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法治网
5月7日上午,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公安局临河派出所接群众杨某报警,称其68只羊丢了,和家人已经找了2天,还是没有找到,请求民警帮助。经民警了解并查看监控,原来杨某家羊圈里跑进了几只流浪狗,羊群受惊后从羊圈里跑了出去。民警立即开展工作,一边以羊圈为中心开展地毯式搜查,一边启动警用无人机侦查。通过警用无人机查看羊粪轨迹,并一点点缩小搜查范围,经过警用无人机8个小时反复搜寻,终于在离羊圈7公里处的山坳里找到杨某丢失的羊群。这是银川公安使用警用无人机救助群众的一个缩影。
五一期间银川交警用无人机在景区巡防
近年来,银川公安持续聚焦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紧紧围绕智慧警务建设,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原则,积极探索科技赋能警务实战,让警用无人机为公安警务工作添上“警鹰之翼”,在治安巡逻、高空勘察、现场取证、毒品原植物查寻、搜寻搜救、大型活动安保、安全宣传等工作中大显身手。结合辖区特点,加强人机结合、空地协作、开启“空地立体化”警务巡逻新模式,定时定点使用警用无人机对重点区域开展视频巡查、空中巡逻、智能跟随,与巡逻警力同频共振,做到“人机互动、监巡互补”。
“快看,最近怎么总有无人机在田里飞?”近日,一架警用无人机划破天空,在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全域范围内飞行,引发了村民的好奇。
当前,正值毒品原植物生长期,为有效遏制非法种植毒品原植,强化毒品源头管控,银川市禁毒办按照“不放过一处,不留一块死角”的工作要求,组织辖区禁毒专干、禁毒志愿者,以“无人机+人工踏查+走访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辖区开展禁种铲毒踏查行动,对相对偏远且地形复杂的田间地头、闲置杂院、废弃工厂等重点地段和重点区域,利用警用无人机机动性强、灵活性高、监测范围广等优势,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为禁种铲毒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让禁毒工作更具智慧、效能。去年以来,全市通过警用无人机开展禁种铲毒踏查96次,航测破获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件6起。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银川交警提醒您,景区周边车流人流较大,请减速慢行,谨慎驾驶,安全出行。”“请各位驾驶员朋友们规范停车,本路段禁止停车,接送乘客的车辆请‘即停即下即走’……”
5月2日中午12时,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停车场已经饱和,附近也积压了不少车辆。就在此时,银川交警“空中警察”再次起飞,在空中“喊话”,把游客引导至附近停车场,对景区周边道路实行实时动态巡逻、违法教育、交通诱导,全方位、全时空监测景区交通态势。
为了积极应对节日期间交通大流量,银川交警紧扣警用无人机俯视范围大、机动灵活、快速抵达现场,有效弥补日常管控盲区和死角等优势,利用警用无人机的高空优势,实施空中巡查监控,将区域内整体交通流量、实时高清画面动态传回到指挥中心,及时发现道路拥堵情况,弥补道路监控盲区。根据航拍路况情形,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实现警力精准投放,实现了“空对地、空对空”实时直播、实时引导、实时研判。同时,如接到事故报警,使用警用无人机拍摄现场实时视频和监控录像,快速勘察、绘图、疏导,人车分离避免二次伤害。今年“五一”节日期间,银川交警警用无人机飞行时长总计1200余分钟,飞行里程200余公里,劝导违法行为120余次,引导轻微财产损失事故的快处10起。
与此同时,银川交警还积极探索无人机在交通管理建设中的应用管理,在市区重要景区、核心路段布设4座“无人机巢”,每座机巢内配备搭载超高清云台相机及喊话器,由指挥中心搭建的5G网联无人机综合管理平台部署控制,实现远程操控,起降便捷,定速巡航,与手控无人机实现有机结合。
近年来,银川公安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不断推进警航工作正规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大警航人才培养力度,从指挥中心、交警支队、各分局等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无人机战队,在特警支队、西夏区公安分局分别成立无人机中队、无人机工作室,聚力打造“空中作战团队”。日常开展无人机实战轮训专题讲座,组织基础飞行、垂起操作等多科目练兵,共培养警用无人机驾驶员89人,助力智慧警务提档升级,加快建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积极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今年以来,警用无人机参与各类安保任务102场次,处置各类警情51起,参与案件侦查46起,成功救助群众55人,发现问题线索20余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4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