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汉史的角度来分析,大汉官员的自尽之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9 10:58:00 来源:戏说三国

事实上,从两汉到清代,官员的自杀率呈总体下降趋势。而从近年的情况来讲,又显逐步上升。从公众对贪腐和猎奇的角度来看,难不成明清时期的官员心理素质已经达到了历史顶点,犯了错还能若无其事,死乞白赖的苟活?

而身处历史两端的官员心理素质欠佳,见着廷尉或者公检法就扛不住压力连上诉的勇气都没有?今天要说的,就是清代学者所描述的那种感觉附着在大汉官员身上,又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春秋之风”。

先来看1则先秦的史料。《吴越春秋》:“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讲的是伍子胥逃亡途中,一位渔夫救他渡江后又反身自沉于江的事情。

从汉史的角度来分析,大汉官员的自尽之谜

很难想象,在明清的时候会有类似典故。而恰恰是在先秦,一个普通人也知道宁死不受屈辱。哪里辱了?原因就在于伍子胥多问了一句“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仅仅是这句话,便让渔夫感受到了不信任,立即投江,以明其志。这还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渔夫。

由此社会风气,而衍生出来汉史中官员自杀较多的原因——自尊心。两汉离先秦不远,民风官场尚有亲生死、重荣誉之存。捎带着,现在常穿汉服、爱作汉揖的年轻人,可曾了解汉人精神之精髓已到了这一步——宁可自杀,也不受辱。

从汉史的角度来分析,大汉官员的自尽之谜

自尊心不仅体现在不被信任,还在于尊卑有别。秦代,冯去疾和冯劫被赵高下狱,面对一个“刀笔吏”的诘问。“二冯”不受其辱,直接自杀,以全“三公”之尊望。类似还有汉宣帝时期的大司农田延年,因贪污事发在家待审。

有人为他求情而宣帝不准。田司农却说:“我何面目入牢狱……卒徒唾吾背乎!”每天执剑在家晃悠,待陛下令他去廷尉后,果断自杀。汉元帝时期的太傅萧望之也是一个道理,甚至故吏门生是劝着自杀。“使者至,望之欲自杀。“

从汉史的角度来分析,大汉官员的自尽之谜

”其夫人止之,以为非天子意。望之以问门下生朱云。云者好节士,劝望之自裁。”受先秦古风影响,到了贵族、三公这个级别,皇帝下令诛杀说明有罪,而自杀则可保存体面。而到了皇权集中的清代,已自称奴才的大臣,自然就不需要那么多自尊了。

当然了,在汉史中被皇帝下诏入廷尉,也暗含着被迫使而真诛杀的意味。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大臣若求生意愿强烈,也不乏有刀下留人的周勃、黄霸的例子。只是从大多数情况来看。但凡上峰稍有”切责”和“赐牛酒”的暗示,群臣无不很配合地就地自裁。例如:三国之荀彧,就是典型的被“忧死”的例子。

从汉史的角度来分析,大汉官员的自尽之谜

随着封建制度与律法的不断完善,人们的一言一行逐渐受礼制、法规所限,精神境界似乎也有了衰弱之嫌。而从先秦到两汉,正处社会变革期。许多社会现象,如“决斗之风”“义不受刑”等在台面上无法可依。窃以为这便是改革时期或者革命年代英雄辈出的原因吧。

从汉史的角度来分析,大汉官员的自尽之谜

“长跑县长”结局如何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当前官员自杀频发的深层次诱因。先不论长跑事件受天候等不可抗力的偶然因素,作为协办方的县级单位(主办方是当地地级市)论责实不在主体配置。作为1位县委书记,也确实不必为辖区内每项工作都负上直接责任。

从基层舆论来讲,诸如:“自知还有其他更大问题瞒不住了”、“这事有多大的影响力你知道吗?”、“自杀是胆小鬼的不负责”的肯定性推测,是不是有些过分武断?作为上下培养多年的干部,1人之离世所裹带的附加性效应远不止1条生命之逝去。

