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嘉庆打着“咸与维新”旗号的复旧和集权结果怎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31 19:1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已八十九岁高龄的太上皇乾隆突然病发并于当日驾崩于养心殿。登基四载的嘉庆,也真正接手了已延续百年的“盛世”,直面属于他的皇朝。

清朝虽然在乾隆手中达到了顶峰,但是在他好大喜功的折腾下也变得破败不堪。国库收入不足、人口膨胀土地矛盾尖锐、官员贪腐横行、河患频繁发生,波及多省的白莲教大起义也已持续多年……

为挽救危局,嘉庆也祭出了改革的大招,打出了“咸与维新”的旗帜。但是历史证明,盛世的幻境还是破灭了,是嘉庆的方法不行么?

嘉庆提倡“崇俭黜奢、勤政务实”,并且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他在做皇子时就很节俭,太上皇驾崩后他又谕令各地停止进贡玉、瓷、字画、古玩等物件,并颁发一系列谕旨,严刹乾隆朝后期形成的奢靡之风。

对于朝堂因迎合乾隆而形成的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风,嘉庆也非常反感,逮住机会他就要打压整治一番。

例如嘉庆四年,久旱的浙江下了一场雨,浙江巡抚玉德照常上奏朝廷拍皇帝马屁。诸如仰皇帝圣德,天降甘露云云。嘉庆训斥其“此等奏报,不可粉饰”。第二年云南部分地区水灾,巡抚江兰对灾情避而不谈,却拿其它地方的收成吹嘘说事。嘉庆将其革职,并谕令各省督抚再有粉饰太平者必予以严惩……

在日常处理朝政上,嘉庆也和那个当甩手掌柜的太上皇完全不同。天不亮就起床批阅奏折,早膳后例行召见军机大臣询问国事并处理重要政务,然后继续批阅奏折……颇有点雍正复生的味道。

除此之外嘉庆还裁减冗官、严查地方钱粮亏空、治河赈灾、体察民情(完善京控制度)、减免赋税等等。但是最重要,也最能说明嘉庆新政目的的还是“惩办和珅”。

嘉庆对于乾隆宠臣以及权臣和珅的恨,是不用过多说明的。但是他最恨和珅的地方却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并不是贪腐。

在太上皇在世,嘉庆还拿和珅没办法的时候,他就问过军机大臣吴熊光,“和珅可有不臣之心”。吴熊光却劝嘉庆放心,他认为和珅没这想法。因为想谋朝篡位的人必然要收买人心,和珅只顾捞钱而且捞得天下怨声载道,所以他不会谋反。

嘉庆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和珅针对皇权切过“一刀”。

军机处是清朝的一个特色机构,它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皇帝更为高效的行使皇权。最初朝堂的奏折首先送达皇帝处,皇帝批阅后将自己的意见告知军机。军机处再将皇帝的旨意完善并具体化,最后通过“廷寄”和“谕旨”这两种方式来具体实现皇帝的意图。

和珅执掌军机处后,要求奏折在上呈的同时誊抄副本送至军机处。提前获知相关信息,既可以尽早准备相关事宜,协助皇帝更高效地处理政务;也可以揣摩圣意,给出迎合乾隆意图的建议。另外尽早知道相关信息,提前准备也便于在乾隆面前邀功或避祸。

虽然这么做会让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更为轻松(这也是乾隆默许和珅违规的原因)。但是无法否认的是军机处的权力被扩大了,或者说皇帝被分权了。

还有个让嘉庆愤怒或者说害怕的地方是,和珅利用军机处权力挟制官员为自己谋利。

军机处处理奏折不同于朝堂其它部司政务流程的一个地方是“保密”。原则上在针对奏折形成“廷寄”或者“谕旨”前,军机处不得向外泄露任何消息。但是很多事情,对于相关责任人来说,提前获知朝廷、皇帝态度又是事关官运甚至性命的。

例如任内亏空或失职,被动等待皇帝发怒和提前请罪补上亏空、上缴议罪银,其结果是完全两样的。

和珅则利用自己掌握军机处以及掌握信息的优势,通过这些机密事项从官员们身上牟利。以至于军机处外常常活跃着各色官员,他们以禀报公务为由,前来探听、“购买”消息。到了乾隆后期很多奏折,皇帝都还没有批阅,朝堂官员们已心知肚明了。

另外官员们也会通过行贿军机的方法,让军机在某些事情上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建议”,进而去影响皇帝的处理态度。

这不仅仅是损害了朝廷、皇帝的威权,不少事务由于官员们提前知情并串联、准备,常常被折腾的不了了之,这实际上也降低了皇帝对官员们的掌控,损害了皇权。

因此嘉庆所谓的“咸与维新”,实际目的是想重新收拢在乾隆手中变得有点松散的皇权。

在擒拿和珅的当天,嘉庆发布上谕要求各部官员以及各省督抚,今后奏折不得再提前送至军机处,“俱应直达朕前,俱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并且嘉庆多次警告官员们,不得将所奏之事提前告知军机大臣。

嘉庆五年,扳倒和珅的功臣广兴在投递奏折时另行咨文送到了军机处。嘉庆就一点面子也没给,将他降为四品京官并取消了他直接上奏的权力。

同时嘉庆也再次强调了军机处保密的重要性,“军机处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首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泄露”。不过嘉庆也明白靠说是管不住的,为此他弄出了老方法“互相监督”。

