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科普专家:马雪琼
科普单位:赤峰市妇幼保健院
怀孕,对女性而言是一段充满期待与喜悦的特殊旅程,但孕期身体的变化也让准妈妈们更容易面临健康挑战。感冒、发烧、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症,都可能在孕期找上门来。而面对这些不适,“能不能吃药”“吃什么药安全”成为了准妈妈们最关心也最焦虑的问题。孕期西药使用绝非小事,它不仅关系到母体健康,更直接影响着腹中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掌握科学的孕期安全用药知识,对每一位准妈妈来说都至关重要。
孕期用药:为何“安全”是第一准则?
孕期女性的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胎盘作为连接母体与胎儿的重要器官,虽然能为胎儿提供营养和氧气,但也可能成为药物进入胎儿体内的“通道”。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受精卵着床到器官分化成熟,每个阶段对药物的敏感性都截然不同。在怀孕早期,是胎儿各器官系统分化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胎儿的肝脏、肾脏等代谢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解毒和排泄能力极差。如果准妈妈在这个阶段使用了不当药物,很可能导致胎儿出现先天畸形,而在怀孕中晚期,虽然胎儿器官已经基本成型,但药物仍可能干扰胎儿的生长发育。
此外,孕期母体的肝脏代谢功能和肾脏排泄功能也会发生改变,部分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会减慢,容易导致药物蓄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因此,孕期用药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坚决避免盲目用药或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孕期用药的“黄金原则”:牢记这5点
面对孕期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准妈妈们不必谈“药”色变,只要遵循科学的用药原则,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西药,就能在保障母体健康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胎儿的风险。
1.能不用药就不用药,能少用药就少用药
这是孕期用药的首要原则。对于一些轻微的不适,比如轻度感冒、鼻塞,通过多喝温水、保证充足休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等非药物方式,往往就能缓解。只有当病症严重影响到母体健康,或不治疗可能对母婴造成更大危害时,才考虑使用药物。
2.优先选择“孕期安全等级高”的药物
目前,国际上常用“FDA药物妊娠安全性分级”将药物分为 A、B、C、D、X 五类,安全性依次降低。其中,A级药物是在设对照的人体研究中,未观察到对胎儿有风险,孕期使用相对最安全;B级药物是在动物研究中未观察到对胎儿有风险,但在人类研究中缺乏足够数据,或动物研究显示有轻微风险但人类研究未发现,孕期在医生指导下可谨慎使用;而C级、D级药物存在一定风险,X级药物则明确对胎儿有危害,孕期禁用。
3.避免在“敏感期”使用风险药物
怀孕前三个月是胎儿器官分化的关键敏感期,此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尤其是C级及以上风险的药物。如果必须用药,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选择安全性最高的药物,并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怀孕中晚期虽然相对安全,但仍需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或导致胎儿功能异常的药物。
4.不自行购买、使用处方药或“偏方药”
很多准妈妈在身体不适时,习惯凭经验自行购买感冒药、消炎药等,或轻信所谓的“孕期安全偏方药”,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处方药必须在医生诊断后开具,且医生会根据孕期阶段、母体情况和胎儿发育状况综合判断用药安全性;而 “偏方药”大多缺乏科学的安全性研究,其成分不明,可能含有对胎儿有害的物质,盲目使用极易引发风险。
5.用药前主动告知医生“怀孕情况”
无论是在孕期产检时,还是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准妈妈们都要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周数和身体状况。尤其是在非产科科室时,医生可能不清楚你的怀孕情况,若未及时告知,可能会开具不适合孕期使用的药物。
孕期常见病症:安全用药建议与禁忌
孕期不同病症的用药选择差异较大,以下针对孕期高发的几类病症,给出具体的安全用药建议和禁忌,帮助准妈妈们更清晰地了解用药边界:
1.感冒、发烧:优先选择“温和型”药物
孕期感冒是最常见的不适之一。如果只是轻微咳嗽、鼻塞,无需用药,通过休息、补水即可缓解;若出现高烧,需及时退烧,否则高烧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此时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它属于B级药物,是孕期首选的退烧药,安全性较高,但需注意按说明书或医嘱控制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2.感染性疾病:根据感染类型选对“安全抗生素”
孕期若出现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其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属于B级药物,对胎儿安全性较高,是孕期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阿奇霉素也属于B级药物,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准妈妈。
3.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规范使用“孕期专用药”
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是孕期常见的并发症,若不及时控制,可能导致子痫、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严重后果,因此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4.皮肤瘙痒/过敏:选择“局部用药”为主
孕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准妈妈们容易出现皮肤瘙痒、湿疹或过敏反应。此时应优先选择局部用药,减少全身用药对胎儿的影响。
用药后出现不适?及时就医是关键
即使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了孕期安全等级较高的药物,准妈妈们也需密切关注自身和胎儿的情况。如果用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就医时,需向医生详细说明用药名称、用药剂量、用药时间以及出现的不适症状,以便医生及时判断是否与药物相关,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对母婴造成进一步危害。
科学用药,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孕期西药使用是一门“精细活”,既不能因担心药物风险而硬扛疾病,也不能盲目用药忽视胎儿安全。准妈妈们要牢记:“咨询医生”是孕期用药的核心前提,同时,准妈妈们也可以主动学习孕期用药知识,了解药物的安全等级和使用禁忌,在就医时能更清晰地与医生沟通。此外,定期产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增强自身抵抗力,减少孕期生病和用药的概率。
责任编辑:李 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01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