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智能体产业快步迈入规模化的当下,南京正以软件产业的深厚积淀、政策生态的精准培育、应用场景的丰富储备,抢占AI科技革命新高点
前几天,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奥联公司需办理排水许可证信息变更,工作人员小徐打开江宁政务服务小程序询问智能客服“通通”。思索几秒后,“通通”不但给出详细办理流程及所需材料,并且已跟便民服务中心的审核员预约好了办理时间,小徐只需点击确认,即可带上材料去办理。
在这背后发挥核心作用的是“智能体”。与“一问一答”的AI大模型相比,智能体则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可以主动执行更复杂的任务。
作为首个“中国软件名城”,南京正凭借产业底蕴与科教优势加速卡位,全力推动智能体从概念走向产业深水区,为万亿级软件产业集群孕育一个新的增长极。
智能跃迁:
给AI大模型装上“手”和“脚”
“厂里一台磨煤机启动后出现振动异常,我们这边一时判断不出原因,想请你们远程共同诊断一下。”近日,南京朗坤智慧的诊断工程师陈工突然收到一家电厂客户打来的求助电话。他迅速调看诊断智能体平台的监控数据,发现问题机器的振动值偏高,随即让智能体进行处理。短短几秒,智能体不仅锁定故障原因还同步给出“治疗建议”:立即检查大小齿轮啮合面润滑情况。电厂维修工“照方抓药”,果然“药到病除”。“智能体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电厂‘老师傅’,只要看到异常就能分析解决问题。”陈工说。
事实上,智能体的技术定义很早就被提出,即具备自主感知、自主决策与执行能力的系统。近年来,大模型技术飞速突破,推动智能体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得以真正在多场景中落地并产生实际价值。
腾讯云、腾讯研究院联合Gartner发布的《企业级智能体产业落地研究报告》中指出,智能体的核心突破在于“自主规划+工具调用”能力——它们能像人类团队般协同工作。
“打个形象的比方,智能体就相当于给AI大模型装上了‘手’和‘脚’,让它可以主动执行更复杂的任务。”软通动力智能体平台天璇AutoAgent研发负责人说,智能体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主动监测收集数据,同时根据分析决策直接进行执行,而不仅仅是回答用户问题。
南京莲偶科技的Echo Egg“会译蛋”,仅巴掌大小,却能在会议过程中实时完成语音转写,会议结束,纪要也已经自动生成完毕;南京鼓楼医院研发的多场景医疗智能体,具备从智能问诊到病历生成再到检查检验报告诊断的全链条服务能力,已累计服务患者近20万人次……虽然智能体这一概念尚显陌生,但一个个智能体送上的“主动服务”,已在不知不觉间走近你我身边。
莲偶科技打造的Echo Egg“会译蛋”
融入场景:让使用智能体像搭积木一样简单
南京产业底蕴深厚,制造业企业云集,“智改数转”的东风下,越来越多的生产型企业意识到了数字化升级的重要性,也愿意投身其中。多元丰富的工业生产场景,正好给了智能体大显身手的舞台。
南京科远智慧深耕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领域32年,长期服务工厂、车间一线,积累了海量实践经验和数据,大模型和智能体技术的发展,为他们打开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科远智慧把工业机理模型与AI 技术深度融合,推出“A2工业智能体”应用,可以精准赋能工厂运行、巡检、操作、管理四大核心岗位。例如,在电力行业,科远的工业智能体能全面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提前发现异常并提供初步诊断,将风险处理从被动反应转变为主动规避,显著降低工作人员的强度。
朗坤智慧同样在工业软件领域打拼20多年,拥有很多常年合作的客户。如今智能体技术的到来,让这些“老客户”又成为了“新客户”。技术团队直接进驻到工厂一线,与客户的技术、业务团队紧密协作,定制化研发智能体,精准解决“痛点”。
有人专注ToB市场,在专业方面不断深耕;也有人盯准了普通用户,在简化使用方面持续努力。
“我们致力于让智能体的使用像搭积木一样简单,让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都能轻松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智能体中台。”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的汇智智能品牌负责人赵文捷表示。公司瞄准企业、个人、品牌商家等多类用户,推出了适配不同行业的智能体中台。线下实体门店经营者只需通过小程序,选择所需功能并输入基础信息,就能快速生成专属的“智能体服务员”,消费者用手机“碰一碰”即可唤醒。除了菜品推荐、下单、结算等基础功能外,这个“服务员”还会像真人一样邀请消费者给出好评,甚至贴心地生成备选文案方便一键发送小红书“种草”。零门槛的操作方式,让智能体中台迅速赢得门店老板青睐,目前用户已经过万。
从工厂车间到街边小店,从垂直细分领域到大众生活场景,从定制个性化产品到搭建研发型生态,南京智能体产业正全方位拔节生长,每天都有无数智能体在这里诞生。
汇智智能打造的智能体平台
“卡位”未来:抢占AI科技革命新高点
业界普遍把今年视为智能体真正走向产业化的元年,同时也意识到AI发展的下一轮重点就在智能体。在这条崭新赛道上,南京已经开始加速奔跑——
AI·镜界——南京人工智能生态街区7月在雨花台区揭牌成立,将建设全球智能体集散中心,构建“大模型基座—智能体平台—智能体超市”三层架构,贯通智能体“概念—产品—应用”全链条;
2025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接活动上,中国信通院与腾讯云、华为云、中兴等8家企业联合发布“可信AI智能体测试床1.0”,旨在打造一体化测试环境,全面验证和优化智能体的理解分析、规划决策、通信交互、任务执行等能力;
全国首个以智能体为核心的创新创业中心“智能体(Agent)产业双创中心”落户鼓楼区,中心将联合江苏创新生态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共建共享……
各类智能体平台的不断搭建,推动相关企业碰撞创新火花,助推产业裂变发展。不仅如此,南京也早早意识到算力的重要性,目前已建成多个智能算力中心,算力规模超每秒200亿亿次FLOPS(FP16),位居长三角前列。人才培养领域,南京高校众多,不少高校专门设立了人工智能学院,省教育厅3月公布的15所省级人工智能学院中10所位于南京。
8月发布的《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在人工智能部分明确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推动研究的新技术新产品,排在第一位的就是AI智能体。在智能体产业快步迈入规模化的当下,南京正以软件产业的深厚积淀、政策生态的精准培育、应用场景的丰富储备,抢占AI科技革命新高点。据《新华日报》《上海证券报》
科远智慧智能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06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