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很多人认为,摔跤无非是皮外伤或骨折,养养就好。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徐宁医生提醒中老年朋友,跌倒的隐患远不止于此,它可能直接“伤”到我们脆弱的神经系统,甚至带来不可逆的损害。因此,预防跌倒就是在保护神经系统。
为什么摔一跤会“摔坏神经”?
这背后的原因,主要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特点有关。
1.大脑更脆弱: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大脑组织会有一定程度的萎缩,这意味着大脑在颅腔内的“活动空间”变大了。同时,脑血管的脆性可能增加。当摔倒头部着地,即使只是身体的剧烈晃动,大脑都会在颅内发生“摇晃”或“碰撞”。这种突然地加速或减速,极易造成脑组织挫伤、弥漫性轴索损伤,或者撕裂脑内脆弱的血管,引发颅内出血(如硬膜下血肿、脑出血)。这些都属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打击。
2.脊髓易受损:很多老年人存在颈椎、腰椎的退行性病变,比如椎管狭窄、骨质增生。一次看似不重的后仰摔倒,就可能因为颈部的过度伸展或屈曲,导致本已狭窄的椎管进一步压迫脊髓,造成颈髓或胸腰髓损伤。这就像在一条本就拥挤的通道里发生了“追尾”,后果十分严重。
3.周围神经受牵连:跌倒时,身体会下意识地用手支撑,这可能导致腕部、肩部的神经丛受到牵拉或压迫。臀部着地则可能坐骨神经痛。这些周围神经的损伤,会带来相应区域的麻木、无力或疼痛。
神经损伤后,后果有多严重?
神经系统一旦受损,恢复起来往往非常缓慢且困难,其后果是连锁性的:
1.急性期威胁生命:突发的颅内出血,若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会因颅内压增高压迫生命中枢,直接危及生命。
2.导致功能障碍:脑损伤后可能遗留偏瘫、失语、认知障碍(变“糊涂”)、平衡功能下降等问题。脊髓损伤则可能导致截瘫、大小便失禁。这些都会让老人瞬间失去自理能力。
3.引发恶性循环:一次跌倒导致的神经功能下降,比如走路不稳、腿脚无力,会极大地增加再次跌倒的风险,形成“越摔越不稳,越不稳越摔”的恶性循环。
4.长期卧床并发症:因神经损伤而卧床的老人,是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和褥疮等并发症的高危人群,这些同样是致命的威胁。
预防跌倒是保护神经系统的第1道防线
认识到风险的严重性,我们就要把重心前移——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预防跌倒,就是在直接保护我们宝贵的神经网络。
1.改造家居环境(除障):保持地面干燥,清除杂物,电线靠墙。卫生间、厨房等易湿滑区域铺设防滑垫,马桶、淋浴旁安装牢固的扶手。保证光线充足,特别是夜间起夜通道,应安装夜灯。
2.加强自身“稳定性”(固本):
合理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增强肌肉力量(特别是核心肌群和下肢)、改善平衡能力的训练,如太极拳、八段锦、靠墙静蹲等。
选择合适辅具要忌讳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它们是维持平衡的“好帮手”。
穿着得当:穿合脚、防滑的鞋子,避免穿不跟脚的拖鞋或过于宽松的裤子。
3.管理内在风险(清源):
定期体检:密切关注视力、听力变化,及时矫正。定期评估骨骼健康(骨密度)。
审慎用药:了解所服药物的副作用,一些降压药、降糖药、镇静安眠药可能导致头晕、体位性低血压,增加跌倒风险。务必遵医嘱用药,勿自行调整。
慢性病管理:有效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心律失常等,这些疾病本身就可能引起头晕、黑曚或步态异常。
对老年人来说,“摔一跤”绝不是小事,它很可能就是压垮神经系统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雯)
责任编辑:曹红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31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