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38元8小时,KTV成为大学生绝佳自习室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8-23 15:48:00 来源:缘之心

一个人去KTV,可以与自己尽情独处与狂欢——

不用担心遇到麦霸,不用担心被强行合唱,不用担心才艺不够,更不用担心唱歌跑调出丑。一个人唱上几个小时,基本所有喜欢的歌都能练上一遍;体力好一点,唱满六个小时,能量消耗堪比去健身房。

作者 | 傅淼淼

编辑|波鲁克

题图 | 《爱乐之城》

七月初,还没放暑假的时候,某大学生在社交平台分享其生活动态,“寝室太热,图书馆抢不到座,一怒之下去KTV学习,有空调、空间大、学累了能唱歌,还不用戴耳机听歌。这种又凉快又没人打扰的地方,到底是谁先找到的啊!”

底下有人询问,“唱一次多少钱?”大学生回复,“38块钱八个小时”。定位显示吉林。

几十块钱就能唱几个小时的物价,让人一时间误以为穿越回21世纪初。时至2024年,真的有这种物价吗?你别说,还真有。

(图/小红书@水的雕刻鸭)

拿北京来说,在某点评网站上搜索周一到周五下午唱K,坐标工体的纯K,中午12点到下午3点,68块钱可以唱3个小时;位于国贸的温莎KTV,上午10点到下午6点,98块钱可以唱8个小时。

以上都还是核心地段的KTV定价,偏一点的地方唱K更划算。有的KTV甚至推出100多块钱的轻奢大包厢欢唱三小时套餐,附带精美果盘、双人份的饭和冷饮。值得一提的是,很多KTV的卤肉饭,做得比餐馆还要好吃。

当然了,体验如此价位肆意唱歌,需得在工作日非高峰时段。但倘若用自习室来对标唱K的话,在工作日非高峰时段去学习,顺便照顾一下商家闲时冷清的生意,待到高峰时段自己也学累了,再安排点不怎么花钱的活动放松身心,也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

2024年了,谁还在去KTV?

你有多久没去KTV 了?还记得上次去KTV是什么时候吗?相信很多人都要挠一下头,不得不从脑海里调取那些早已落灰的古早记忆,“大学时班级活动的时候倒是经常唱K,一唱就是通宵。”“毕业多久了?”“嗐,一晃十几年了。”

对很多80后、90后而言,KTV曾是风靡一时的娱乐首选,无论是周未娱乐、生日派对,还是同学聚会、公司团建,聚完餐再转场续摊去KTV,曾是很多活动流程的标配。

(图/《爱乐之城》豆瓣)

卡拉OK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4年,台湾的“钱柜”KTV,在上海开设第一家KTV 门店,随后,KTV便迅速成为全民性大众娱乐方式。2000年,麦乐迪成为第一家开设在北京的量贩式 KTV。慢慢地,KTV门店开遍各大城市的核心商圈,KTV行业走进黄金时代,全国KTV门店数量甚至一度突破12万家。

然而,彼时的KTV有多火爆,眼下的生意就有多惨淡。时至2024年,KTV门店数量断崖式下跌。数据显示,全国现存KTV门店数量已不足5万家。在如今的年轻群体中,聚会唱K似乎已成为一个略显边缘化的活动。在一项针对95后与00后的娱乐消费偏好调查中,酒吧、桌游、剧本杀名列前茅,KTV的数据却十分不起眼,俨然成了“时代的眼泪”。

细说起来,KTV行业大概在2014年前后便开始显现出颓势,并在时代的浪潮中一再溃败。首先,是在创新层面未能适应年轻一代的娱乐需求,其次,版权费用支出亦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打从2018年起,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便开始严格管控,对KTV 使用音乐电视版权进行收费,因此很多KTV的歌单更新频率便大不如前了,只有一小部分门店能做到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更新歌单。

年轻人喜欢什么,市场和资本的风就吹向哪里,事情一贯如此。2023年起,演出市场呈井喷态势,诸多城市的周末游,开始以明星演唱会吸引眼球。之后,人们的追求不止于“观看”,而是渴望更深层次的“参与”。无论是演唱会环节的点歌互动,还是全员大合唱,无一不证明了人们喜欢在演唱会中能有更多互动。

