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北朝是个乱世,很乱,南朝和北朝各自都是城头变幻大王旗,政权交替频繁。北朝的主要朝代是北魏,北魏后来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两个魏国都是傀儡政权,东魏掌权的是高欢家族,西魏掌权的则是宇文泰家族。
傀儡政权是不可能长久的,高欢之子高洋取东魏代之,建立北齐;宇文家族则取西魏代之,建立北周,今天的主角就是对北周具有极其重大影响的宇文护。
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子,他充分继承了叔叔的枭雄属性,同时也跟其他枭雄一样饱受争议。他出身军人世家,少年上阵杀敌,久经战阵,中年则受托孤辅政,牢牢把控住手中的权力,接连杀了三个皇帝,最后死在了自己所立的皇帝手中。
宇文护出生于北魏末年,老爹是宇文泰的哥哥宇文颢,这是个非著名人物,但不要紧,他的弟弟和儿子著名就行了。宇文颢最终战死疆场,此时宇文护才十二岁,后来就随父辈迁居晋阳。
北魏分裂前夕,高欢击败了尔朱氏,成为北魏丞相,掌控北魏朝政,但此时的北魏天下并不完全被高欢掌控。比如关陇地区,就拥有多股势力,其中最强的是尔朱氏旧将贺拔岳。高欢以高官笼络贺拔岳,贺拔岳名义上接受,但实际上还是独立势力。
宇文泰就是贺拔岳的部属,还是贺拔岳的心腹,地位很高。就在此时,十九岁的宇文护从晋阳来到关中,投奔宇文泰。
当时宇文泰军务繁忙,管不上家里,而他的孩子们都还年幼,于是他就让宇文护当他的管家,替他料理家务,代管那几个孩子。
宇文护管理很有一套,并不施加威严,但却将内外治理得井然有序,可谓“不严而肃”。宇文护的管家成就,让宇文泰都连连称赞,发出“此儿志度似我”的感慨。
作为军人世家的男子,宇文护从小习武,再加上乱世生涯,他很早就见惯了生死屠杀、尸横遍野的残酷景象,这种人,不上战场是不可能的。第二年,也就是宇文护二十岁的时候,宇文泰被派往夏州,宇文护则留在平凉(在今甘肃)。
没两年贺拔岳在进攻关中的时候被杀,宇文泰继承了他的军队,随后迅速扫平关中,成为一方大势力,而在这过程中,宇文护崭露头角,也立下功劳。
北魏分裂以后,东魏和西魏连年对峙,高欢的实力远强于宇文泰,可就是吞不下西魏。虽然吞不下,但高欢不愿意放弃,在他临死前一年,他依然对西魏发动了大战,当然还是失败了。
在这两魏的纷纷战火中,宇文护或跟随叔叔出征,或独立领兵,几乎年年出战,硬是凭着自己的本事一刀一枪地拼出了大将军的职位,爵位也累积到了公爵。
宇文护凭借战功在军中积攒了威望,也凭借自己的勤勤恳恳获得了叔叔宇文泰的信任和赏识,但宇文泰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一句感慨最终竟一语成谶。宇文护岂止是像他,简直就是另一个他,而且在他的基础上更增几分残忍。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西行巡视,却在途中患重病,临终前把宇文护招到床前托孤。宇文泰拉着侄子的手,说道:"我现在这样子,怕是不久于人世,我的儿子们都还年幼,内忧外患却未平定,此后国家大事我就都托付给你了,希望你努力勤勉,完成我的志向。"(吾形容若此,必是不济。诸子幼小,寇贼未宁。天下之事,属之于汝。宜勉力以成吾志)
毕竟跟了叔叔这么久,宇文护伤心地泪流满面,然后接受了命令。等队伍到了云阳,宇文泰因病去世,宇文护怕出变故,就秘而不宣,等回到长安才公布死讯,准备丧事。
当时宇文泰的嫡长子宇文觉才十六岁,他跟宇文护不同,宇文护少年丧父,完全是个早熟的孩子,没有纨绔子弟那些浮华作风。而宇文觉自幼在父亲的庇护下长大,不知危险为何物,根本不足以驾驭国政。
当时北齐在高洋的统领下国势强盛,西魏可谓强敌在侧,又遇新丧,人心不安,一不小心就会出乱子。但宇文护就是宇文护,在他的沉着处理下,宇文觉继承了宇文泰的职位,他则继承了宇文泰的权力,一边治理内外大事,一边安抚文武百官,人心逐渐安定下来。
宇文泰的丧事处理完以后,宇文护很自然地向西魏恭帝下了通牒,西魏恭帝能有什么办法?只能乖乖让位给宇文觉。
