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西京学院“大思政课”引擎驱动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3-18 05: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有温度 有力度 有效度

西京学院“大思政课”引擎驱动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西京学院“大思政课”引擎驱动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卫在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馆为同学们讲授中国革命史。

西京学院“大思政课”引擎驱动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相互交融,学生在校园中感悟文化精髓。

“大思政课”是涵育青年志气、充盈青年骨气、强健青年底气的关键场域,善用“大思政课”是帮助青年育志气、强骨气、蓄底气的必然要求。

努力构建“大思政”格局,既是高校的责任,也是高校的重要使命。

恪守教育初心,潜心立德树人。近年来,西京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构建“大思政”格局、建设“大思政”队伍、打造“大思政”课堂,推动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

党建引领

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新时代,“三全育人”理念要求高校思政工作不断创新实践路径,完善教学模式,并推动党建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西京学院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优质育人环境,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育人工程。学校坚持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推行董事会顶层设计、校务会统筹推进、校党委全面监督、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确保机制先行。学校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师成长为“大先生”。同时,以人才培养方案为统领,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被评为“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学校将“大思政”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提高教师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其自我学习与提升,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依托“住宿书院”改革成果,学校以“三全育人”机制为基石,利用六大书院社区和数字信息化建设,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通过党建引领、管理协同、队伍进驻、服务下沉、文化浸润、自我治理等六项举措,学生社区已转变为集人格培养、文化教育、生活管理与习惯养成于一体的教育空间,打通了育人“最后一公里”。学校制定了星级社区建设标准与办法,建立长效机制。学校持续提高党建与思政工作水平,形成党政协同、分工明确的育人体系。通过强化制度、优化教师培养、实施“特区人才”“卓越教师”“卓越辅导员”工程、坚持公益办学,为学生提供有力支撑,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双向衔接

拓展“大思政课”教学场域

“大思政课”之大,大在是一门社会大课、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善用“大”的资源、汇聚“大”的合力。

西京学院秉持“诚健博能”的校训,其深刻内涵包括“至诚明德、行健笃学、博雅以礼、允能至善”。这一校训不仅与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一切”办学理念紧密相连,也与“无私奉献、报国为民、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以及“地方性、应用型,匠心精神+艺术素养,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特色一脉相承。为了将“大思政课”有效地融入育人体系,学校致力于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品格,推动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在此基础上,学校全面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育人模式,确保“大思政课”深入人心,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要求,学校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建立了多元化实践能力教育体系。

学校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深入挖掘各类课程育人内涵,实现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融会贯通,推动思政课、专业课和第二课堂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作用。

为进一步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学校2019年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并设立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中心两个校级科研平台。投入近200万元,精心打造了“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教育馆”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展”两个展览馆,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形成“必修+选修”课程体系,通过案例教学、小组研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科研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的发展战略,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学成果和多项教科研项目及奖项,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此外,学校创建了思政教育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在线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

为巩固和强化教学成果,学校建立了多个校外红色教育基地,并与基层政府、企业合作建立了107个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开展“三下乡”“返家乡”“百村墙绘”等实践教育活动,推行岗位体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综合能力。学校将线上教学与校外实践深度融合,组织开展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学校还构筑了通识、专业、双创教育相互衔接,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互联动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些举措帮助学生更生动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拓宽了视野,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一二三课堂良好衔接的教学局面。

深度融合

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是一项多维度、深层次的教育革新。它不仅涵盖了传统思政课程的系统讲授,还融入了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通过实践课程让理论知识落地生根,借助网络思政拓展教育空间,同时注重心理教育,构筑学生健康的心灵家园。

这一综合性教育模式的实施,旨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他们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健全人格和扎实学识的新时代青年。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各部门既各司其职,确保各自领域的工作得到精准落实,又要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深入发展。

学校积极构建联通课堂内外的大平台,打造聚力协同育人的大格局。通过推动主渠道与主阵地的深度交融,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多场域交替影响的“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新体系,营造浓厚的“大思政课”育人氛围。

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平台。以课程思政为基本路径,明确各年级学生在基础阶段、训练阶段、提高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把综合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主题教育班团会平台。通过在主题班团会进行思想道德、理想信念、人格塑造、诚实守信、法治教育、劳育美育、适应能力等7个模块,实施爱党爱国爱校、知礼行孝等34个专题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

节日文化教育平台。全方位挖掘春节、端午节、劳动节、建党节等节日文化的现实价值,开展写春联、包粽子等文化实践项目,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情怀。

深化“一院一品”书院文化,促进学生“坚持一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拥有一项愉悦身心的艺术特长,爱劳动、会劳动、用劳动创造美”,实现“工作与学习成果都传递出力量与美”的要求。

