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孙权没追封哥哥孙策的三个重要原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27 14:51:00 来源:戏说三国

历数中国古代的乱世,三国可以说是一个跳不过的精彩乱世,有着枭雄曹操,更有着忠义的关羽,在这段乱世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留下了精彩的故事,可谓是英雄典故数不胜数,即使千百年过后,亦是大江东去淘不尽。

在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吴大帝孙权,可以说是别树一帜的人物。这位吴大帝孙权,基本上在他身上见不到多少英雄气概,更多是腹黑深沉的一面。

那么今天宋安之来说说关于孙权的一个历史,那便是孙权称帝以后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却只是追封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封孙策之子孙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

要知道孙策可是孙吴政权重要的奠基者,没有当年他东渡长江拿下江东六郡之地,孙权日后能不能建立孙吴政权并且称帝都是一个未知数。

孙权这么做,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都有些看不下去,所以在史书中这样写道:“且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

那么孙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接下来宋安之具体来说说,主要有三个原因。

孙权没追封哥哥孙策的三个重要原因

一、有时候薄情也是一种保护

平心而论,孙权这样对待哥哥孙策及其后人的确有些薄情寡义。但孙权就是这么一个人,不只是对哥哥薄情,对自己的儿子也是如此,面儿子之间夺嫡,是直接赐死了儿子孙霸。

而换个角度来看孙权这样做,其实也是在保护哥哥的后代,因为如果追封哥哥孙策为皇帝,等于是孙策的后代也拥有皇位继承权,那么孙策后人卷入夺嫡之争的话,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孙策之子孙绍初封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其实也可以侧面证明孙权是有意无意的在保护孙绍,因为孙吴以“吴”为国号,孙绍被封为吴侯,肯定敏感,所以孙权后来改封其为上虞侯。

无论孙权改封其为上虞侯,是抱着什么想法,哪怕是意思你的身份与帝位无缘,不能封为吴侯。但也确定孙策一脉不能继承皇位,彻底划清界限,其实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不过以历史来看,孙策一脉其实也很倒霉,到了孙子孙奉时,因谣言被卷入皇位之争中,孙奉被吴末帝孙皓所杀。

孙权没追封哥哥孙策的三个重要原因

二、孙策是奠基者不假,但孙权并非坐享其成

孙吴政权有两大奠基者,一是孙权父亲孙坚。二是孙权哥哥孙策。

这其中孙策的奠基功劳最大,因为是他选择的东渡长江发展的,并且打下了江东六郡之地。

所以很多人认为孙权能建立孙吴政权,只不过是坐享其成,比之曹操和刘备差远了。其实这个看法是大错特错了,太过小看了孙权。

我们看看当时的局面就知道了,在公元200年孙策死时,看似留下了一片大好基业,但其实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当时庐江郡已经脱离孙氏治下,只剩下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

而江东大族也是蠢蠢欲动,因为孙策统治期间,对于当地世家大族主要采取的杀伐打压而非拉拢。史书记载孙策是“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

孙权没追封哥哥孙策的三个重要原因

正因为当时局势岌岌可危,所以孙策并没有立幼子为接班人,而是在四个弟弟中,选择了能力最强的孙权。并且意味深长的对孙权交代道:“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意思是你不要像我一样喜欢以武力解决问题,不要再与世家大族为仇了,要稳固统治,先解决内部问题。

而孙权接班以后,不只是不动声色的处理了当时岌岌可危的局面,使孙氏的统治在江东并没有被颠覆。并且在二十年的时间中,在江东六郡基础上,将地盘扩张到了扬州、荆州、交州三个州,总计二十余郡。

所以说孙权并非只是继承父兄基业的二世祖,并非只是守成,开疆拓土的功劳其实很大的。

所以以此来看,孙策只是草创,孙权的功劳其实很大。因此孙权开国以后,按照传统追封父亲孙坚为皇帝,不是因为孙坚有什么奠基功劳,更多是因为孙坚是他父亲这个定位。

而追封哥哥孙策方面,虽然孙策功劳不小,但他只是草创,将孙氏真正发扬光大的是孙权,因此追封他为皇帝,实在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就没有追封其为皇帝。

