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哪些隐于幕后的职业官僚实际运营着皇朝的军机章京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4 15:4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为了提高自己处理朝政的效率以及进一步加强皇权,清世宗在雍正七年正式设立了一个全新的机构“军机处”。不过这个清朝最高权力机构在其初始,人员组织非常简单。出于保密,世宗只挑选了几名亲信大臣入值军机(即军机大臣)。

养心殿外的这排小房子即军机处的办公地点

随着世宗越来越倚重军机处,军机大臣们也逐渐开始不堪重负,不得不奏请皇帝增派助手。后在世宗的首肯下,张廷玉、鄂尔泰分别从内阁中书挑选几人,这批内阁中书也就成为了“初代”军机章京。

军机章京最初只负责缮写、誊抄之类的文书工作。但是朝政处理的一个特点很快就将他们“拉入”了实际的朝政处理之中。因为绝大部分朝政并不是电视剧里演绎的那样,皇帝和大臣们通过口头协商、辩论就能做出决策。

例如某地知县一职空缺,需要查询列出待缺、可升迁等人员的名单,收集整理他们的过往信息,对比权衡他们的优劣后才可做出决策。

又比如某地上报灾荒并请朝廷赈济。是减免税赋、还是调运钱粮?如果调运钱粮,从何处调运、调运多少……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是靠嘴炮或拍脑袋就能得出正确结果的。做出决策前,需要查验受灾情况、对照以往的经验教训、计算所需钱粮数量相关损耗等等。

从上可知朝政的处理和决策,需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检索、整理、计算以及汇总对比。而这些工作不但需要消耗大量人力、也需要相关专业技能。对于本就不堪重负的军机大臣来说,也就只能依赖军机章京来处理了,也就意味着军机章京实际参与进了朝政处理流程。

很快没有军机章京的“预处理”,军机大臣大多不会草率的对某项政务表露自己的看法。同样皇帝在没有获得相关的详细信息、数据前对不少事务也不会主动拍板决定。

正是因为他们的工作重要,所以军机章京从其诞生之初就被皇帝和军机大臣们重视,必须是精英中的精英。

军机章京的录用范围,最初是从内阁中书中选出,后考虑到专业能力,将选取范围扩大至六部。要想成为军机章京,首先得获取军机大臣或六部堂官的保举并通过军机大臣的考核(嘉靖朝改为制度性的考试)。合格者还需军机大臣引荐给皇帝“面试”,获取皇帝首肯后才能成为正式的军机章京。

因为他们的高水平和“专业”,军机大臣在很多数情况下,还会让军机章京就具体的政务给出草拟方案,外出公干时也会带上自己信任的章京一同前往理事。军机大臣自己则更侧重“明了圣意”,权衡朝堂影响等政治性事务。这也正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办。

因此军机章京不但参与朝政流程,决定着政务处理的质量,某种程度上也左右着朝廷的决策。因为政务的复杂性,让军机大臣们没有精力去一一核验军机章京的工作,大多会依从他们的意见,而且拒绝章京的草案更多的也是从圣意和朝堂格局去考虑。

在不少政务中,军机章京们也很容易通过“技术性”的处理来“引导”军机大臣甚至皇帝做出判断。例如某地官职空缺,在不虚构谎报官员履历的情况下,章京们可以通过重点突出政绩和重点突出不足,让军机大臣们对候选官员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

实际上当今不少国家的政府里也有类似的例子。

很多实行“内阁制”的国家,由于自身复杂的内情和斗争,政府经常垮台,各部部长甚至首相都是走马灯一样的换。如此频繁的更迭政府首脑,这些国家的政府为什么仍然可以正常履职而没瘫痪呢(例如日本)?

除开制度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政务处理实际是被隐于首相、部长们身后的技术官僚们控制着。这些技术官僚虽然没有最终的“决策权”,但是首脑们即便是不同意,新的方案、策略不还是得由他们出。

因此这些国家的政府首脑们,在主动选择、更换处理政务的技术官僚的同时,也全权委托他们处理常规政府事务,或者说首脑们都得“同意”他们的处理结果。这也是我们新闻上看到很多国家的首脑天天都在拉选票、玩各种政治正确和政治秀,但他们国家并不混乱的原因。

因为职责特殊且重要,这些军机章京不仅升迁速度更快,也享受着一般官员所没有的荣耀。

雍正朝皇帝就给予七品军机章京们佩戴朝珠的特权,而清朝制度明确规定五品以上官员才可以挂朝珠。

到了乾隆朝,章京们的待遇又更进一步,皇帝给予章京们三品以上大员的待遇–“准戴全红帽罩,准用红雨帽、穿貂褂”。原因是章京们的权力,因为军机大臣的“不力”又上了一层台阶。

