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看资讯 刷视频 玩游戏 聊微信……
手机不离手 健康被“偷”走
引言
如今,在网络时代里,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人们拿着手机看资讯、刷视频、扫码付款、网购下单……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像一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健康埋下许多隐患。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不少人因过度使用手机,诱发干眼症、颈椎病、失眠、心脑血管疾病等。
22时刚过,郭婷婷习惯性地躺在床上,拿起手机,借着床头灯的微光,开启睡前的娱乐模式,刷起了短视频。
像郭婷婷这样玩手机的人不在少数。刷视频、聊微信、看资讯、玩游戏、读电子书……虽然大家使用手机的目的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越来越依赖手机,成了“手机控”。正当大家尽情享受手机带来的快乐时,我们的健康也正悄悄地被手机影响着。
一个姿势刷视频 颈椎腰椎变了形
56岁的张兰芝退休生活很是惬意,每天除了做饭、打扫卫生,其余的时间基本都与手机为“伴”,打开手机一看就是三四个小时。近日,她的肩颈出现酸痛感,有时还会短暂的头晕。到医院一检查,颈椎曲度呈现反弯曲,严重变形。
“我之前颈椎就不好,所以每次看手机我都是半躺或侧躺着,觉得这样会好一些,没想到还是出问题了。”张兰芝拿着检查结果,有些懊悔。
“在人体解剖姿势中,颈椎是往前凸的,呈现‘C’形。当颈部维持正中姿势,视线朝正前方时,颈椎负荷最小。低头看手机,是和颈椎呈完全反方向的姿势,头部的重力完全落在颈椎上,如长时间保持颈椎不动,就会导致肌肉劳损,进一步诱发骨骼和间盘系统的颈椎病。即便是半躺或侧卧,一个姿势长时间不动,颈椎腰椎都会受伤。”市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王晓东解释,“不仅如此,很多人喜欢用拇指和四根手指把手机夹住,大拇指操作点按手机,而拇指包括大鱼际的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就会出现拇指肌腱炎。”
从门诊接诊情况看,颈椎病、腰椎病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看似舒服惬意的“葛优躺”,其实对身体是有伤害的。后背处于悬空状,肩部和腰部成为受力点,脊椎腰间盘所承受的负荷是坐姿的2倍。长期如此,腰椎屈曲受到的压力增大,就会引发腰椎间盘突出,导致脊椎畸形。
睡前关灯玩手机 眼病高发还失眠
“医生,最近眼睛一直处于干涩、胀痛,看东西也模糊,还伴有失眠,怎么回事啊?”今年32岁的姚文斌讲述着病情。“您平时用手机时间长吗?睡前有关灯看手机的习惯吗?”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秦旭峰详细询问。
“都被您说中了。每天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手机,睡前还想看看手机放松一下。”姚文斌用手轻轻扶了扶金丝框眼镜。原来早在半年前,他就发现自己有时看东西不清楚,一开始并没有放在心上,以为是视力变差了。没想到,一检查,被确诊为青光眼。
“过度的近距离用眼以及黑暗中看手机,容易引起眼压增高,而长时间的高眼压就可造成视神经损害,导致闭角型青光眼。”秦旭峰说,近年来青光眼患者明显增多,他们并无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出现视力下降、眼胀、视疲劳、看灯光有彩虹样感觉、头痛、失眠等症状。此外,干眼症、黄斑病变等患者也有增多趋势。
“任何需要使用眼睛长时间观看的事物,都会带来一定的视力损害,包括读书、用手机、看电脑电视等。”秦旭峰提醒,手机液晶屏发射蓝紫色光线,人的眼睛过度暴露于蓝紫色光线下易导致失明。同时,蓝紫色光线会影响褪黑素生成,而褪黑素是关系到睡眠质量的关键因素。
老人热衷看直播 情绪波动血压高
家住金刚里的赵大妈,72岁,从社交聊天到网上购物,操作智能手机的熟练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她每天玩手机的时间不少于6个小时。
周二午饭过后,赵大妈像往常一样躺在床上,拿着手机看直播间的健康讲座,高兴时还下单购买自己中意的保健品。当起身喝水时,赵大妈感觉有些眩晕、恶心、气紧。女儿见状,赶紧陪母亲前往医院。
“老年人长时间一个姿势看手机最可怕,除了视力、颈椎腰椎会受到影响外,还会因为缺乏睡眠加重高血压、血液黏稠,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慢性病。”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旭红说,由于沉迷于看手机,不少老年人原本规律的生活作息被打乱,睡眠、饮食无规律,自然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时间一长,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资料显示,手机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如果长时间处于强电磁波的环境中,强电磁辐射会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李旭红特别提醒,老年人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把控好看手机的时间。建议老年人尽量以听为主,看手机时间最好每隔30分钟就起身活动活动四肢,眺望远方。
放下手机多运动 健康才是硬道理
视力下降、颈椎腰椎受损、失眠多虑、内分泌失调、情绪不稳定……现在来看,人们爱不释手的手机,正悄悄地偷走人们的健康。
“手机虽然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很多便利,但要合理科学使用,我们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秦旭峰语重心长地说。
“长时间看手机最直接的影响是视力下降。”秦旭峰为市民开出3个缓解眼疲劳的“秘方”。方法一,看手机要遵循3个“20”的原则,即看20分钟,休息2分钟,看20米以外的地方,频繁眨眼20次。方法二,准备专用毛巾,每天热敷2次至3次,热敷的范围从额头到鼻尖,毛巾的温度把控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内,毛巾要湿一些。方法三,练习“对对眼”,将手指放在两眼中间,快速远近来回移动位置,有助于缓解眼疲劳。“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眼疲劳,但还是要把控使用手机的时间,多运动,规律生活。”秦旭峰特别提醒,发热眼罩不建议使用,虽然有温度但没有湿度,长期使用,会吸收眼部皮肤中的水分,不利于舒缓眼疲劳。
王晓东为市民解锁了使用手机的正确姿势。站着看手机时,要尽量将手机拿高,并将手机屏幕的角度与视线齐平;坐着看手机时,将手肘放在桌子上做支撑,保持手机和眼睛齐平,或者用手机支架把手机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千万别低头;躺着看手机时,最好选择对健康影响较小的仰卧位,建议在腰部垫上一个靠垫,给身体一个支撑。
“晚上是颈部保健的最佳时段,要选一个合适的颈椎枕,这样可以缓解长期低头带来的不适症状。”王晓东提醒。
记者 刘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6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