优化校园生活管理,防范化解学习生活中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集体意识。

身心健康教育训练平台。四年不间断开展积极心理团训辅导,逐步塑造了学生助人自助的心理成长机制。

近年来,学校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质量监控体系。通过第三方监督、学生反馈、效果测评及协同性考核等机制,激发各部门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教师关注教学改革与育人质量,提升立德树人效果。新时代,学校将继续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目标,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以高质量的服务保障,促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尚磊 李浩伟文/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8 09: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西京学院深化“大思政课”建设 创新协同育人格局近年来,西京学院全面深化“大思政课”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
2024-03-18 09:42:00
樱花树下西京园:思政与美育并蒂花开
...化传承的坚定承诺。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推动美育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形成教育合力,提升铸魂育人实效。学校在课程体系中巧妙地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推出了鼓乐、美术、书法、影视及戏
2024-04-16 00:24:00
...非遗育人体系,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传承,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开辟新路径。这一模式通过思想浸润、课程融合、平台共建、科创实践四大引擎,推动豫剧、汉拓、面塑等非遗项目焕发新生,成为
2025-07-29 13:24:00
...突出“理论武装、文化育人、典型示范、实践感知、网络思政、环境熏陶”育人特色,紧紧围绕学校综合改革、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和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重大工程,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改
2023-10-17 09:31:00
...新团队、科技创新服务团队等优秀团队,组建“智信红”思政先锋团队,聘任企业高技术技能人员担任名师,打造了一批“匠师”创新团队,建成了“一馆三廊三室一站”(“北斗时空”体验馆、五
2025-05-16 19:39:00
...平台的“智慧教研室”板块,每个学期都会有10余场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各校教师分享观点,同行之间相互学习,充分利用职教平台的优质资源,使教学时间和空间都得到了拓展。目前,宋佳
2024-03-26 09:21:00
河南新乡工商职业学院:打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新范式” 开启产教融合育人“新引擎”
大河网讯 近日,河南新乡工商职业学院开展了一场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成果展示大赛。此次实践教学活动以“以青春之名 赴实践之约”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
2025-04-23 15:11:00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驱动 多维赋能 构建“大思政课”教学新模式
...属学院党委领导,独立设置的二级教学科研机构,前身“思政教科部”于2009年6月成立,2020年7月设立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主要职责是承担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负责思
2024-06-14 03:35:00
...三, 以“创新”姿态驱动“德智皆寄于体”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拓宽体育教学新思路。《体育之研究》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智也。”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始
2023-05-05 07:15: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大河网讯 10月30日下午,第十四届河南大学大学生广告艺术节暨第七届中原广告艺术大赛开幕式在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启幕
2025-11-01 23:22:00
河南省普通高中省级语文学科联盟成立仪式举行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10月31日,河南省普通高中省级语文学科联盟成立仪式暨语文学科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郑州市第一〇一中学举办
2025-11-01 23:22:00
好未来2026财年Q2净收入8.61亿美元,素质课程和学习设备业务均环比同比增长
来源:多知 作者:Penny多知10月30日消息,中国智能学习解决方案提供商好未来(NYSE:TAL)公布其截至 2025年 8 月 31 日的2026财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
2025-10-31 09:21:00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打造“专业+思政”IT人才培养新高地
大河网讯 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中,如何培养既精通技术又恪守职业操守的IT人才,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近日,洛阳科技职业学院通过创新的“双院协同”育人模式
2025-10-31 12:35:00
从城市到山村 郑州欧曼谛时尚美业学校以义剪为笔绘就重阳节党建新图景
大河网讯 10月28日,重阳节前日,郑州欧曼谛时尚美业学校党支部联合中共大河网党支部,顶着浓雾驱车数百里,奔赴汝州市焦村镇水沟村
2025-10-31 12:35:00
黄河科技学院受邀参加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并作专题报告
10月23-25日,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大理召开。黄河科技学院教育教学中心副主任李海霞副教授受邀出席
2025-10-31 12:35:00
黄河科技学院新建党性教育培训、思政课教学实践和红色文化研究基地
为更好地开展党性教育培训、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和红色文化研究,经与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充分协商,10月28日,黄河科技学院“党性教育培训基地”“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红色文化研究基地”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举行
2025-10-31 12:35:00
同心筑梦家园 携手共育未来 济南历下一幼召开第八届一次家委会、膳委会会议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济南市历下区第一实验幼教集团召开第八届一次家长委员会和家长膳食监督委员会,家委们肩负共同的使命
2025-10-31 13:30:00
两校区联动研课堂 大单元教学绽芳华 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语文联合教研活动纪实
鲁网10月31日讯为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推动大单元教学理念落地生根,近日,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东西两校区携手开展语文联合教研活动
2025-10-31 13:30:00
耕耘绿意,守护成长——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小凤宝生态科技农耕园”养护记
鲁网10月31日讯当一粒种子落入土壤,便开启了与生命的奇妙对话。在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西校区小凤宝生态科技农耕园中,一场关于“种植与养护”的实践之旅正悄然展开
2025-10-31 13:31:00
探寻自然之美,赋能素养美术课堂
鲁网10月31日讯为深化大单元教学改革,近日,凤凰路小学东西校区美术组联合开展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身边的自然》为主题的公开课教研活动
2025-10-31 13:31:00
唇枪舌战辩榜样——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举办五六年级辩论赛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东校区)一场围绕 “悲剧英雄还是成功人士谁更适合做榜样” 的辩论赛激烈开战
2025-10-31 13:32:00
深耕班本课程沃土,绘就多元成长画卷——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各年级班本课程绽放育人新活力
鲁网10月31日讯为落实“五育并举”育人目标,让课程真正贴近学生成长需求,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西校区立足各年级学情特点
2025-10-31 13:32:00
家校携手防网瘾,共筑成长“防护墙”
鲁网10月31日讯2025年10月23日晚,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的报告厅内灯火通明,一场关于“防网瘾,护成长”的家庭教育讲座正在这里温情开讲
2025-10-31 13: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