孙权没追封哥哥孙策的三个重要原因

三、宗庙制度上不符合

虽然孙权的权力直接来源于哥哥孙策,但追封问题上,如果他追封哥哥为皇帝,就有一个很大问题。

古代的宗庙祭祀实行昭穆制度,庙制规定,天子也就是立七庙。一般是始祖在宗庙正中,而后世子孙分别对立的排在左右两列,也就是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以此排下去。

如果孙权真的追封哥哥为皇帝,等于宗庙中多了一个平辈,打乱了昭穆次序,实在是不合礼制。

虽然这个制度问题并非主要原因,但肯定是孙权必须要考虑的一个方面,而且也是他没法完美解决的问题。

所以最后总结一下说,孙权之所以没有追封哥哥孙策为皇帝,大致就是以上三个原因。虽然孙权多少有些薄情,但并非是忘恩负义之人。而且孙权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并非是坐享其成的二世祖,人家也是一个开疆拓土的有为之君。

孙权没追封哥哥孙策的三个重要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孙权一生让人瞧不起的两件事,对不起孙策逼死陆逊
三国时期的三位当家人中,虽然孙权打仗不行,被张辽和满宠虐过几次,但是相对于曹操和刘备,孙权不仅活得最久(死于公元252年,时年71岁;曹操死于公元220年,时年66岁;刘备死于公
2023-01-04 19:53:00
孙权当政后,哥哥孙策的后代结果如何?
...常高的荣誉。但对于孙绍来说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因为孙权的儿子一生下来就是“王爵位”。ps:孙策虽然被追封为长沙恒王,但爵位并不能世袭,所以孙绍并不能继承“王爵”,而只能是侯爵
2023-03-07 19:30:00
孙权是怎么对待孙策的后人的
孙策一生有一子三女,其实从孙权建国之后对待孙策及其后人的结果就能看出来,孙权的器量真的不大,孙策的子孙最后都断子绝孙了。孙策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孙策外号江
2023-05-26 14:00:00
...东吴也发生了奇怪了一幕,出现了兄死弟及的画面。孙策孙权孙策、孙权是俩亲兄弟,感情还算是不错的,身为孙坚的儿子,两人都是颇具才干。当时孙坚去世后,孙家基本是陷入了分崩离析的状态
2024-06-01 08:52:00
为何孙权执掌政权能达52年之久?他有一项才能太杰出
曹操、刘备和孙权,是三国第一代枭雄的代表人物,但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三国志》中,对孙权着墨都不多,其存在感甚至比董卓、诸葛亮这些人都还要弱一些。与曹操、刘备相比,孙权的经
2023-01-11 12:41:00
孙权两次不让张昭做丞相的三个原因
在孙策时代与孙权掌权初期,张昭的地位类似于曹魏之荀彧、蜀汉之诸葛,属于整个集团的二号人物。然而,孙权两次任命丞相,却都没有用张昭。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赤壁之战时张昭曾主张投降。
2023-01-20 15:23:00
孙权为什么能在江东站稳脚跟?刘备却不行
...东吴,其实也是江东士族眼中的外来户,可是东吴统治者孙权家族在江东的根基却比蜀汉统治者刘备家族在益州要稳固很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里首先要解释一个问题,东吴的奠基人孙坚是吴
2023-08-08 22:16:00
为何说孙策之死是孙权谋划的
...时就无力北上攻打曹操空虚的后方,一直以来都有传言是孙权策划了这次谋杀,因为就结果而言,孙策死后孙权获利最大,有人认为当时的孙权野心极大,孙策不死,孙权一辈子没他事,何况孙策死
2024-05-22 15:38:00
东吴霸主孙权:铸就三国辉煌的传奇人生
...史长河中,有一个名字如雷贯耳,他就是东吴的霸主——孙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传奇人物的传奇一生,看看他是如何从一个江东小公子,逆袭成为一代雄主,铸就三国辉煌的!准备好你的零
2024-11-25 10: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