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姜维执掌10万蜀军,为何会害怕宦官黄皓?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1 23:35:00 来源:戏说三国

刘备死后,蜀汉政权逐渐衰落,最后被西晋所取代。三国后期蜀国的处境十分悲凉,自从诸葛孔明、刘备、关羽、赵云这些蜀汉的中流砥柱相继去世后,蜀国开始缺乏有力的领导者,变得群龙无首,朝野之中暗斗不断。

姜维执掌10万蜀军,为何会害怕宦官黄皓?

刘备的儿子刘禅继位后,任命姜维为大将军,统领蜀国军队,但姜维却经年在外打仗不敢回到朝堂。在朝廷之中,姜维惧怕宦官黄皓。那么问题就来了,姜维手握蜀汉10万大军,却为何害怕一个宦官黄皓呢?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

一、姜维进谏杀黄皓

刘婵继承蜀帝之位后,蜀汉群龙无首,缺乏有力的决策者,每有要事需要决议之时,朝廷中往往意见不合,使得朝廷出现了两派,一派以姜维大将军为主,他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主张北上攻伐曹魏,推进统一大业。

姜维执掌10万蜀军,为何会害怕宦官黄皓?

另一派以黄皓、樊建、董厥、诸葛瞻等一纵老臣为主,他们主张暂停北伐,曹魏集团资力雄厚,蜀汉无论从军力还是财力上都不如魏国,而且当时的蜀吴联盟已经被打破,他们认为挑战曹魏是没有意义的,这只会加快蜀汉的衰弱甚至灭亡,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姜维执掌10万蜀军,为何会害怕宦官黄皓?

但姜维执意要北上攻伐曹魏,甚至上书刘婵想杀了与自己意见不合的宦官黄皓,但刘婵并没有采纳姜维的意见。于是姜维便不敢在朝廷之中久留,他害怕在此事之后黄皓会借机报复自己,便长年在外领兵,不敢回朝。

姜维执掌10万蜀军,为何会害怕宦官黄皓?

而姜维手握重兵,为什么要怕区区一个黄皓呢?姜维虽然指挥军队,又是大将军,但这十万重兵归根结底还是刘家的。在诸葛亮掌握兵权的时候,诸葛亮的意志便是蜀汉的意志,但姜维并没有那么大的威信。他的大将军一职是由刘婵任命的,并没有实际调兵的权利,如果刘婵解除了姜维的兵权,那他便什么都不是了。

姜维执掌10万蜀军,为何会害怕宦官黄皓?

诸葛亮丞相既是益州牧,又是辅政大臣,他不光掌握有兵权,在朝廷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反观姜维,他虽然是大将军,却没有其他兼职,没有干涉朝政的权利,是留是罢,还得听着朝廷的。如果刘婵听信黄皓等一众文臣的建议罢免姜维,那么姜维将会面临无官可做的尴尬场面,甚至会遭到黄皓等人的报复。

姜维执掌10万蜀军,为何会害怕宦官黄皓?

况且在诸葛亮生前,黄皓就已经成为刘婵最喜爱的宦官。诸葛亮死后,黄皓更是阿谀献媚,极力想往上爬。失去了约束的后主刘婵,更是越来越宠信宦官黄皓,黄皓也从黄门令晋升为奉车都尉,官职越做越大。

对于黄皓,不只姜维对他不满,刘婵的弟弟刘永直接劝告刘婵远离黄皓。可刘婵不听刘永的劝阻,甚至对刘永越来越疏远,最后兄弟二人之间十年不见一面。

姜维执掌10万蜀军,为何会害怕宦官黄皓?

可见刘婵对黄皓的信赖,已经超过了兄弟之间的情谊。朝堂之中,姜维根本不是刘婵的对手,如果姜维依然长期居住在朝廷,那就更方便黄皓对其下手了。

姜维虽然有着蜀汉大将军的名号,但在初期,姜维却并非蜀汉大将,姜维曾是魏国的降兵。在诸葛亮北伐曹魏的过程中,姜维身为魏国将领却受到军内猜忌,不得已投降于诸葛亮。后来诸葛亮考察姜维,发现他的能力强过马良、李昭等名将,于是才受到重用。

姜维执掌10万蜀军,为何会害怕宦官黄皓?

有一件事情使得刘婵对姜维并不十分信任。郭循曾经也和姜维一样同是曹魏降兵,受到了诸葛亮的重视和提拔,但不料郭循竟然是曹魏的间谍,并且后来郭循刺杀丞相费炜至其身亡,姜维也因此事倍受怀疑,并且黄皓在刘婵耳边献进谗言,使得刘婵对姜维一度十分警戒。

二、姜维忠诚不愿反叛

即使刘婵如此不堪,姜维依然把刘婵当作一国之君对待。依照姜维的性格,如果留在朝廷,必定会引起他与黄皓之间的冲突,而如果姜维一直在边疆屯田治兵,不仅可以避免双方冲突保持朝堂稳定,同时黄皓等一众文臣也拿姜维没有办法。

姜维执掌10万蜀军,为何会害怕宦官黄皓?

虽然姜维权力不及诸葛亮大,可作为军队最高指挥官,姜维依然可以轻而易举地起兵造反,但姜维是一位尽忠尽责的良将,他一直对刘婵忠心耿耿。后来魏国攻打蜀汉,由于朝廷决策不利,使得魏国军队长驱直入直取益州国都,蜀汉政权倾覆,刘婵被迫宣布投降。

即便在刘婵宣布投降后,姜维依然复蜀之心不死,于是他投奔于魏将钟会麾下。最后姜维成功劝动钟会与其一同准备谋反,可惜事情败露,钟会和姜维被杀。

姜维执掌10万蜀军,为何会害怕宦官黄皓?