军机大臣日常有一项重要工作–承旨。

军机处初成时皇帝每日例行只召见首席军机大臣,在召对中皇帝会对一些政务或者某事发出指示。首席军机大臣返回军机处后需要将皇帝的意思成文并草拟圣旨,然后将草拟的旨意递交皇帝过目,如果皇帝没意见就完成后续流程(存档、签章等)发出正式的圣旨或者廷寄(军机处的一种正式对外文书)。

这项工作看上去简单,实际上很难。

首先觐见皇帝时全程必须跪听,还不能做笔记。皇帝当天如果说得多,很难全部记下来。一旦草拟的旨意漏掉了或者错写了皇帝的一些意见,这就成了大问题。轻则训斥,重则就会成为篡改圣意的罪证。

就算是全部记下来也不见得没问题。皇帝常常在表述的时候随意而为,把几件事情掺杂在一起说或者把一件事情分几段来说。草拟时文书能力不行就很难正确表述皇帝的意思,轻则被皇帝视为能力不足、懈怠,重则会被皇帝认为“意图篡改君意”。

注:张廷玉获雍正宠信的原因之一就是他记忆力特别好、文书能力也很强,每次承旨不论雍正说了多少,他都能记住而且成文表述也到位。

到了乾隆朝讷亲担任首席军机大臣时,讷亲觉得自己记忆力一般、文书能力也一般,这样长期承旨早晚会惹出大麻烦。于是讷亲一方面请求乾隆将每日召对改为全体军机大臣(一起承旨),另一方面将草拟旨意这个任务强行派给了汪由敦。

汪由敦也怕自己日后会背锅,就以自己声望、德行不足,负责拟旨会有“专擅之嫌”为由,把拟旨这项工作又转推给了军机章京。具体就是当某位军机大臣需要就自己负责的政务拟旨时,由配合他处理工作的军机章京来完成这项工作。

这项工作在容易背锅的同时,也带来不小的机遇。因为草拟的旨意会由皇帝亲自审阅,如果能明白通畅、洞彻机要,很容易获得皇帝青睐。如军机章京申甫、孙永清等均是借此飞黄腾达。

而且这项工作也会带来一项隐形权力--知情权。

军机处的保密制度是非常严格的。按照规定,各军机大臣互相之间都要严格保密,不能将自己负责的政务、相关处理信息等透露给他人。军机章京的知情权就更低了,原则上他只能知晓他辅佐的军机大臣愿意让他知晓的内容。

草拟旨意这项工作就会大幅度提升军机章京的知情权,这种知情权的作用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

乾隆三十三年,皇帝发起了“两淮盐引案”。为了弥补自己的巨额“损失”(乾隆认为盐政官员们贪了一千多万两白银),乾隆秘密撒网准备突击查抄相关官员及亲属的家产。但是最终抄家的结果让乾隆大失所望,一共也就抄得三十多万两白银。

后经调查(要求各地举报涉案官员藏匿家财的行为),乾隆发现了一个异常的地方。涉案官员卢见曾在军机处发出对其抄家的廷寄前,有两次转移财产的行为,由此乾隆意识到军机处泄密了。

后在严查之下得知,是军机章京王昶将皇帝准备抄家的信息透露给了纪晓岚,纪晓岚又把消息告知了自己的女婿卢荫文(卢见曾的孙子)……除此之外军机章京赵文哲、许步云也被查出泄露了相关消息。