随着歌迷不断开发新玩法,演唱会上的话筒也更频繁地被递到歌迷手中。比如,歌手伍佰因为频繁递话筒,被网友造梗无数;凤凰传奇的演唱会,亦被众多网友奉为“万人蹦迪现场”,网络上随便一搜,就能看到人们在演唱会现场激动跟唱,“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了响水滩”,压根儿听不到舞台上凤凰传奇的声音。

对于演唱会大合唱,有人表示非常解压,几小时唱完一扫内心郁结,可以非常有效舒缓内心压力;有人则表示,花钱买票只想听偶像多唱一点,周围跟唱声音太大,只会感觉门票白买了,尤其是遇到周围人唱歌跑调的,几小时下来,简直称得上是一种酷刑;还有人说,如果去演唱会跟唱的话,还不如去KTV唱几个小时来得爽。

与自己尽情地独处与狂欢

很多人回忆起聚会唱K的经历,总是躲在后面不敢点歌,好容易轮到自己,还要一直开着原声,自己小声跟唱,根本不敢在众人面前一展歌喉。甚至有人会在聚会唱KTV之前,花上好一段时间练习,为的就是轮到自己时能有一个不错的发挥。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有的人似乎天生“安小鸟”附体,生就一副好嗓子,只要轮到他献唱,现场便堪比播放原声大碟一般,找不出任何纰漏;有的人则永远学不会察言观色,抑或说太过自我,不管是不是他点的歌,只要自己会唱,哪怕别人正陶醉其中,也要拿起话筒大声跟唱。

还有那些新潮的k-pop爱好者,个个手舞足蹈,在KTV里尽情狂欢,瞬间令KTV包厢化身爱豆唱跳舞台,搞得内向型选手窝在角落里,脑海中不停回想赵丽蓉老师小品中的经典桥段:“我张不开嘴,我跟不上溜,你说难受不难受。”

相比之下,一个人去KTV,则可以与自己尽情独处与狂欢。不用担心遇到麦霸,不用担心被强行合唱,不用担心才艺不够,更不用担心唱歌跑调出丑。一个人唱上几个小时,基本所有喜欢的歌都能练上一遍;体力好一点,唱满六个小时,能量消耗堪比去健身房。

不少学习语言的大学生发现,KTV是克服自卑、大胆练习发声的绝佳场所。一个人泡几个小时的KTV,不仅可以令包厢形成封闭、自由且可控的复习环境,还可以对着话筒反复练习口语,学累了就唱两首快歌发泄情绪。

更有甚者,会去KTV通宵熬大夜赶due。毕竟宿舍和图书馆的环境真不是靠个人意志就能左右的,很多时候想要维持高效学习状态,并不是比拼决心,而要看命。遇到好舍友,不仅复习环境优质,还能帮忙答疑解惑提高成绩;但遇到那种不好的,宿舍里便整天闹哄哄,糟心到恨不得把后槽牙咬碎。而背着书包到图书馆,很难占到座位不说,还经常遇到那种不停讲话的邻座。

(图/网络)

好在这届大学生心态比较平稳,并不喜欢与人争吵,烦到受不了,至多递上一张小纸条劝诫对方,甚至有些连小纸条都不好意思写,带着满腔愤懑,怒改Wi-Fi名称——“你俩喜欢讨论就出去说呗”“手机不停响的没点B数吗”,性格更为内敛的,索性将Wi-Fi名称改为“生性不爱笑”。

眼下付费自习室什么价位呢?譬如北京开了多家连锁的“一本自习”,自习三小时45元,团购的话,可以抢一张9.9元体验券,但仅限新客体验一次,之后再去只能团购78元日卡或866元月卡。

付费自习室会区分键盘区与沉浸区,在键盘区可以敲击键盘和鼠标,而到了沉浸区,则对环境要求颇为严格,手机需要调至静音、关闭震动,且不允许敲击键盘鼠标。当然了,对于这样需要花钱自习的场所,来这里消费的人大都自觉维护学习环境,周遭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似乎口呼吸都会制造噪音。有网友调侃自己,“去付费自习室有种花钱坐牢的感觉” 。

不得不说,唱歌真的很解压

在传统KTV低迷阶段,曾经有一门名为“迷你KTV”的生意横空出世,并一度成为年轻人彼时的心头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迷你KTV的用户黏性却越来越低。