黄皓祸乱朝廷,姜维私下上书于刘婵,希望刘婵将黄皓处死。依照刘婵与黄皓的关系,刘婵怎么会答应呢?于是刘婵让黄皓当面给姜维道歉。这一道歉不要紧,刘婵把这件事情挑明,意味着姜维不仅说服刘婵失败,而且得罪了黄皓,正因如此,姜维害怕日后黄皓对自己清算,便连年在外,不回朝廷。

姜维执掌10万蜀军,为何会害怕宦官黄皓?

丞相董允死后,宦官黄皓在蜀国的权力极大,如果黄皓想要在朝廷之上处置大将姜维,可以说是轻而易举。自古宦官干政屡见不鲜,而宦官与地方外官的权力争夺更是常见,但往往都以宦官集团的胜利而告终。

姜维执掌10万蜀军,为何会害怕宦官黄皓?

那个时期不只蜀汉一家有宦官干政的现象,即便在曹魏和孙吴两大集团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宦官干政的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大概是,皇帝为了加强自己的中央集权,便给予了宦官们主管朝廷的权利,来帮助自己控制朝野和地方势力,整治地方官员。比如汉朝宦官长期干政,是由于皇帝身边能够信任的只有宦官。

三、总结

诸葛亮、刘备等蜀汉最初的核心成员相继去世后,唯有姜维有能力顶起蜀汉大梁。但可惜当时的蜀国已经大不如前,后主刘婵无能,且长年的北伐战争使得蜀国积贫积弱。所以即便是姜维这样极具才华的将领,也无力扳回蜀国战败的局面。

姜维执掌10万蜀军,为何会害怕宦官黄皓?

“诸葛未亡揂是汉,姜维不死尚为刘”,姜维本来是蜀汉最后的顶梁柱,但可惜阿斗无能,明辨不了是非,使姜维受到了宦官黄皓的排挤,甚至差点把他杀掉。蜀汉此时没有明主能臣,况且蜀吴联盟破裂,蜀国战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诸葛亮为什么急于杀魏延却不杀宦官黄皓?
看过三国的读者应该知道,在诸葛亮没有出隆中时就自比管仲,不入仕则以,入仕必要拜相,最后他也是向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的。公元前206年,刘备听了徐元直的建议,去隆中拜请诸葛亮,三顾茅
2023-01-19 17:02:00
...身边人是奸诈小人,刘禅就是昏君。陈寿都懂刘禅了,那诸葛亮懂不懂刘禅?当然懂,诸葛亮就是太懂刘禅了,才写了一篇《出师表》来规劝刘禅。《出师表》的第一个目的是给刘禅推荐人才,刘禅
2024-07-16 15:50:00
他才是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被司马昭施以剐刑
...导致的。关羽之死成为了蜀汉实力,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诸葛亮总领蜀汉大权之时,蜀国再也没有了昔日人才济济的一幕。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便是蜀汉前期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便
2023-06-01 08:38:00
蜀汉大将军姜维,手握重兵却不敢轻易动宦官黄皓的原因
...而持相反观点的姜维则不同,他是处于劣势的一方。就连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反对北伐。姜维的口碑蜀国在刘禅登基之后,最需要的是防守和休养生息,尽快地稳固国家内部的发展是最为重要的任
2024-02-15 17:45:00
黄皓专权乱政,为什么诸葛亮在临死前不杀了他呢
诸葛亮百密一疏,忽视了清君侧的工作。诸葛亮临终前主要考虑的是军国大事,都是蜀汉的重大人事安排,根本没有想到一个小太监能掀起什么大风大浪。更不可能想到亡国之虞在于黄皓。那么,黄皓都
2023-06-26 21:54:00
诸葛亮死后蜀汉能挺30年,主要靠这两人,他们一死蜀汉马上完蛋
...外以自重。出现这种原因是因为权力被转移了,如果刘备诸葛亮还活着,蜀汉绝对不会出现局面混乱的现象,如果刘备和诸葛亮再活二三十年,曹魏绝对覆灭不了蜀汉。蜀汉的覆灭经过我们来看一下
2024-02-25 16:47:00
为何说魏灭蜀之战是蜀汉最后的悲壮
...,历经37年,建立了三国最弱小的政权。刘备去世后,在诸葛亮的带领下,蜀汉以弱击强、以小攻大,历经十余年的北伐而屹立不倒,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又历经二十余的北伐,与曹魏打得有来有
2024-07-18 22:16:00
宦官黄皓专权乱政,为何诸葛亮不杀了他?
...皓枝附叶连,惧於失言,逊辞而出。后主敕皓诣维陈谢。诸葛亮聪明一世、千古芳名,为何没有早早地诛杀黄皓,为蜀汉政权消除这个威胁呢?1.诸葛亮在世的时候,黄皓并未发迹。 虽然黄皓
2023-03-07 19:10:00
黄皓仅用5年就完成了曹操一生的愿望,他是怎样覆灭蜀汉的?
...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做到的。刘禅少时丧父,虽有诸葛亮做他的“干爹”,但二人终究不是亲生父子,而且诸葛亮平日对蜀汉的大小事务都事必躬亲,难免会对刘禅疏于照料。在诸葛亮病逝五
2022-12-26 14: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