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理日报
乡村振兴不能只用“城市思维”
□赵恒云
近年来,各地乡村振兴不断推进,但过去几十年城市高速发展的成效,使很多人形成了“一切向城市看齐”的思维方式,习惯于用“城市思维”解决农村问题。农村有很多区别于城市发展的显著特点,总是用“城市思维”来推进乡村振兴,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不利于乡村发展。
少些“城市化”,让乡愁记得住。“住城市一样的房子,过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很多农民最朴素的想法。近年来,很多农村建设照搬城里模式,在村容村貌发生很大改变的同时,记不住“乡愁”成为较普遍现象。有的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拆旧建新”,在建设和管理上趋同于城市,既浪费资源也难以得到群众支持。有的要求和措施脱离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农村建设和管理要因地制宜,既要不断现代化、科学化,也要适合农村和当地的特点,才能更好建设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少些“盆景化”,让发展更均衡。有的地方大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投入大量资金打造示范样板村,但许多“样板村”只是注重硬件上的改造提升,用“城市小区”的理念来管理,没有产业和经济发展支撑,脱离了经济发展实际和群众需求,很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一味只注重打造“样板村”,还会导致各级财政对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投入不平衡。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有计划有重点支持部分乡村“率先振兴”的同时,也要“雨露均沾”,对各村进行支持和帮扶,不能只是打造几个“盆景”。
少些“形式化”,让规划更管用。很多地方对乡村的规划流于形式,为了规划而规划,对乡村深入研究和思考谋划不足,以致规划千篇一律。一些规划发展思路不清,同质化、盆景化、形式化严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转变思想,从更高层级明确乡村发展思路和方法,认真汲取“千万工程”等发达地区乡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强化区域乡村发展总体规划和实施,既要有“一盘棋”的思想,又要有“差异化”的发展策略,让规划作为农村建设的纲领和行动指南,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9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