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的文字狱有多恐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1 16:4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文字狱有多恐怖?一件小事,竟让清朝最年轻的状元军机不敢写字!

清朝的文字狱有多恐怖

清朝士大夫

戴衢亨,不了解清史的人似乎对这个名字很陌生,这并非知识盲区。实际上,就算是对清史有了解的朋友,如果不是特别深入,也很难找到戴衢亨的生平,主要是因为戴衢亨没有留下任何自传文字。而戴衢亨所在的戴家是清代中后期最兴盛的文化世家,时人称为“西江四戴”。戴衢亨是清代最年轻的状元、清代江西唯一的状元、最年轻的军机大臣,更是清代为数不多的状元军机。如此多的光环集于戴衢亨一身,他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可为什么他除了两本只有诗名而无内容的诗集之外,再无任何私人性质的亲笔文字流传呢?

一、西江四戴

雍乾嘉时期,江西大余突然出现了一个科举大族——戴家。戴家的发迹源于戴第元。1753年,戴第元中举。四年后,考中进士。此后历任诸多官职,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退休。戴第元之子戴衢亨是戴家第二个进士,戴第元次子戴心亨和戴第元之弟戴均元为同年进士,一家四口皆是进士出身,因此被称为西江四戴。又因为四戴在仕途中都当过学官,尤其是戴衢亨主持过湖北、江南、湖南、顺天四地乡试和一次中央会试,所以四戴桃李天下,因此他们也被称为四江四戴。

戴衢亨,1755年出生。有清一代,最年轻的状元只有两人,一人是于敏中,另一人就是戴衢亨,二人皆是23岁。而清代状元成为军机大臣的有14位,其中戴衢亨最为年轻,他于1797年担任军机大臣,时年42岁。戴家最光辉的时刻就在戴衢亨时期,但戴衢亨除了只有诗名的两本诗集流传下来之外,再无任何私人文字。今日所见戴衢亨的诗歌皆是后人整理或散见于他人诗集中的,自己生前没有收集编写,那让一代状元军机谨小慎微的原因是什么呢?

清朝的文字狱有多恐怖

《雍正王朝》中的军机处

二、文字狱风波

戴衢亨曾自言:“八十日里,乡试第一,京试第一,殿试又第一,蓝袍脱下紫袍归。”在清朝历史上,能中三元者仅有钱棨、陈继昌二人,这二人均是在戴衢亨之后出现的,所以戴衢亨说自己连中三元,有夸张之嫌,但实际上他的确文采斐然,可他终其一生没有令人交口称赞的文章、没有私人信件、更没有成册的著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他在一场文字狱中被牵连得很惨。

1779年,也就是乾隆四十四年,发生了王大蕃案。该案经过很简单,王大蕃是安徽的落魄秀才,在当年3月,前往江西谋生。6月,到了南昌。为了出人头地,王大蕃突然想到了给皇帝上书以博名声的办法。他先是写了一封陈述地方漕运、考试、盐政官员贪腐的奏疏,想要通过戴衢亨将奏疏传递给北京的中央官员,再上奏皇帝,后来他又给戴衢亨写了封私信。但戴衢亨当时不在南昌,他在南昌的亲属将私信和奏疏交给南昌县令,南昌县令又将案件交给江西巡抚。江西巡抚和安徽巡抚遂联合展开彻查。

清朝的文字狱有多恐怖

张铁林版乾隆皇帝

王大蕃所揭发的贪污案涉及到了地方考试,而当时的安徽学政就是戴衢亨的父亲戴第元,所以戴家成了当事人。再就是,王大蕃给写戴衢亨的私信又成了他们二人私通的证据,戴家一时间成了舆论焦点。经过调查取证,王大蕃被确定为沽名钓誉之徒,目的是“妄求进用”,他因此被判发配伊犁。1783年,王大蕃在伊犁失踪。尽管乾隆下旨通缉,但无果而终。

王大蕃案对戴家尤其是戴衢亨影响极大。首先,戴第元是被王大蕃诬陷的对象,所以一旦考试贪污之事坐实,不论戴第元有没有受贿,至少也会落得个监管不严的下场。第二,因为王大蕃的举报,戴家成为舆论焦点,而前一年(1778年)戴衢亨刚成为状元,这种流言蜚语对戴衢亨的官声影响极大。第三,王大蕃和戴衢亨没有任何私交,但因为王大蕃的私信,戴衢亨还是受到了审查,这种调查着实把他吓到了。虽然最终只制裁了王大蕃,但戴家并没有掉以轻心,西江四戴几乎都没有留下什么文字。戴衢亨虽然留下了两本诗集,但只有诗名,而没有内容;戴第元则是整理了唐宋诗歌,自己没有文章。戴家对文字的敏感就是源于对王大蕃案的恐惧。

