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
10月18日,艳阳高照,田庄乡晒花生、收花生的场景随处可见。然而,在牛庄村的一大片花生地里,却看不到一点儿收获的迹象。“这100多亩(1亩≈666.67平方米)花生,是我们村集体种的,现在还在生长。”村党支部书记牛聚民说。
“老牛,这也该收了吧?叶子已经有黑点了。”正在此巡视的乡党委副书记王涛问道。
牛聚民解释道,因为19日有一场雨,过后还是持续晴天,错峰后再集中收获,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牛聚民是全乡出了名的“算盘”书记。牛庄村是个不足千人的小村,他们流转村民400多亩土地发展村集体经济,种植小麦、玉米和花生,其中花生面积100多亩。“花生收获时用工多,还得看天气情况。”他说。在管理过程中,他就积极寻找延迟花生成熟能够实现错峰的办法。叶面肥“芸乐收”就能起到这样的功效,然而,他在市场中了解到还有一种称作“芸蛋白”的叶面肥,效果更佳。于是,他果断采用飞防给花生喷施了3遍“芸蛋白”。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遭遇持续阴雨天,不少花生种植户不得不雇人手拔花生,不但进度慢,还致使工价日益看涨。据悉,拔一亩花生工钱超过300元。
“现在,花生收获已近尾声,工价回落到了每亩130元以下。”牛聚民介绍道。
目前,牛聚民已经联系了多台花生收割机。他说,根据天气预报,近段还是持续晴天,他们采取机器收获,每亩收获成本降到50元左右。
“精打细算才能更有效增收。”牛聚民说,牛庄村村集体年纯收入超过20万元。在上级支持下,他们建起了粮仓,将粮食收贮起来待价而沽。近期,他们又将实施粮仓升级,再增加一座400平方米的粮仓,并上马一台粮食烘干机,为村集体增收提供坚强支撑。 (本报记者 杨沛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1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