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吴君
齐忠敏(右一)在村里的中药材基地。杨威 摄
初见齐忠敏,高挺的身板、古铜色皮肤,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一聊才知道,他早年出身农村,临近退休又驻村,近乎把几十年的“人生财富”都用在了九里坪。
谁也想不到,眼前这位山一样的汉子,生在江汉平原的武汉市江夏区,工作在宜昌市区的市场监管局,50多年来很少与山打交道,可2021年齐忠敏一来五峰,就一头扎进了大山。
担任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齐忠敏清楚身上的担子不轻。五峰牛庄乡九里坪村平均海拔1750米,曾经戴过多年“深度贫困村”的帽子。刚来,齐忠敏便走村串户吃透了村情——多年来,中药材是五峰“一茶两中”(茶叶、中蜂、中药材)富民产业之一,也是九里坪的当家产业,药材种植基础好,但一定程度存在粗放经营、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短、市场无序竞争等问题。
“支柱产业硬起来,钱袋子才能鼓起来。”齐忠敏的想法和村支部书记杨继平一拍即合。一老一少,两书记齐心,引领九里坪阔步振兴路。
背靠宜昌三家市直联村单位,齐忠敏领着驻村工作队瞄准产业痛点,靶向精准发力:引进药企投资3000万元注册新公司,在村初加工中药材。“品优价高、价高者得”,加工厂与山间小药贩、外地药企争抢村民手中好药材,项目首期投产四个月收购额就突破1000万元,并带动周边农户98户100余人务工。
一“企”激起千层浪——“寒露的独活,霜降的天麻。药材丰收季在山上转一圈,到处都忙得热火朝天。”产业立稳渐火,齐忠敏着手盘活村集体资产,围绕中药搞科研调结构,并靠着股份合作、出租出赁、农旅融合等方式,集体经济收入一增再增。
高寒之地“土生金”——“全村216户683人,仅在乡里的农商行户均存款就达5万元以上。”九里坪村党支部书记杨继平说,“牛庄冬寒夏凉,年平均气温为8.3℃,这可是纯天然的高山药材宝库。本地药材出山,外地药材上山。眼下,加工厂扶贫仓库里更是堆满了‘花钱乘凉’的中药材。”
“既然驻了村,就是村里人。”身在九里坪,齐忠敏决意为九里坪村代言,积极牵线求援“化缘”,聚力长久长效改善村民生活、生产条件。
五峰全境皆山,山高路远。齐忠敏风里来雨里去,要么天不亮出发,要么摸黑抵达,全心全意办好村里的急事、要事和难事。吃水靠天,他及时找帮扶单位汇报,促成宜昌市第一个村级饮用水智慧管理系统落地;出行不便,他求援又“化缘”,在五峰全县第一个实现水泥公路“户户通”;就医需提档,他引来政策援建资金和亲友爱心捐赠,建成了辐射周边3个村庄的“红十字博爱卫生站”;春耕时节,对接组织开展“送肥下乡助春耕”活动,8万余元的化肥农资为村民送到了家门口……3年多来,齐忠敏先后走访农户673户次,争取帮扶资金173万元,实施九里坪村公共照明工程、中药材厂进出场路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助村、便民。
邻村有一户,姐姐研究生在读,妹妹高考毕业,听说了齐忠敏的热心肠,上门寻求帮助。齐忠敏深知一家两个大学生的经济压力。二话不说,为其对接爱心人士,解决了学费难题。
“乡村振兴,教育一定不能落后!”齐忠敏的妻子张颖军在中南民族大学工作,早在驻村之初,齐忠敏就寻求妻子的支持帮助:通过她笼络身边专家学者资源,为村里的孩子们视频连线辅导授课,拓宽视野、引导成长。至今,仍在坚持。
驻村帮扶,一直在路上。
山坳里,村合作社新引进的药材白芍,一片一片生机盎然,正卖力生长;山腰上,六组村民聂友鹏去年半亩多药材收入6万元,眼下正忙着打理药苗;一旁,家里历经三代人的一排木屋尽头,二层崭新的楼房已拔地而起。
这一切,齐忠敏都详细记录在了驻村笔记上。而在九里坪,提及齐忠敏,村民们总竖起大拇指说,“党性强、心眼好。齐书记啊,就是咱村里人!”(杨威、罗浩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