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齐庄公逾越周礼:齐国与周朝的权力冲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13 22:08:00 来源:戏说三国

齐国在西线有济水天然防线,在东线更对纪国占上风,不但将过境向推到纪国附近,还占据鲁山中不少山头和村落,引起纪国和鲁国强烈不满!

最令周夷王暴跳如雷的事情是,忘乎所以的齐哀公竟设祭坛,僭[jiàn]越周礼祭天。

西周礼制规定:“天子祭天地(郊祭、封禅、庙祭),诸侯祭社(土地)稷(五谷),大夫祭五祀。”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祭天,诸侯只能祭社稷。

公元前868年,周夷王烹杀齐哀公后,齐国被西周及纪国、鲁国等长期压制,直到一个震铄古今的历史事件发生。

齐庄公逾越周礼:齐国与周朝的权力冲突

公元前770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接着西周为犬戎和申国所灭,周平王东迁,历史进入春秋时期。当时东周有两个天子,周平王和周携王并存,各路诸侯逐渐都不朝贡东周,诸侯混战,礼崩乐坏,天下大乱。

此时齐哀公去世已经约一百年,时值齐国第十二任国君齐前庄公吕购时期,齐国已经缓过一口气。

公元前768年,齐前庄公挥师西征,越过谭国攻灭祝国。

齐庄公逾越周礼:齐国与周朝的权力冲突

祝(铸)国,子爵,任姓,都国于祝(今山东济南槐荫区段店镇古城村)。黄帝有二十五子,包括十二姓,任姓是其中之一。祝国地处泰山北麓,控制泰山与济水之间的要道,位置重要。

西周时期,齐国最大的敌人是纪国。原本齐纪之争,闹到了镐京,鲁国拉偏架帮纪国,周夷王一锤定音烹杀齐哀公。本来这件事与祝国关系不大,但祝子在镐京朝堂上的精彩表演,令齐国上下愤慨不已。

齐人卧薪尝胆、韬光养晦,时刻都想复仇。西周时期齐国几乎都在与纪国作战,无奈纪国强大,不但与齐国打得有来有往,还向东攻占了不少州国的领土,国力比齐国只强不弱。鲁国与齐国隔着鲁山,齐国暂时鞭长莫及,无力复仇。只有这个祝国,与齐国之间虽隔着谭国,但中间都是平原,可谓一马平川。

齐庄公逾越周礼:齐国与周朝的权力冲突

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祝国成为齐国灭掉的第一个诸侯。西周时期灭国,一般会降低爵位,减少封地,仍让失败一方袭爵。周灭商,周武王仍封商纣王之兄为公爵宋国,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徐偃王反周兵败,周穆王仍封其子嗣为子爵,从徐(今江苏宿迁泗洪县)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

历史刚进入春秋两年,齐国抓住东周两天子并立的良机,灭祝国,迁其民,并未遵从西周礼制另立祝国后裔。

我国古代,秦朝统一时人口约三千万,汉朝鼎盛约六千万,随后到明朝初年,大部分时间人口数量级都是几千万。与现代十几亿人相比,绝对是地广人稀,土地和人口都是战略资源。

春秋时期的战争,战胜一方,不一定会占据对方的地盘,而是将对方人口整体迁移到本国。正所谓:人失地存,人地皆失;人存地失,人地皆存。

齐庄公逾越周礼:齐国与周朝的权力冲突

游牧民族更把人口视作存亡根本,秦汉时匈奴经常越过长城打谷草(掠夺人口、牛羊骏马、粮食等),匈奴人口少,掳来的男人当骑奴,女人为部落增添人口。匈奴父死子娶其后母为妻,兄死弟娶其嫂为妻,也是为了充分繁衍人口。

中原王朝处于乱世时,也常有军阀利用人口做文章。东汉末年,刘备辗转多地,每次都扶老携幼尽量多带百姓逃亡,人口是刘备东山再起的重要基础。刘备从巴蜀北上取汉中时,曹操知道守不住,便将汉中的百姓全部迁走。

