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从之江实验室了解到,实验室第二代星载智能计算机“智加X2”已于日前交付,将于9月25日发射升空。
当前,智能算力平台仍以地面算力为主。之江实验室研发的星载智能计算机,着眼于将智能算力放到太空,构建天基智能计算设施,由单星服务的“功能机”向网络服务的“智能机”升级,将“天感地算”变为“天感天算”,可降低太空数据处理时延和数据下传量。
与第一代星载智能计算机相比,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情况下,“智加X2”的集成度更高,功耗和重量降低了30%。
今年2月,第一代星载智能计算机乘着捷龙三号运载火箭上天。仅相隔近半年便进一步迭代更新,之江实验室勇闯“无人区”的科研加速度从何而来?
之江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实验室涉及的高效能计算、太空计算等关键技术,通过单一学科的研究团队已经难以突破。作为举全省之力打造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之江实验室努力破题,组建高效智算集群、太空计算系统和科学基座模型三大科研任务总体部,形成学科交叉、集智攻关和有组织科研的有效探索。
总体部制度,借鉴了我国航空航天系统的先进经验。简单来说,实验室以重大任务为牵引,跨中心、跨学科组建团队,形成技术线和行政线协同推进的机制。行政总指挥负责协调任务开展所需的人、财、物等各类资源,技术总师对任务的技术路线、技术方案、技术结果负责。
“面向未来,科技创新要实现跨越,仅靠自由探索是远远不够的。”之江实验室科研管理部研究专家高晓文说,总体部好比是形成了一个大的火车头,带着明确的任务和目标,有利于进一步统筹资源配置,强化协同攻关,“可以快速地往前去跑,能够更好实现人才密度向成果产生速度的转化”。
改革,打破了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太空计算系统科研任务总体部技术总师陈宏宇说,作为总体部体制机制改革的一部分,太空计算系统汇集了来自国星宇航、氦星光联、天链测控、航天驭星、地卫二等10余家国内航空航天领军企业和高校院所的力量。每周一的上午,团队雷打不动地举行总体部任务调度会,各小组汇报项目进度、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由团队“大脑”在全体成员单位之间调配资源要素。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必须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克服单打独斗、资源分散的弊端。”高晓文表示,根据实验室新一轮发展规划,智能计算是必须干好的一件事,明确要强化面向战略需求的“有组织科研”,推动学科“大交叉”、组建“大团队”开展科技攻关。
以重大任务为牵引不断提升人才密度、科研强度、创新加速度。2023年,之江实验室新增95项国家级科研任务,并承担建设全国首批、浙江首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
之江实验室副主任陈伟告诉记者,实验室将继续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深化“一体两核”运行模式,促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30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