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极目新闻家长如何运用科技手段轻松、高效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压力过大的父母会如何影响孩子成长?多孩家庭父母关注度的下降是否会影响孩子身心发展健康?家长如何运用科技手段轻松、高效提升家庭教育质量?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与家庭结构的逐步多样化,我国的家庭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2023年8月26日、27日,在问向教育主办的实验室年会中,来自中国科学院、牛津大学、杜伦大学、阿尔伯塔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研究机构与高校的专家学者集聚一堂,探讨当代社会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以及如何通过科技手段,高效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现代家庭制度中,环境对孩子的人格培养极为重要。”在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陈斌斌在年会中表示,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推进,“更需要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以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对此,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吴重涵有些感慨,“我们家庭教育的研究脚步必须跟紧时代的变化。”家长过度干预加剧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为什么孩子越教育越不听话,甚至产生心理健康问题?针对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间的关系,专家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会博士们纷纷表示,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加剧,孩子尤其是青少年身心发展健康问题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直关注这类问题并深耕多年的中国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教授蔡丹,分享了自己2013年至2023年间,对一位青少年样本的跟踪比较研究结果。他发现,因高中阶段压力过大,该青少年大一期间抑郁焦虑压力数值显著上升、生活满意度较低,大二、大三后压力才有所下降。而这一问题的根源,在蔡丹看来,“家庭教育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据他分析,中国家长多为关爱型控制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和给予均非常充分,但往往因为干预过度,尤其是对学业成绩的高度关注,而加重孩子负担,造成心理健康问题。 上海市教育学会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加仙也对这一结果表示认同。她同样在研究中发现,父母的负面情绪和行为对孩子的情绪发展与健康有重大影响。“父母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或者从来不认真倾听孩子的话,甚至体罚孩子,会让他们产生自我怀疑的情绪,孩子会非常没有安全感,长期活在恐惧情绪中。”此外,陈斌斌还发现,随着二孩、三孩家庭的增多,多孩家庭环境也在潜移默化影响孩子身心发展健康程度。“比如‘重男轻女’问题。”陈斌斌在研究中发现,这一现象在现代家庭中仍然存在,“有弟弟的女孩会比有妹妹的女孩获得机会减少。”而父母关注度的下降与分配不均,不仅会影响孩子之间的关系,增加冲突,严重者会直接威胁“姐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升级传统家庭教育观念“有一些忽视是好事”家长究竟怎么做,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积极的生活环境?在蔡丹看来,当前中国家庭教育方式要从接受式教育转变为发现式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的家长一般都是掌握式、接受式教育,不允许孩子有学不会的事情。”在蔡丹的分析中,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给予都非常充分,反而缺少了一些“忽视”。“有一些忽视是好事。父母应该在什么时候参与教育,干预。”一直将多孩家庭研究列为重点关注课题的陈斌斌也发现,在多孩家庭中,家长学会放手是第一要务。他认为,多孩家庭环境中,孩子间有冲突发生是极为正常的事情。“孩子出现矛盾时,父母可以给予建议,但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问题与冲突。”在陈斌斌的研究中,独裁式的控制反而会引发更多冲突,“同胞关系能够为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此外,他还表示,夫妻间的相互支持和协同养育对于减轻养育压力、促进家庭和谐发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教育科学结合人工智能可以高效提升家庭教育质量那么,在家长也同样面对巨大压力的今天,家庭教育质量究竟应该如何提升?针对这一既影响孩子又影响家庭与社会的痛点问题,博士们在年会中各抒己见。“首先要让家长学会尊重教育科学。”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访问学者童连表示,如何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知识,减少焦虑是当下重中之重,“家长的高度紧张和焦虑之下,其实是他们在孩子的养育问题上缺乏专业知识。”在她看来,掌握了科学的教育知识与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家长与孩子可以同时获得更轻松的家庭环境。童连为此付出过很多努力,从开展亲子互动指导师培训到在社区为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养育指导服务,童连尝试了许多办法,“但是方式都比较传统,也服务的家长也非常受限。”如何让更广泛的“科普知识”惠及家长?蔡丹也被同样的问题困扰着。直到今年,人工智能的推广让他看到了未来的方向。“人工智能未来有很大机会可以服务于家庭教育。”蔡丹表示。让教育科学结合人工智能,服务于更多家庭,也正是问向实验室近期最重要的科研方向之一。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朱廷劭介绍,目前常见的科学研究路径是“数据经过专家总结生成规则”,而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可直接跳过“专家”的经验总结,“直接从数据中发现规则。”朱廷劭表示,如果便捷又能最大程度保证科学性的人工智能可以结合教育科学,将重新定义中国家庭教育方式。栏目主编:徐瑞哲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1

收藏

微信

微博

QQ空间更多内容

用大数据驱动家庭教育发展,“中国家庭养育环境指数”发布探索一条能够提升家庭教育质量,进而提升家庭幸福感的有效途径。教育在线 2023-07-17

如何打造高质量课堂、创新育人生态,这场上海中青年校园长论坛聚焦提质增效让师生遇见最好的自己。教育在线 2023-04-29

寒假第一天就有课!4期“你好,寒假!”在线课堂“四问四答”解家长困惑下班回家看见给孩子布置作业没写,检查平板发现,一天看了5个半小时的小视频。教育在线 2023-01-19

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赵国弟:“高质量教育”挖掘每一个孩子的“内驱力”“精彩的人生不仅自己能够发光,更关键的是要能照亮他人。”教育在线 2022-12-16

2 全部评论 (1)

已输入0字发表夏至未至 1天前回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与家庭结构的逐步多样化,我国的家庭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已到底部电子报

查看其它电子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