首先,迷你KTV按点播歌曲数量来收费,对消费者来说并不划算,相比于传统KTV非高峰时段几十块唱几个小时而言,在迷你KTV唱歌花费要更高昂。其次,人们聚会去KTV的需求并不仅仅是唱歌,而是体验和三五好友放松消遣的快乐。

当然,很多K歌爱好者们还喜欢用app唱歌,倘若觉得用手机效果不理想,会花费几十至数千元置办K歌麦克风或家用点唱机,甚至置办一整套家庭音响系统,将客厅变成KTV包厢。唱歌的人无疑是十分享受的,就是被迫听歌的家人和邻居有太多无奈。

前段时间,一个名为“欧敬民”的上海医生走红网络。该医生配有2部手机、4个号码,均保持24小时开机,工作经常是白天连着黑夜,看诊、查房、开刀、休息、看诊、查房、开刀……如此往复循环。

某天夜里9点多,当结束最后一场手术,欧敬民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开始直播唱歌,一首接一首。彼时天空飘着细雨,他却依旧兴致高昂,从《太想念》唱到《光阴的故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官网显示,欧敬民每年独立完成各种血管手术近千例,已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科研课题,作为负责人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局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SCI论文10余篇。

在医学专业领域,欧敬民简直称得上“大神”,因此他的直播间迅速吸引到大批围观者。某位医学生开玩笑说,“我刷一个火箭,能让我读他的博吗?”

欧敬民曾经的学生现身留言,“欧老师真的喜欢唱歌,课间也会即兴给我们来两首。他还说他以前不敢表现自己,现在做出了勇敢改变,还鼓励我们不要腼腆。”还有同事留言说,“主任真的爱唱歌,甚至出差都要带着直播设备,在等高铁的间隙直播。”一位网友感慨道:“这种专业强、对生活没有疲惫感、充满热情的中年人,真的已经赢了大多数人。”

(图/网络)

不得不说,唱歌真的很解压,是很多人缓解情绪的良方。在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郑钦文赢下的闪亮金牌让全民更加关注网球这项运动。不少网球教练表示,自己之前一直无人问津,结果最近每天都能约满私教课,从早打到晚,还要外加体能训练课。有教练将网球场打球的火爆情形拍摄下来,搭配郑钦文唱的那首《经济舱》当作BGM。

2023年,郑州网球公开赛单打决赛后,郑钦文击败克雷吉茨科娃夺得冠军。赛后,主持人让郑钦文现场献唱,郑钦文对此安排毫无准备,甚至连歌词都不熟悉。好在她应变及时,一首《经济舱》让人们记住了这个落落大方的可爱女孩。

(图/网络)

