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三国时期的三位当家人中,虽然孙权打仗不行,被张辽和满宠虐过几次,但是相对于曹操和刘备,孙权不仅活得最久(死于公元252年,时年71岁;曹操死于公元220年,时年66岁;刘备死于公元223年,时年63岁),而且活得也比曹操和刘备滋润很多。孙权用人和对人还算大度,不算小肚鸡肠,也能礼贤下士,偶尔还和臣子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但是孙权一生却有两件事情很让人瞧不起,简单点说就是对不起他哥哥孙策,逼死了名将陆逊。
江东基业的开创者是孙权父亲孙坚,而真正奠定江东基业的是孙权哥哥孙策。孙策在孙坚死后开始依附于袁术,后来独自发展,几乎凭一己之力夺得江东六郡,平定整个江东,连曹操都不得不叹服“猘儿难与争锋也!”。可是孙策自恃勇武在一次围猎时遇刺不治而亡,临死前把大权交给了他最年长的弟弟孙权。
事实上孙策有一个儿子孙绍(不是大乔所生),孙策死的时候孙绍年纪很小,应该只有几岁,当时天下还是动荡不安,江东得之不易,把大权交给当时19岁的孙权而不是只有几岁的儿子,孙策的考虑是正确的。不管怎么说,孙策在世时对他这个弟弟孙权还是很不错的,很早就培养他独立领事的能力,死前又把这么大的一分家业交给他而不是自己儿子,孙策绝对对得起他这个弟弟。
但是孙权呢,他日后的做法令人诟病也令人齿寒,对他这个嫡亲的侄子孙权做得很不地道,不仅对他诸多提防,而且是一直在压制他,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孙权称帝后,追谥其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追谥其兄孙策为长沙桓王。从这点可以看出,孙权太不地道,当然他也不是小心眼,他是要彻底断了孙绍继承帝位的可能性,因为如果孙策也被追谥为帝,从理论上来说日后孙绍也有继承大统的可能性。但是当时孙绍都被你看管得死死的了,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忠于孙策的旧部又能有多少,追谥孙策一个皇帝名号又能怎样?
第二,孙权的儿子全部封王,但是孙绍只是被封侯,开始是吴侯(这里多说一句,孙策之前曾被曹操代表东汉朝廷封为吴侯,也就是说孙策死后,这个吴侯应该就是由儿子孙绍来继承;即使是日后孙权称帝,出于尊重孙策也不应该剥夺孙绍的吴侯封号,可是孙权把吴侯这个有特定意义的封号给了自己的孙子孙英也就是早死的宣太子孙登的儿子,改封孙绍为上虞侯),孙权这一做法不应该也不地道。总之,孙策对得起他这个弟弟,孙权却相当对不起他这个哥哥,难怪后人有人猜测孙策之死和孙权有关,实在是孙权的这些做法不得不让人有所联想。
再说说孙权另外一个让人瞧不起的事情就是逼死了名将陆逊。这个其实是有很深的政治原因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陆逊娶了孙策的女儿,也就是说陆逊是孙策的女婿,孙绍的姐夫,这个身份比较敏感;第二,陆逊还是江东大族陆氏的领军人物: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孙策平定江东和孙权统治江东其实也是一个孙氏和江东大族不断斗争和妥协的过程,孙策平定江东时免不了铁血手段,孙权对江东大族是又打又拉,他对陆逊是既重用又提防;第三,很不幸,陆逊卷入了晚年孙权册立太子之争,这引起了孙权的极大不满,他连续不断的数次派人责问陆逊,陆逊就这样在孙权一次次的责问中忧惧而亡,相当于是被孙权逼死的。
孙权如此对待这样一位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引起了后人对他的非议,加上他薄情寡义对待孙策之子孙绍,这是孙权最让人瞧不起的两件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4 2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