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 修复管理办法(试行)》发布
专家提醒:信用信息修复≠“征信修复”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信用主体依法享有信用信息修复的权利,满足相关条件的信用主体均可按要求申请信用信息修复,自2023年5月1日起执行。
办法出台后,“今后只要结清欠款就可立即修复征信”之类解读在网络、朋友圈被大量转发。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工作人员提醒大家千万别被这类解读误导。
首先,信用信息修复不等于“征信修复”。人行南京分行解读表示,发改委的办法规定,可修复的信用信息包括: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行政处罚信息和其他失信信息。修复方式包括:移出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终止公示行政处罚信息和修复其他失信信息。
征信中心的征信报告则客观、如实反映个人或企业履行信贷合同的相关情况,征信不良信息是对其违约行为的记载,无论是征信机构还是银行等信息提供者,均无权随意更改、删除征信报告中真实、准确的逾期信息。
那么,有没有“征信修复”的说法? 回答是“没有”。专家表示,目前,有人打着“征信修复”旗号,故意混淆“信用修复”“征信异议”的概念,以“征信修复”名目骗取信息主体信任,收取高额费用后,要么失联造成信息主体经济损失,要么恶意投诉提出无理诉求。
此外,《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白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如果发生逾期,自还清逾期欠款的当月开始计算,满5年会自动删除逾期信息,如果欠款一直未还,在个人征信报告中就会显示逾期欠款未还。
如果发现征信报告上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可以直接向金融机构或者所在地人民银行提出征信异议,金融机构或者人民银行自收到异议之日起20日内予以答复。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仲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3 07: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