557年,宇文觉称周天王,建立北周,拜宇文护为大司马,封晋国公。这一年,宇文护四十五岁,但他的时代才刚刚开始,叔叔已经没了,整个国家都是他说了算。
宇文护首先跟叔叔学习处理后遗症,宇文泰当年是弑杀了北魏孝武帝后建立的西魏,宇文护则是先让西魏恭帝退位,继而杀之。
这种流程,宇文护接下来还进行了几次。
北周建立不满一年,大将军赵贵等人不满宇文护专政,策划袭杀宇文护。结果事情泄露,凡参与者一律处死,宇文护则再进一步,成为大冢宰(宇文泰当年的职位)。
作为史上第一个一点权力也没有的开国之君,宇文觉很不爽,兼且他年轻气盛,所以密谋做掉宇文护。事情很快就被宇文护发觉,他一怒之下将宇文觉幽禁,随后将其废掉,另立宇文泰庶长子宇文毓(yù)为天王。
没多久,宇文觉被杀,总共只当了大半年的天王。
宇文毓即位三年后称帝,是为北周明帝。宇文毓很聪明,但是太过外露,引起了宇文护的担心。凡事一回生二回熟,宇文护发现这个弟弟更加不好控制,又动了心思。宇文护密令厨子李安在食物中下毒,毒死了宇文毓。
宇文毓死后,宇文护奉立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为帝,是为北周武帝。
宇文邕即位后,宇文泰的权势达到了巅峰,这个巅峰持续了十二年,隐忍十数年的宇文邕一朝暴起,干掉了这个杀了三个皇帝的超级权臣,并以雷霆手段扫除宇文护的死党,在大殿上杀死,震慑那些不是很坚定的同党,宇文邕一举夺回政权。
以上是宇文护的权臣生涯,但他并不是冷血无情之人,在他心中,也有软肋。
宇文护的母亲阎姬在历史上的记载不多,一个她给宇文护取的字——萨保,菩萨保佑,这寄寓了一位母亲愿自己孩子平安的愿望。这个字有没有用不知道,反正对阎姬是没什么用,她与儿子分离长达三十五年,后来才与儿子相逢。
上面说了,宇文护十九岁从晋阳前往平凉,但他的母亲和其他众多宇文家族的亲眷都留在了晋阳。要知道晋阳可是高家的老巢,这些人很快就被高氏扣押,被幽禁起来。
两魏征战,随后又各自建国,北周与北齐分立,在连年的征战中,北周日渐强大,而北齐则因内乱不断,越发衰落。
随着北周的壮大,北齐遣使请和,并称可以归还此前幽禁在北齐的北周众戚属,阎姬也在其中。此时宇文护权倾朝野,所以北齐朝廷把阎姬这个政治筹码看得很重,先送还了北周皇姑等人以示诚意,但却留着阎姬迟迟不送。
北齐想以归还阎姬为条件,迫使宇文护放弃与突厥合兵攻北齐的计划,因此北齐找人代阎姬写了一封家书寄给宇文护,欲动宇文护之孝情,并展示北齐示好之意。
这封家书很有名,虽然是代笔,但对于一对分离三十余年的母子,感情和故事都是真的,因此写出来感人肺腑,连钱钟书都赞叹道:“北齐无文章,惟《阎姬与宇文护书》。”
宇文护收到信后,想起母亲的种种,不禁嚎啕大哭,动情地回了一封同样情真意切的《报母书》。当然,感情深是不可能接回母亲的,宇文护费劲周折才将阎姬接回北周,母子终于团聚。
北齐的政治企图并没有实现,阎姬归周后不久,突厥率军来赴约,宇文护担心失信于番邦,只好率兵东征。
此战,就是著名的邙山之战。战争中,宇文护因为北齐送还母亲的原因,所以对此次出征有所抵制,而北齐方面的统帅,只说两个名字,高长恭和斛律光。影视剧虽然很扯,但是结果总归是一样的,此战北周和突厥大败而归。
回到北周三年后,阎姬去世,也算善终。
除了母亲以外,宇文护还有一个软肋,那就是他的妻子元氏。元氏出身皇族,不过是魏国的皇族,在宇文家的天下没什么特权。
关于元氏的记载也很少,只知道她是西魏重臣元孝矩的妹妹,后来嫁给了宇文护,两人感情很好,生了很多孩子,有多少呢?在宇文护被杀以后,宇文邕迅速抓捕他的儿子们,有世子宇文训、昌城公宇文深、谭国公宇文会、莒国公宇文至、崇业公宇文静、正平公宇文乾嘉,此外还有一个女儿。
或许你会说这些人不一定是元氏生的,然而事实上,这个权倾朝野的重臣,在那个男人有点小权就基本妻妾成群的年代,他却只有一个妻子!
这个铁血杀伐的屠龙刀,在对自己亲近的人时,也有其柔软的一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4 13:46: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