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每个芹溪人都是红军烈士守墓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03 01: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郴州日报

□ 通讯员 廖诗卉 何禹军 胡书铭

山河无恙,英雄不朽。又是一年清明时,在桂阳县四里镇芹溪村,芹溪村老村支书胡善炎、现任村支书胡祖发带着四里镇的党员干部和村里的学生们踏上了崎岖的山路,手捧映山红,来到无名红军墓前缅怀祭奠。大家仔细地清理杂草、擦拭墓碑,并向墓碑鞠躬默哀。“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孩子们稚嫩的歌声唱出了对红军战士的崇敬、思念之情,大家把一朵朵鲜艳的映山红放在墓碑前。这样的守护,芹溪村一村五代,已经坚持了90年。

1934年,红军战士一路跋山涉水,转战至桂阳,经过芹溪村时,商议了攻打新田县的计划。在芹溪村,红军战士打土豪分粮食,村民为红军战士搭桥、摆渡、放哨,军民结下深厚的鱼水情。

“我们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说,当年红军抵达芹溪河渡口时,因为当时木桥被洪水冲毁,红军无法过河。在红军焦急万分之际,遇到了船工胡荣芳。当得知红军是一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后,胡荣芳决定帮助红军摆渡过河。红军过河后,村民们个个主动送水、送茶、送柴火,卸下门板铺稻草,让红军战士休息。”胡祖发回忆道。

当年,一位19岁的小红军在战斗中负伤,村里人四处为他求医问药,老村支书胡善炎的爷爷胡祥震就是其中一员。喂食物、喂中药、擦洗身子……尽管胡祥震和村民对小红军悉心照料,但因为伤势过重,加之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小红军不到半天时间就光荣牺牲了,连姓名都没有留下,甚至连胡祥震手里那碗红薯粥也没能喝完,只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指着新田县的方向,那是部队离开的方向。小红军逝世后,村里人将他葬在朝着新田方向的半山腰,那碗永未喝完的红薯粥也成了胡祥震最大的遗憾。

“只要我活着,就会一直守着红军墓。将来我不在了,就让我的儿子、孙子来守护。”站在烈士墓前,胡祥震默默许下承诺。

后来,胡祥震临终前向儿子郑重交代:“这座墓里埋着红军烈士,他们是为了我们穷苦百姓打天下牺牲的,你要记住,再苦再难都要守护好红军墓,以后每年祭扫的时候,要先拜他再拜我。”从那以后,胡善炎的父亲牢记遗言,践行着守护红军墓的承诺,让英雄在青山掩映中安息。

“卫国抗战金戈铁马悬利剑,舍生忘死青山血泪铸丰碑。”90年过去了,小红军的墓碑如同一座精神丰碑,见证了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的光荣历程,也见证了芹溪人90年来尊崇英烈、爱戴英烈的动人故事。

青山静默不语,松柏沙沙作响。如今,胡善炎也已两鬓斑白,守护红军墓的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了下来,这份代代相传的坚守感动了更多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村里有100余名村民先后入伍,像当年的小红军一样参军报国。当地还修建了陈列室,用于宣传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这片红色热土上的每一个芹溪人都成了红军精神的传承者、红军烈士的守墓人。

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并不是遗忘,而是信仰的永固。“这位小红军在我们芹溪村牺牲了整整90个年头了,我守护红军墓也有30多年了。红军战士是为穷苦百姓打天下才牺牲的,这个恩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芹溪村的红色故事是一本活教材,我要将这本教材讲给更多人听。”胡善炎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3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贵州大山里,他们接力守护红军墓的故事令人动容……
...3座,12558名烈士长眠于此。在这些红色故地,有一群红军守墓人接力守护着烈士英魂,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值得铭记,他们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动容。目光聚焦黔北,遵义仁怀茅台镇鲁班
2024-12-30 19:10:00
军营观察丨青山为证 一诺一生
...进城颐养天年的好意,与堂兄杜正云一道,甘做红军烈士守墓人,继续践行着父辈的承诺。“红军舍小家为大家牺牲了生命,余生我也会像爷爷、爸爸一样,继续守护红军烈士墓!”杜周波的一席话
2024-04-04 09:59:00
...坚持了近四十年守墓。曾洪兴去世后,曾群林成为第二代守墓人。数十年来,曾群林一直谨记父亲和当年红军战士的“约定”,坚持带着家人每年前来祭扫。从1933年到2023年,曾群林一家
2024-01-10 17:02:00
滔滔赤水河 多少英雄事
...在位于习水县土城古镇的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73岁的“守墓人”廖全伦正在巡查陵园的设施有没有损坏,他弯腰抓起扫帚,边清扫落叶,边讲述着红军在习水的故事。1935年1月28日,中
2023-10-20 17:30:00
...的年纪,却永远定格在了保家卫国的战场上。邓家第一代守墓人邓新银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安葬了这位红军战士,从此开启了四代人的守护之旅。94年风雨无阻的守护,折射出保康县人民最朴素也最
2025-04-01 20:14:00
...之间。他就是三十余年如一日默默为红军烈士守护的义务守墓人、沙溪派出所义警王建刚。“以前你们守护我们,现在我们守护你。”年过七旬的王建刚老人深情讲述自己一家三代人接力守护红军烈
2024-10-16 12:24:00
重走长征路 红色育新人!贵州大学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实践基地在桂挂牌
...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活动最后,实践队前往米花山守墓人蒋石林家中,聆听了其一家五代守护红军墓的感人故事。蒋石林表示,坚守源于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并鼓励队员们
2025-07-12 01:05:00
“长坪山脚下,有我最深的牵挂”
...坟茔,他们的墓碑上都刻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红军烈士守墓人。2016年,正值短视频、网络直播兴起,大学刚毕业的冯炼在广州做电商,事业小有成就。可她的心里,仍然牵挂着远方的长坪山
2023-12-14 02:59:00
...坪港村村民,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守墓人。1934年,红十六师团长蔡邦云在阳岩尖战斗牺牲,叶正会的父亲叶长和将团长安葬在坪港村并每年为其扫墓,叶长和去世后,叶
2025-03-14 11: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