虽然案发后乾隆将涉案的三名军机章京革职充军,并专门下谕警告一众章京日后要严守机密。但是权力不剔除,相关的腐败就不会消失。这件事不但没有制止军机处的泄密,某种程度上还为军机章京们“打响了名号”。官员们越来越愿意结交军机章京了,因为通过他们可以直接“明了圣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4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具体制度。清朝皇帝在这方面做的就比明朝好。雍正设立军机处的目的之一就是加强皇帝和朝臣之间的信息交互,皇帝每日第一要务并不是参加朝会,而是接见首席军机大臣。听他汇报之前政务处理
2024-05-27 09:47:00
...上皇完全不同。天不亮就起床批阅奏折,早膳后例行召见军机大臣询问国事并处理重要政务,然后继续批阅奏折……颇有点雍正复生的味道。除此之外嘉庆还裁减冗官、严查地方钱粮亏空、治河赈灾
2023-01-31 19:14:00
为什么清朝的宦官强势不起来
...官的影响力进一步下降。雍正登基后,通过另一种方式“军机处”实现了进一步集权,皇帝的“刚需”没有了,清朝的宦官也就彻底没有出头之日。比如乾隆就不再视他们为“助手”,而是身心都不
2025-03-03 10:53:00
贾似道真的是亡国奸相么
...改革。虽然南宋看上去经济繁荣,是两千多年来最富裕的皇朝。但到了宋理宗这个时代,朝廷财政其实非常窘迫。首先,两宋固有顽疾“冗官、冗军、冗费”。宋理宗时期,朝廷每年收入的八成要去
2024-04-13 20:44:00
... 张盛藻的奏折一公开,朝野内外纷纷附和并指责奕䜣和军机处,“军机无远略,诱佳子弟拜异类为师”,很快早就看洋务派不顺眼的清流领袖倭仁也借势参与了进来。作为理学大师,倭仁指出“
2023-03-08 21:06:00
曹振镛是清朝衰退的原因吗
...庸,在鸦片战争发生前,道光信任的人是“宰相”(首席军机大臣)曹振镛,他主导了平叛回疆和盐政改革,成了大清帝国黄昏下最后的亮色,如果没有曹振镛的努力,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结局或许更
2023-03-07 20:52:00
关陇集团是如何在隋唐皇朝打压下走向灭亡的?
引言:了解隋唐历史经常会对一个特有名词困惑,它被简单的称为关陇集团,其实它却并非简单二字可言。从字面意思来看我们会将其理解成一个势力组织。但很多人或许对关陇集团并不是特别了解,如
2023-05-01 18:54:00
同为皇帝的“机要秘书”,为何明朝的内阁权力,远大于清朝军机处
...,同样是作为皇帝的“机要秘书”,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权力格局。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制度设计的差异,还是历史发展的巧合?然而,一个是深宫中的智囊团,另一
2024-08-19 11:22:00
清朝的文字狱有多恐怖
文字狱有多恐怖?一件小事,竟让清朝最年轻的状元军机不敢写字!清朝士大夫戴衢亨,不了解清史的人似乎对这个名字很陌生,这并非知识盲区。实际上,就算是对清史有了解的朋友,如果不是特别深
2023-06-21 16: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今天19时,“河北五超”揭幕战正式开始,在文化市集上,赵子龙震撼登场,为“河北五超”加油。
2025-08-10 19:39:00
湖湘与皖江对话,共商长江大文旅
大皖新闻讯 8月9日下午,一场题为《嘉道湖湘近世派崛起与江南地区》的学术座谈会,在湖南金鹰影视城举办。此次活动,湖湘与皖江对话
2025-08-10 11:52:00
杭州日报讯 8月7日,“雅谊铁笔·楚天舒——中流印社社员作品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展览由西泠印社、湖北省文联指导,中流印社主办
2025-08-10 07:09:00
杭州日报讯 八十年岁月长河奔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凝重历史坐标下,“风韵钱塘——钱塘四友书画展”于8月8日在钱塘书画研究社展厅启幕
2025-08-10 07:09:00
8月9日,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美术馆主办的“百年定庵——纪念沈定庵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4
2025-08-09 08:08:00
“鹏举,我赵玖来晚了!”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网文《绍宋》的粉丝来到杭州祭拜岳飞墓,告慰这位蒙冤而死的名将。说到杭州人对历史的遗憾
2025-08-09 08:09:00
这部被称为“历史文天花板”的小说,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在岳王庙,作者榴弹怕水接受了都市快报采访。问:从《覆汉》到《绍宋》再到正在连载的《黜龙》
2025-08-09 08:09:00
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8月9日9:30,长春市图书馆“城市热读”公益讲座
2025-08-09 10:02:00
图集|2025“泉城行”训练营学子们漫游“天下第一泉”
8月8日傍晚,“泉城行”训练营的学子们漫游趵突泉,在“天下第一泉”的波光亭影间,邂逅济南最灵动的美。
2025-08-09 11:14:00
请查收福建博物院文物版消气操,看着看着你就笑啦,跟“老祖宗”一起与烦恼拜拜吧~
2025-08-09 11:15:0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倾听那年热血忠言 扫码阅读手机版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梁启超:家国铸魂 家风传世在天津,很容易就可以去先贤家里“串个门”。漫步在河北区民族路上,两栋白色小楼外观虽不惊艳
2025-08-10 01:26:00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