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漆红生 刘旺星
近年来,靖安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聚焦“做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以“十个一”“八个有”“四个补”为主要内容,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管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以下成效。
坚持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三大支柱
一是“靖安白茶”不断做强。我县茶叶种植面积为5.39万亩,春茶产量达到400.5吨,茶叶总产值达2.5亿元。同时在县城打造了集干茶销售、茶文化展示、宣传推广、品茶休闲为一体的“白茶文化一条街”。二是“靖安大鲵”不断叫响。我县投入娃娃鱼繁殖基地建设项目资金120万元,建成一诺、绿鑫、洞下坪基三个育苗鱼种基地,目前已投放种鱼300尾。在央视新闻现场直播靖安2022年度增殖放流活动中(46分钟),共放流纯种江西大鲵3000尾,同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最美自驾路》第三站在靖安娃娃鱼研究所拍摄。三是“靖安椪柑”不断提质。我县借助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在椪柑母本园完成了2.5亩2万株椪柑苗木的嫁接工作,在香田乡、仁首镇完成了100亩老旧椪柑果园改造,同时按照要求完成了50亩高效柑橘果园示范基地、椪柑电商平台、5项新品种引进和5项新技术推广等建设内容。
坚持乡村面貌提升,实现三大成效
一是示范村庄规划“全覆盖”。我县坚持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村庄建设规划“三规合一”,按照“一张蓝图”管理的原则进行村庄建设,实现了全县示范村庄规划全覆盖。二是村庄整治“全域化”。我县累计完成新农村建设点883个,提前实现村庄环境整治“全覆盖”目标,投入资金达到6亿多元。三是美丽示范“四联创”。我县累计投入资金近10亿多元,按照“四精”(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要求,推进美丽示范农户庭院6000多户、美丽示范村庄52个、美丽示范乡镇7个。
坚持乡村环境整治,实现三大突破
一是厕所革命“规范化”。我县高标准打造问题户厕整改示范村(组)40个,实现旱厕全清零。同时建设农村公厕113座,实现了每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庄、集中居住300人以上的村庄至少有1座无害化卫生公厕,所有乡村旅游点都有1座旅游公厕。二是垃圾治理“一体化”。我县城投公司与深圳上市公司侨银环保科技公司签约投资2.25亿元,目前已基本实现县城与农村、清扫与清运同步推行市场化,城乡生活垃圾统一清扫、收集、转化、处理,编织了一张县、乡、村、户四级联动覆盖全域的垃圾处理网络。三是污水治理“规模化”。我县率先在全省采取人工湿地、氧化塘处理模式,投入1.7亿元,实施镇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96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6620吨,覆盖全县11个乡镇集镇及56个行政村,覆盖率达73.68%。
坚持乡村发展提质,实现三大示范
一是示范开展乡村治理。我县打造了22个乡村治理示范村,积极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探索出了一条适合靖安县农村社会治理的“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模式。现有高湖镇高湖村、西头村,仁首镇大团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二是示范发展乡村民宿产业。我县全力推进“美丽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先行县建设,全县现有休闲乡村民宿632家,乡村民宿集聚地逐步形成,规模效应逐步显现。三是示范盘活土地资源。我县利用闲置农房,盘活土地资源,发展特色民宿产业,共从农民手里把64宗闲置房流转到村组集体,整体打包给广东、浙江等客商发展民宿产业,村组集体经济增收共120多万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1 1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