嘉庆派御史至军机处坐镇,专职监视军机大臣、章京们是否泄密,发现问题随时都可以上奏。同时军机处的人也负有监视这些御史们是否守则、守职、窃密的义务。

规范了军机处日常工作的细则。例如要求军机大臣只可处理当日谕旨、其它部司官员不得前往军机处回事或问询、不得将文件带回家中处理等等。

嘉庆也不动神色的降低了军机大臣对军机处的控制。主要方法是将招纳军机章京由军机大臣推荐改为考试选拔,以此弱化军机大臣对众章京的影响。另外将具体书写“谕旨”的权力划给了军机章京,军机大臣只负责向皇帝提供建议。

嘉庆四年,以容易滋生弊端为由,将刚进军机处帮忙的成亲王永瑆又赶出了军机处,并就此弄出了王公不得入军机的祖制。这么折腾的目的就一个,弱化军机大臣的地位。

嘉庆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将皇权再次重聚于皇帝手中,然后嘉庆就心满意足了。因为他的执政理念其实不是“维新”,而是“守成”。

早在乾隆四十八年,还是皇子的嘉庆随乾隆巡福陵时就写了不少守成为主题的诗,“守成继圣王,功德赡巍峨”、“尝祭思开创,时巡念守成”、“展礼珠丘思不匮,守成常念拓基难”……

嘉庆六年二月,嘉庆在上谕中称“列圣旧章,自当恪守”。嘉庆十六年,天子亲作《守成论》系统的阐述了他的守成思想,这一思想也发展成了其后道光、咸丰时期的国策。嘉庆守成的原因很复杂,概括下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成规都是先辈殚精竭虑而得的经验教训,后世子孙没有道理不恪守,而且“新政”实际效果不见得就比成规强。二,唐宋以来的历史证明,倡导改革的君主都没有好下场。三,“守成”是敬天法祖、勤政爱民。

在嘉庆看来守成很符合儒家“法先王”的传统,而搞“革新”首先就是不把创立规制的先祖们放在眼里,心中若有此念,哪里还有不亡国的?

其实嘉庆很理智的发现了问题,两千多年来各皇朝最多也只能对自己修修补补,而没有能力去真正“革新”。因为皇朝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加强皇帝集权,各皇朝沉淀下来的规章制度(祖制)也都是为这个服务的。

变革这些旧制、祖制实际是在变革皇帝和他的集权,而自己“革”掉自己,这基本是不可能做到的。既然“革新”不现实,那么选择守成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但此思想主导下的新政,无论怎么折腾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因为这意味着官吏选拔、政务处理制度、国库管理、农商政策等等全部都不能变革。无论做什么都只能治标,涉及“本”的都是不能改变的。因此嘉庆的“新政”也就不能迟滞清朝大步走向衰落的步伐。

其实嘉庆还算是好的了,他的儿子道光那才是真“辛苦”。殚精竭虑三十载,衣服都打补丁又能如何呢?虽然皇权稳固,但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皇朝跌入深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21: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嘉庆是如何导致大清日渐衰落
大清王朝嘉庆四年(1799年),太上皇乾隆崩逝的第十五天,权臣和珅的好日子彻底到头了,被嘉庆帝诏令自尽。一、权臣和珅被杀的原因。和珅被杀的原因,说法众多。究其根本,择其主要,可归
2023-05-01 11:15:00
清朝为何到嘉庆手里就不行了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传闻在京城家喻户晓。嘉庆四年,嘉庆皇帝褫夺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而后又将他和他的党羽福长安双双下狱并查抄家产。案件审结之后,和珅又向天下宣布和珅的二
2023-06-06 14:14:00
清朝洪亮吉案:言论自由的困境与代价
#01.公元1799年的一天,嘉庆帝在看完一本奏折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很快,一道旨意从中央下达:有关部门须尽快将时任翰林院编修洪亮吉缉拿归案,并严加审问。军机处和刑部的官员不敢
2023-11-23 17:40:00
嘉庆朝惊天失印案:真相背后的权力暗流
嘉庆一朝,出过几起少见的险事怪事,有“禁门之变”刺客行刺皇上,有天理教攻入紫禁城,等等。当然还有一件大事不可不提,那就是兵部“失印案”。嘉庆二十五年(1820)三月初八日,嘉庆帝
2024-03-31 13:08:00
曹振镛是清朝衰退的原因吗
...编修。乾隆晚期,曹振镛升为从四品侍读学士。清朝官僚嘉庆初期,曹振镛已经当上了内阁学士、工部侍郎等职位,接触到了帝国的实权。1813年,嘉庆帝升曹振镛为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成
2023-03-07 20:52:00
乾隆六十年,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
...欣慰,而权臣和珅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化解嘉庆上位所带来的危机?纵观和珅随后的种种表现以及他最终的结局,他很是有些当局者迷,又或者说,权力在少有约束的时候就像毒药,再
2024-04-25 13:59:00
道光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节俭帝王,为何大清却越来越穷?
...机攻打紫禁城。活动的首领之一名为林清,经推算,确定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为起事吉日,恰逢嘉庆皇帝去了承德,京城人心浮动,防守空虚。林清自感机不可失,便如期举事。到了九月十五中午,
2023-01-27 13:57:00
乾隆去世后和珅和纪晓岚结果如何
...期处在庙堂之高。结果1799年乾隆一死,重新掌管权力的嘉庆就在15天后赐死了他,嘉庆忍和珅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从1796年开始,虽然乾隆禅皇位给嘉庆,但是大权还是在他手里
2023-07-08 21:37:00
...。因平定台湾、廓尔喀战役有功图形紫光阁,封一等侯。嘉庆四年,高宗崩,被指责与和珅同党,逮下狱,夺爵,籍其家,旋遣往裕陵充供茶拜唐阿,屡坐事谴谪。嘉庆二十一年,授正黄旗满洲副都
2023-02-12 19: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