诚然,21条生命可贵,1条生命亦该被珍惜。普通人或者贪官污吏或许无法理解敏感而不健康的官场风气,所给人带来的压力,是完全有可能让一个原本“志在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热血青年,为了全名节而拥有了直面死亡的勇气。

从汉史的角度来分析,大汉官员的自尽之谜

不否认有畏罪行为的三分之一,也难说天下官员便真丢了“春秋之风”。若真有三分之一的“以意气相尚,一意孤行”。这,难道不也是相对于国家和人民,正义力量的损失吗?在特殊情况下,突然自尽引起众人联想很正常,但下结论需要查证。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解除他们“身心俱疲”的原因。才是文明法治社会的证明。

到了三国时期,孔融因得罪曹操而被判灭九族。有门客先刀斧手来救其子女。孔融不满9岁的幼子说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之后,坦然赴死。联想起当前很有一部分家长,居然可以裹挟子女威逼教师的行径。再想到自己父母那些年说的:“老师你狠狠教育他啊。”的转变,深为国家崛起时家庭教育的不断缺失而忧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9 1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子卤簿,而隐藏着更为多面的历史意涵。骖騑就路:说说汉史中的“法驾”关于法驾,《中国历史大辞典》“法驾”条云:“天子出行的一种。汉代行祠天郊用法驾,其规模、制度减大驾之半。唐代
2023-12-19 16:04:00
...就仗势欺侮一位民女苏小娥。当时,街上有位身材魁梧的大汉,他看不惯弱女子被一群人这样欺负,就仗义执言。可是,大汉却惹怒了皇侄,双方遂动起武来。结果,侍从本要挥剑刺杀大汉,却给大
2023-10-11 17:18:00
从第三方角度分析一下“王莽篡汉”全过程
...国,中国历史上仅此一次。当时王莽之所以能够逐渐掌控大汉政权,一方面是出身外戚,更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口碑收获了当时天下的人心,要知道王莽取代西汉王朝时,那可真是众望所归,当时人称
2023-01-31 13:32:00
汉史探密:何以说元宵节与汉朝息息相关?
...:李大奎,七0后,贵州湄潭人,法学学士,"红学"与汉史研究者。
2024-02-25 16:48:00
...汉文帝在减除了国家的税收中占绝对大头的农业税之后,大汉朝廷的财富并没有因此而枯竭,反而积累出来了不少,汉武帝后来之所以有钱打匈奴,有一部分的花销,就是来源于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积
2023-07-12 21:58:00
秦朝如果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或许也就不会亡了
...制并行,或许不会如此迅速的灭亡,或许也就没有后来的大汉王朝了。郡县制度相较于分封制度自然是更为进步的一种制度,而且对于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也是必然的选择。郡县制最早就萌芽于秦
2024-07-05 21:17:00
太子朱常洛遭遇刺杀是自导自演,还是他人指使?
...棍子的壮汉趁着夜色闯进了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这大汉来势汹汹,见人就打,而就在他打伤了一个守门太监后便被侍卫抓获了。这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这大汉要么是喝醉了,要么
2024-01-18 05:22:00
清代的保举制度是怎么回事?
...“圣祖西巡,拣选带京把总,征剿卓子山,人明白,伶俐大汉,实在,四十二岁,可着实漫升用。上下,操守好,人去得,操演勤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从清朝历代皇帝引见上来看,康
2023-07-26 15:23:00
汉景帝后宫哪位最没存在感的妃子,后代却为大汉续命
在汉景帝的后宫之中,最尊贵的当属两位皇后。他的首位皇后,是祖母薄太后的母家人,带着主角光环强塞给汉景帝的。可惜汉景帝不喜欢,等薄太后去世不久后就被废。第二任皇后则是汉武帝的母亲王
2024-07-01 16: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