清朝的文字狱有多恐怖

文字狱

三、戴衢亨的功绩和过失

1797年,戴衢亨被提拔为军机大臣。戴衢亨政绩只能说中规中矩,在他成为军机大臣前也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戴衢亨曾担任山西学政,调整了山西各县学童名额,又复兴了冠山书院,促进了教育公平。文史君认为戴衢亨之所以被提拔成为军机大臣,除了他确有才华之外,还有他会逢迎皇帝。比如1809年,戴衢亨向平定白莲教之乱的嘉庆帝献上了一副对联,“顺天康民雍然乾德嘉千古,治国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在这幅对联中,戴衢亨将顺治至嘉庆诸帝的年号巧妙地融入对联,预祝大清国祚万年,此举引得嘉庆龙颜大悦,戴衢亨当即被赏御酒三杯,加封为吏部尚书。

嘉庆之初,爆发了川楚白莲教乱。为平定白莲教之乱,清朝消耗国帑2亿两,出动了包括京军在内的16省数十万大军,阵亡的一二品大员达20余名,川楚白莲教之乱是清朝转盛为衰的标志。而白莲教在起义之初没有被迅速平定,这和嘉庆帝用人反复无常有关,“用人不专,任而不信”。

清朝的文字狱有多恐怖

黄维德版嘉庆帝

因为戴衢亨没有留下自评,所以关于他究竟在平定白莲教中起到什么作用,只能靠历史推测。《清史稿》说白莲教大部已在1802年被平定,而戴衢亨在当年的庆功宴上就被提拔为太子少保,世袭云骑尉。《皇朝政典举要》说戴衢亨“教匪戡定,厥功多焉”,但到底他有什么功劳,并不清楚。《清史稿》认为身为军机大臣的戴衢亨在参谋军机、提供后勤方面表现出色,“诸大将皆詟服之”,所以也就认定他在平定白莲教乱时做出了重要贡献。

1811年,戴衢亨病逝。在他死之后,戴家还有其叔戴均元、戴心亨维持,但戴家已经衰弱,到了道光时期,戴家完全破败,戴家老宅都被出售。戴衢亨和戴家的遭遇刚好反映了清朝后期由盛转衰的历史。

戴衢亨是清代最年轻的状元,也是最年轻的军机大臣。在嘉庆一朝,汉臣领袖初期就是文正公朱珪。在他死后,汉臣就以戴衢亨为首,戴衢亨的地位可想而知,但受王大藩案的影响,他却没有文章传世。戴衢亨的经历实际上从侧面反映出清朝文字狱的恐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1 17: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嘉庆帝的勤政与清朝衰落的困境
...庆虽不显眼,但却称得上是一位仁君。嘉庆大力反腐,为文字狱平反,极力挽救乾隆在位时留下的祸端。但是嘉庆之所以做了这么多,还是阻止不了清朝下滑的趋势。这一切都归结于嘉庆过于迂腐,
2023-10-10 15:56:00
乾隆:史上运气最好的皇帝
...但仍掌握实权。乾隆另一个运气好是历史评价,清朝大兴文字狱,搞文字狱最多的乾隆却很少被针对,同样被称为四库毁书的四库全书被提及也多是赞扬。很多皇帝一辈子都待在京城,出去走一走封
2024-02-25 05:38:00
嘉庆有哪些特质?乾隆为何把他确定为接班人
...清白,却起到了完全相反的作用。对曾静谋反案和吕留良文字狱案的公开审讯和批判,实际是把父王自己推上审判台;雍正的“华夷之别”的新释、十大罪状的自我辩解、皇宫中的秘闻丑事泄露、皇
2024-06-27 22:06:00
聊聊和珅从侍卫开始的崛起之路
...喜好,很容易影响并塑造当时的官场风气。乾隆中期大搞文字狱,限制了人们的思想,防止人们乱说乱动,达到了他独裁的残暴统治目的,但却造成了一个更严重的影响,那就是清代后期士大夫的道
2023-02-01 11:26:00
清朝十二位帝王,同治、光绪排第一梯队
...廓尔喀,等等。 政绩显赫,缺点也不少,如继续推行“文字狱”残害知识分子。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严禁对外交往,固步自封,导致中国错过“大航海时代”,是近代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
2024-07-12 16:45:00
清朝历史上误国误民的皇帝,第一饱受争议
...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使清朝统治出现了危机。乾隆时期的文字狱之风比康熙、雍正时期更加严酷。如此种种,都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就清朝历史而言,乾隆或许是一位颇有政绩的帝王;但
2023-01-02 16:27:00
为何说乾隆活了89岁,带走了“康乾盛世”
...库全书》的支持,这是乾隆的贡献。当然,乾隆也进行“文字狱”,编写《四库全书》时,人为的销毁许多典籍,尤其是对清朝、君主专制不利的内同,都被毁灭,也是文化的“浩劫”,我们也要给
2024-07-11 21:02:00
...运怎样,这也侧面反映,清王朝真是不如当年了。以清代文字狱之盛,放在朝廷还很强势的康雍乾时代,曾国藩是一定要拿下王闿运以自证清白的。当时湖南乡间田野,也多流传童谣俗语,公开戏称
2023-07-05 22:05:00
清朝为何会在乾隆时期开始由盛转衰呢
...上的飞跃,反而时常遭到风刀霜剑的凌逼摧残。乾隆朝的文字狱和禁毁书十分苛严,有人估算乾隆朝文字狱有130多起,比康雍两朝大大增加。且多属捕风捉影,硬加莫须有的罪名。士子吟诗作文
2024-06-27 21: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