 07:24: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