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在太空看见计算的力量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2-04 05:2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之江实验室星载智能计算机昨日升空

在太空看见计算的力量

记者 何冬健 通讯员 肖乐 盛汪淼芷

本报讯 (记者 何冬健 通讯员 肖乐 盛汪淼芷) 2月3日11时06分,广东阳江海域,在明亮火焰的推动下,捷龙三号运载火箭自发射船的甲板上腾空冲向云霄,往静谧的深空远去。

“整个人毛孔都竖起来了!”不远处,之江实验室天基计算系统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张亚兵挤在人群里,仰头目送搭载着“极光1000-慧眼”星载智能计算机(下称“极光1000”)的东方慧眼高分01星随火箭穿云而去。

对张亚兵而言,这次发射意义非凡。“极光1000”是他所在团队的研发成果。

在之江实验室,记者见到了1∶1大小的星载智能计算机模型。长方形的黑色小盒子,大约一本书大小,放在手上一掂,1.4千克的重量并不沉。“别看它小小的一个,功耗仅35瓦,每秒钟可进行32万亿次操作,是卫星的‘最强大脑’。”之江实验室天基计算系统研究中心负责人李超说。

智能,是这台计算机的关键词。“受星地传输带宽限制,传统遥感卫星绕地球一圈,传输到地面的数据可能仅有10千兆位,甚至比不上一个硬盘的存储容量,星上大量图像常常来不及下传到地面,严重限制了卫星的性能。”李超说。

此外,由于传统遥感卫星无法对图像进行即时的判断识别,很可能传输到地面的图像又是被云层覆盖的无效图像。

李超介绍,与传统星载计算机只处理简单的拍摄和数据整理不同,“极光1000”可以实现在轨实时演算。一般而言,卫星上一台可见光相机,开机一秒钟便可能产生5千兆位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如此庞大冗杂,以至于如果依靠人工处理,需要数月时间。而搭载星载智能计算机的卫星,在天上就能直接进行云判、压缩以及目标识别,极大提升我国卫星算力效率。

李超告诉记者:“星载智能计算机的在轨实时处理功能能够服务于自然灾害监测、环境生态监测、城镇化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众多场景需求。”

要智能化、低成本,更要高性能和高可靠,“极光1000”的自研之路并不容易。

“有一段时间的测试中,我们的载荷一放到卫星上,卫星就报总线故障。”张亚兵回忆,团队和这个故障“死磕”了两个月,“磕”至深夜12时是常态,“我们不断地讨论、调整思路,对卫星平台和计算机接口都进行了更精确的测试和定量分析。”

如今,“极光1000”算力、效能比等关键技术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23年10月底,经专业测评,“极光1000”的结构、硬件接口、性能参数、业务功能均满足设计标准,成功通过卫星平台的验收并完成交付,成为之江实验室首款搭载于商业卫星的实际交付产品。

研发星载智能计算机的目的,是为打开“天算”之门。张亚兵表示,从海上发射平台返回之后,自己将马不停蹄投入天基计算系统的研发之中。下一步,更多天基中心自研的星载智能计算机将搭载于卫星飞上太空,进行在轨验证评估。更长远一些,之江实验室希望突破太空计算关键技术,搭建太空计算网络,服务国家战略前沿。

目前,天基中心已经汇聚起一个200余人、且90%以上都是80后90后的大兵团。“我们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是在做一件对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把天基计算系统做好,解决真需求、做出高水平、实现真创新。”李超目标笃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4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创新力量看浙Young ①丨他在之江畔 织一张太空计算网
潮新闻讯 编者按:让计算的力量赋能万物,在基因中寻找生命的奥密,从海洋中洞悉环境变化趋势……创新的力量,正涌动在浙江大地上。发力原始创新,浙江十大省实验室是重要力量。在这些高能级
2024-03-14 21:41:00
...人李超与他那240余人的团队一起,见证着智能计算的神奇力量——他们在太空织一张算力网的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算力32TOPS,功耗35瓦,无故障时间超2000个小时。”1月7
2024-01-08 09:52:00
算力上天!首批12星成功入轨,“三体计算星座”开启太空计算新时代
...其复杂的关系。“三体计算星座”汇聚了不同创新主体的力量,在星座的建设、投入、使用等方面均探索了机制创新,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共发展的模式,共同实现太空计算愿景。为何要将算力
2025-05-15 12:32:00
像是一个拧紧的发条——近日,之江实验室天基计算系统研究中心负责人李超来回奔走在办公室、实验室和指挥大厅。按照惯例,他与在嘉兴进行整星平台环试和多星联试的同事开了一场线上调度会,召
2025-02-18 07:39:00
...日上午,广东阳江附近的海面上,风平浪静。之江实验室天基计算系统研究中心张亚兵站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发射船的不远处,全神贯注地等待着东方慧眼高分01星发射。11时06分,一条长长
2024-02-05 10:54:00
...实验室发布多项科技成果从太空到纳米尺度,看见计算的力量记者 何冬健 通讯员 陈航 肖乐本报杭州12月11日讯 (记者 何冬健 通讯员 陈航 肖乐) 浙江举全省之力建设的混合所
2023-12-12 04:45:00
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成功发射!成都高新区助推商业航天产业蓬勃发展
...特点,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弥合全球智能鸿沟贡献国星力量。实施“立园满园”行动加快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成都高新区企业,国星宇航生于成都、长于成都,成立7年来,公司以“太空
2025-05-14 16:03:00
我国成功发射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送AI上太空 未来将达到千星规模
...和算力分布式调度,构建开放共享的太空计算系统,打造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星座将完成太空计算系统建链、组网、成云等天基计算基础功能的在轨验证和应用。首发星座的建设将构建未来算力
2025-05-14 16:45:00
...之江实验室协同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一个千星规模的天基智能计算的基础设施,建成后总算力将达到1000P。为何要把算力“送上天”?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认为,太空的
2024-11-22 07:4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
10月1日,从太钢获悉,今年以来,太钢不锈进料加工团队以“精准备案、高效协同”为核心,在进料铬铁镍铁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10-02 17:3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记者昨日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获悉,该公司打造的“鼓浪屿AI伴游”服务已正式上线。市民和游客只需打开“鼓浪屿元宇宙”微信小程序
2025-10-02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