某次澳网采访,外国记者问郑钦文,“听说你喜欢卡拉OK?”郑钦文笑着点头,“拜托不要让我现场献唱”。之后的某次记者招待会上,再次聊到相关话题,郑钦文笑着说,“如果你让我唱,我肯定是敢唱的,但最近其实一直没怎么练,还没有开嗓。如果我现在唱,一定会跑调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3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空间,以弥补手机等移动设备碎片化学习的缺陷——付费自习室:年轻人在这里悄悄努力年轻人在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的华清广场免费自习区域学习。 本报记者 郭妍摄本报记者 郭妍 实习生
2023-08-03 04:06:00
...希希:打造“充电”新空间记者 胡智贤走出家门,走进共享自习室,与志同道合的同伴们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尽享文化饕餮盛宴,成为更优秀的自己……近年来,各大城市兴起了24小时无人值
2023-03-08 19:25:00
付费自习室火爆,需加大公共资源开放力度
...氛围……近年来,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性业态之一,付费自习室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
2023-12-19 11:45:00
...学多名在校大学生的报案,内容几乎完全一致:在教学楼自习室学习期间,离开教室仅数分钟,放在桌上的储物包就被盗走。民警了解到,被盗物品有手机、耳机、现金、学生证甚至校园卡。“手法
2023-12-01 03:47:00
付费自习室去年猛增5倍多,总数近7万家,有人在“表演性学习”自我感动
近年来,付费自习室成为不少年轻人学习技能、修炼内功的“洞天福地”,从线上到线下,从大都市到县城,付费自习室野蛮生长。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近7万家自习室相关企业。近十年相关企业
2024-12-07 17:40:00
...鹿张家庄村“两委”联合驻村工作队为放假学生开设共享自习室河北日报讯(通讯员李立云、崔心雨)“自从村里有了自习室后,我每天都要来这里学习四五个小时,有不会的题还有哥哥姐姐帮忙解
2024-02-20 07:01:00
...书。新华社发深圳市龙华区元芬村,青年公寓住户在社区自习室工作和学习。新华社发 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内,人们在阅读和自习。新华社发夜幕降临,一家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付费自习室却
2023-12-13 15:15:00
“格子间”里的进击人生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夜晚,付费自习室的格子间还亮着台灯,揣着梦想的年轻人在埋头苦学。自习室的黑板上更新着各类考试的倒计时。 年轻人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学习。一人一灯,每个格子间都承
2024-04-15 06:54:00
...的宿舍设置供餐点,学校还在学生公寓园区开设了24小时自习室、多功能室43间,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充分利用“多功能活动室”与学工部门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园区活动,开设心理
2023-05-10 09:0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寿光市中医医院护航高危产妇诞下两胎,两封感谢信见证生命奇迹
近日,寿光市中医医院妇产科二病区主任韩春英收到了一封来自隋女士的感谢信,认真读完后,韩主任从抽屉里找出另外一封感谢信,这两封感谢信均来自隋女士
2025-04-01 23:46:00
“来自星星”却不孤独,海口孤独症患者家庭积极“抱团”成长
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交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隘或者感知觉异常等
2025-04-01 23:47:00
盖玫瑰园,种马铃薯,山东企业家“土豆大王”梁希森走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赟4月1日,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希森薯业”发布讣告,山东希森集团董事长、乐陵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董事长梁希森因病医治无效
2025-04-02 00:18:00
一位以“抽象发癫”为特色的美国网红界顶流,最近正在遭遇他的职业危机。因为发现自己玩了好几年抽象,结果一来中国变成了新兵蛋子
2025-04-02 00:41:00
清明假期将至,正值踏青赏景好时节,自驾出行的人多了起来,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近日,交警在执勤时发现,在高速公路上违法停车的现象有所增多
2025-04-02 01:41:00
中新社山东曲阜4月1日电 (李欣 李明芮 王峰)“斯文在兹”——儒家四圣家学会讲4月1日在山东曲阜举办。孔、颜、曾、孟四氏后裔以及众多学界专家与会
2025-04-02 03:2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北京电(记者赵晓霞)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2025-04-02 06:13:00
汉服的风最终还是吹到“小老外们”的心巴上了
3月31日,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留学服务中心在北京启动“留学生汉服节”系列活动。从庄重典雅的婚服礼制,到诗意盎然的唐宋风雅
2025-04-02 06:25:00
兼职刷单挣3元被骗几万元 警方提醒:任何刷单都是诈骗
“急聘打字员,每1000字可获30元,工作时间灵活,无需押金。”看到类似这样的兼职招聘广告,您会动心吗?近期,江苏盐城的潘女士在接到一份“网上应聘打字员”的兼职工作后
2025-04-02 06:25:00
女子路口烧纸致9辆车被烧!警方:刑拘
“在‘金元宝’燃烧的过程中我一直心里默念平安健康……”3月30日,在北京市朝阳区一路口,44岁的女子张某未做安全防护,冒风烧纸祈福
2025-04-02 06:25:00
□ 本报记者 丁国锋□ 本报通讯员 孙鑫鑫 左飞一款名为“海草生活”的移动收款App,打着“小微商户收款神器”的旗号,实则为信用卡非法套现工具
2025-04-02 06:42:00
杭州日报讯 杭州市杨绫子学校有个孤独症实验班,从去年开始,10名孤独症学生成了这个班开设的数据标注课的学员,学习给人脸
2025-04-02 06:50:00
在“非洲硅谷”,杭州发出数贸之约杭州日报讯 当地时间3月31日下午,在被誉为“非洲硅谷”的肯尼亚内罗毕,杭州递出了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的邀请函
2025-04-02 06:50:00
医生:70%肺部结节都是良性,几种情况要充分考虑风险专家名片 吴岳光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2025-04-02 07:21:00
三月春风如期到有人却把谣言造杜撰火灾蹭流量拘留惩处警世道案情回顾近日四川自贡一男子为博取流量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称艾叶镇发生火灾具体情况坐等前方通告关注我
2025-04-02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