齐庄公逾越周礼:齐国与周朝的权力冲突

正常来说,一国需要先发展人口,有了富裕的劳动力,才向外扩张土地。否则即使占了很多荒地,也守不住,毫无必要。

齐国灭了祝国,先是将粮仓抢掠一空,再把各类宝器搜刮一空,然后驱赶百姓前往齐国,当然走之前烧掉所有建筑物。

逃走的祝国宗室,在鲁国的帮助下,在泰山以南重建祝国(今山东宁阳县西北的铸城)。祝国因此失去爵位,沦为鲁国附庸,春秋时代融入鲁国。

齐国灭祝国,逾越了周王朝赋予的有限开火权,招致东周王室和众多姬姓诸侯不满。卫国、鲁国相继派使臣到齐国,对齐庄公进行了警告。

齐庄公逾越周礼:齐国与周朝的权力冲突

原本周公旦给齐国的有限开火权:“东至海(渤海)、西至河(黄河)、南至穆陵(今沂水与临朐交界处)、北至无棣(今山东滨州无棣,或河北沧州盐山),实可征之。”所谓有限开火权,即天子给诸侯划定一个区域,如有不服从周朝统治,不朝贡周朝的诸侯或部落,可以征讨。只要周天子不反对,在这个范围内,无论与谁开战,攻灭了谁,都是正义的。但对周王朝竭诚尽节、赤胆忠心的诸侯,齐国是决不能动的。

卫国方面,卫武公名和,他杀兄篡位,后来到西周镐京担任周厉王的卿士。镐京发生“国人暴动”时,周厉王逃到几百里之外的彘(今山西霍州东北),到死都没有回来。周厉王流亡的十四年间,周朝实际上没有天子,史称共和执政,也就是卫武公和执政。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平王与周携王两位天子并立,卫武公护送护送周平王到洛邑有功,从侯爵晋升为公爵,成为东方的方伯。

卫武公的使臣抵达临淄,态度毫不客气,不但谴责齐庄公,还扬言要出兵攻打齐国。

在卫、鲁的重压之下,齐庄公不得已退一步,与卫国联姻,将女儿庄姜嫁给卫国世子扬,卫国这才作罢。

卫国太史将庄姜的美貌写成诗,刻在竹简上:“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齐哀公与周夷王的权力冲突:祭天事件与诸侯纷争
...如雷的事情是,忘乎所以的齐哀公竟设祭坛,僭[jiàn]越周礼祭天。西周礼制规定:“天子祭天地(郊祭、封禅、庙祭),诸侯祭社(土地)稷(五谷),大夫祭五祀。”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祭
2023-12-13 22:10:00
血缘政治与鲁国的四分五裂:周礼的坚守与衰亡之路
...何如,周公说尊尊而亲亲,用宗室子弟协助治理鲁国,用周礼来教化奄国及周围人,使之归于王化,弃夷入夏,太公认为周公之鲁国必将陷入分裂内乱。姜太公和周公旦二人的预言最后都成了现实,
2024-02-21 20:56:00
为何从晚清开始,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鲁国还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至春秋礼崩乐坏时,鲁国反而成为一股清流,有一种遗世独立之感,当时人称鲁国是“犹
2024-04-26 15:36:00
春秋战国之谜:鲁国衰落与齐国崛起的背后
...守旧制自掘坟墓尽管如此,三桓在执政期间仍然坚持遵守周礼、维护传统的礼乐制度,以确保国家的秩序和稳定。然而,春秋是一个以武力和实力为尊的时期,频繁的战争促使各国不得不进行改革,
2024-05-10 11:13:00
齐桓公任用仇人管仲为相,从此事业蒸蒸日上
...发展就很快。而反观邻国鲁国,因为开国君主是周公旦,周礼的制定者。一代代国家领导要求国民必须严格遵守周礼,所以出了孔子那样的圣人,弊端就是国家发展缓慢。齐国在发展过程中,先拿小
2022-12-25 15:18:00
春秋时期的齐鲁宾礼制度,为人们带来了什么?
...体现在齐鲁地区礼制之中。因此齐鲁地区的礼仪制度既有周礼,又有当地文化特色。第二,在宾礼制度方面,齐鲁地区虽然受周文化和当地文化影响较大,但也呈现出了自己的特点。首先是在礼制内
2023-05-13 10:21:00
国君亡命一搏,鲁庄公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贵族精神
...,则是周公旦的同事——姜太公的封国,齐国。周公旦是周礼的奠基者,他为周朝的制度和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他治国就以周文化为原则,也就是“琴琴尊尊”;相反,姜太公是帮助周
2023-01-03 17:32:00
季氏与鲁国国君的权力争夺:一段被篡改的历史
...牛、羊、猪100套,季康子派于贡游说吴王和太宰伯嚭,用周礼折服他们,八年,吴国替邹国攻打鲁国,到达都城下,订盟后撤离了,齐国征讨鲁国,夺取了三邑,此后,齐鲁交战不停。十四年,
2024-02-07 05:30:00
西周分封时,齐国和鲁国同在山东境内,为何大家都认为鲁国是正统
...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看完这两个国家的起源,我们就知道为何鲁国是正统,而齐国不是了。首先鲁国是周王室
2024-10-01 20: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