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不毛之地”变绿洲 如东盐碱地里涌生机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12 19:3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为中国沿海地区重要产粮大县之一,近年来,如东县积极探索盐碱地综合治理模式,通过因地制宜、科技创新,多路径挖掘盐碱地利用潜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最大化释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推动盐碱地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江苏洋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的一处围垦地块,道路一边杂草丛生,而另一边则是绿意盎然。

“不毛之地”变绿洲 如东盐碱地里涌生机

记者通过土壤电导仪,在盐碱地块测量土壤含盐量,显示数值为11.8‰。南通佳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兆松随即向记者进行了数据解读,“含盐量11.8‰说明含盐量相当高。6‰以上是重度盐碱,基本上95%的作物不能生长。达到10‰,几乎所有的粮食作物不能生长。”

随后,记者又来到绿油油的水稻田里进行测量,数据显示土壤盐碱度为0.3‰。张兆松笑着说,“你看,经过半年时间的降盐,我们已经把这块地的盐分从重度盐碱降到非常轻度了,水稻可以正常生长,不受影响。”

“不毛之地”变绿洲 如东盐碱地里涌生机

早在2002年,如东县围垦的盐碱地含盐量最高达25‰,治理和利用这些盐碱地是农业科研人员潜心攻坚的课题。2008年,专门从事草坪生产技术研究与草坪草种选育的刘南清博士受邀来到如东,研究盐碱地种植耐盐坪牧两用草技术。

“我们把这边做成草坪生产基地,一来解决草坪生产跟粮食生产抢耕地的问题,保护耕地也就是保障粮食安全,二来又能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草坪。”刘南清告诉记者,让盐碱地长出草,选好草种是关键。目前,我国大部分草种依赖进口,但是他的团队却从江苏海岸线上收集筛选出野生耐盐乡土草种,经过6年时间,选育了4个大穗结缕草新种质投入种植。实践证明,作为一种优质坪牧两用草种,大穗结缕草具有较强的抗盐碱能力,在盐碱地17‰的地方种下去,仍然能够正常存活生长。更为关键的是,大穗结缕草洗盐效果好,是排盐的“好帮手”。

“不毛之地”变绿洲 如东盐碱地里涌生机

大穗结缕草一旦覆盖滩涂盐地后,天上降雨和灌溉用水后,每一滴水都会渗透涵养到盐地里去,不会形成地表径流,水会沿着草根系渗下去,把盐慢慢地冲洗掉,再从排盐深沟里排出去,从而达到洗盐的效果。刘南清指了指着眼前的草坪,告诉记者,“现在如果把草坪去掉,种上水稻、小麦、大豆、玉米,都是可以正常生长,正常收获的。”

“我们养的羊平时就在草地上吃杂草,不需要另外喂饲料。一般上午、下午各放养3个小时。”远处,牧羊人刘以珍正在赶着羊群,一群咩咩叫的羊在草坪上自由奔跑。“羊在草坪上面行走,一方面可以控制草的高度,还可以喂饱羊,另外一方面,羊排出的粪便可以增强土壤肥力,实现生态循环。”张兆松说,“我们打造种养结合模式,将生态养殖和无公害种植结合,除了卖草坪外,卖羊也有一定收益,整体经济效益比一般农业要高。”

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如今却是绿草如茵、稻浪滚滚、白羊成群,成为了粮仓、牧场。在这片被唤醒的盐碱地上,新的空间被开拓,未来有无限可能。

“不毛之地”变绿洲 如东盐碱地里涌生机

去年,江苏省将这里列为2023 年度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区域,是南通市唯一的滩涂区域综合整治项目。江苏洋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徐青峰表示,“接下来,我们会在区域范围内打造2600亩优质耕地,同时将区域内1800亩旱地进行集中整治,开展设施农业大棚、农业采摘等农旅项目。此外,我们还会环绕中心湖区打造一个4A级的农旅景区。”

同样是在洋口镇,20世纪90年代前半叶,省沿海集团履行为全省提供后备土地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使命,在如东滩涂围垦开发,利用4年时间改良3000亩盐碱地。 “目前大面积的重度盐碱地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水稻亩产量也稳定在1100斤左右,小麦亩产量也从最初的600多斤,稳定在1000斤左右。蔬菜以西兰花为例,从原先每亩1600斤,到现在已经接近2000斤。”江苏省沿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如东分公司生产管理部经理时良说。

改良后的盐碱地规模化种植,呈现出蓬勃朝气,西蓝花、水稻、毛豆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黑塔菜、甜豌豆、油菜苔等品种也提上了试种日程。同时,公司还在盐碱地上养殖了4000亩南美白对虾和6000亩淡水鱼,进一步提高盐碱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袁嘉翊 贾兆亮)

来源:扬子晚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2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不毛之地变成良田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不毛之地变成良田——养殖水肥改良盐碱地的大安实践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杨惠“昔日白茫茫,今日绿衣装。水田蛙声起,秧苗日日壮。稻香飘四方,牧原有力量。”五月中
2024-05-27 06:14:00
盐碱地飘稻香,3种“海水稻”试种南通如东
...带送达田间播种,“20天后,这些育壮的秧苗便能移栽进盐碱地了。”近日,在如东洋新家庭农场育秧中心,农场主邵爱徐介绍说,今年他又配合当地耐盐水稻试验,代育了3个新品种的海水稻秧
2024-05-27 07:21:00
海水稻正将盐碱地变粮仓
...:南通日报3个新品种落户如东方凌垦区——海水稻正将盐碱地变粮仓大图:洋新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工人正在搬运秧盘。小图:如东县作物栽培站专家现场指导海水稻育秧工作。 记者 徐书影摄昨
2024-05-23 01:14:00
...,使荒凉的戈壁变为葱郁的绿洲。兵团的屯垦史就是治理盐碱地的历史,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沙井子垦区大部分盐碱地得到有效治理,但还有一部分盐碱地成了难啃的硬骨头。比如2团的30万亩耕
2023-10-24 10:47:00
...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在张家口市调研时强调,扎实推进盐碱地改造提升和综合利用,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都说盐碱地上种粮难,可在曾经的“苦海盐边”沧州,中科院、省农科院和当
2023-05-29 08:08:00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小麦产量翻了三倍多盐碱地变身“新粮仓”本报讯 (记者蒋晓东 俞慧娟)10日,通州湾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内,伴着收割机的轰鸣,金灿灿的麦子颗粒归仓。据初步测算,这批
2024-06-12 07:09:00
江苏盐碱地种下金稻谷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在盐碱地上种粮食,曾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而近年来,随着技术、品种不断突破,在盐城、南通等地的盐碱地里,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夏种时节,那里又有哪些不一样?
2024-06-23 03:16:00
盐碱地上种出好收成
...报如东方凌垦区3500亩改良田小麦初测亩均产量超428公斤盐碱地上种出好收成本报讯 (通讯员徐书影 朱海城 记者杨新明)眼下正值小麦丰收时节,连日来,如东栟茶方凌垦区3500
2023-06-08 01:17:00
“三位一体”改良技术助力新疆盐碱地治理
盐碱地面积占全国三分之一的新疆,综合施策,让昔日荒滩成高产良田——盐碱地变身“新粮仓”吉林大安海坨乡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基地里,农民在查看收获的稻谷。新华社发新疆地区农耕史,是
2023-11-14 10:2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