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王炎灿
浙江上虞梁湖年糕好吃,因为制作中用上了“水磨”工艺。说到这水磨法,还有个故事。
清代同光之际,梁湖有个叫沈阿培的小青年,子承父业开了家燥粉年糕店。他一有空就去隔壁的姚元大豆腐店帮忙。姚店主有个豆蔻年华女儿,人称“豆腐姑娘”。日久天长,阿培赢得了姚老板信任和姑娘的芳心,豆腐姑娘年糕郎终成眷属。婚后,年糕店生意仍无起色,而老丈人的豆腐却是名人名店名品,销路不愁。“豆腐姑娘”心急如焚,却也无可奈何,因为娘家有规矩,豆腐秘诀传男不传女。有一天,她突然脑筋急转弯:水磨黄豆的豆腐细白柔嫩味鲜美,年糕何不用水磨粉试试?于是,他俩仿照豆腐工序试制水磨年糕:专取洪山湖山泉水浸米,一周沥干、上磨出粉、蒸熟成糕,果然白软嫩滑口感不错。不过这样制作的年糕有点黏牙、韧劲不足嫩过头,小夫妻借鉴小麦面揉团拉筋的做法,晶莹剔透、糯滑清爽都有了。
质量好了,产量却不高,劳碌一夜,早上店门一开,半个时辰就卖光。眼见供不应求,小夫妻一筹莫展。这时隔壁老丈人发声支招:试着用舂米的捣臼舂蒸粉。一语点破迷津,水磨年糕不但产量大增,而且嚼劲更足。百斤磨盘转悠悠,头上清水滴,脚下浆米流,选浸、水磨、榨压、刨粉、熟花、槌舂、成团、糅合、出糕9道工序成年糕。从此,梁湖街上的“姚元大豆腐”“阿培水磨年糕”声名双馨。1919年,沈阿培携妻到上海南汇开办沈家南货店,自产自销豆腐和年糕。后阿培之弟与之共同经营店铺。1998年,姚元大豆腐店的实际传承人沈建华,利用祖传的豆腐制作技艺,又在上海创立了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姚元大豆腐”名牌返璞归真再生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2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