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什么清朝的宦官强势不起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3-03 10:5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对比明、清政治时,很多人都会提到清朝没有宦官乱政。这种观点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说对是因为清季大部分时间里,宦官没有现身于政治舞台;说不对是因为在入关的头十几年里,宦官权势并不亚于明朝。

为什么清朝的宦官强势不起来

虽然满清入关之初打的旗号,一个是为崇祯报仇,另一个是“正溯”即清除阉宦乱政。但是前明遗留的太监和宦官制度,清廷还是照用不误,原因很简单“好用”。

首先,满清入关前在“特殊人才”方面的储备少、准备也不足。接管紫禁城后就面临很大的人力缺口,所以不得不大量录用前明宦官。

其次,刚入关时满清也没有完善的后廷管理、运营制度。所以也不得不照搬前明的相关规章,以保障皇帝和后宫的日常起居、饮食、祭祀等宫内事务。

此后随着大清内外廷的运作熟练,宦官的权势也如明朝一般急速膨胀并向宫外伸展。这并不是看不见明朝的宦官乱政,也不是理解不了它的坏处,只是大清的皇帝(顺治)需要这种“祸害”。

皇帝制度被建立后,集权成为每一任皇帝的最高使命或者天职。但皇帝受个人精力、能力的限制,又不得不将一部分皇权割让于朝廷,以便在官僚们的协助下管理皇朝。可以说皇帝天然敌视“侵犯皇权”的朝廷(官僚)。

明朝之所以摆脱不掉宦官政治,是皇帝们希望通过宦官这个卑微无势的群体,扩大自己行使皇权的能力,以进一步集权(回收朝廷之权)。其实我们不应该叫明朝宦官们为权阉或阉党,应该称呼为“皇党”。

清朝立国之初,还在沿用游牧、渔猎文明惯用的“贵族平权制度”。大汗(皇帝)的权势远不如明朝的皇帝,受制于八旗军事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八王议政)”。例如“八王议政”不仅可以议决政务国事,甚至有权推选废黜大汗。所以清帝们的集权欲望更为强烈,也更为迫切。

注:初始的“八王议政”是努尔哈赤封的八旗旗主(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阿济格、多尔衮、济尔哈朗、多铎)共议政事。皇太极称汗后,为稀释旗主的权力,将八王议政规模扩大,在各旗增设议政大臣职位,即“议政王大臣会议”。

为什么清朝的宦官强势不起来

顺治九年皇帝不顾朝廷的反对,以“内务府事务殷繁,须各司分理”为由,效仿明制在内廷开设“十三衙门”,从制度上允许宦官参与外朝事务。其目的就是借助宦官扩大行使皇权的能力,以抗衡“议政王大臣会议”。

在皇帝的提携下,清朝的宦官立马就有了权阉的味道。

例如十三衙门里比较重要的官职“乾清宫执事官”,被尊称为都管“中堂大人”,其地位与朝廷里的内阁大学士齐平。一点也不比他的前辈,以“内相”自居的明朝司礼监太监差。为了提升太监的地位,顺治朝大礼朝会时,皇帝特意让宫内的太监首领们先于朝廷官员向自己行礼。

顺治十一年冬至,皇帝在宫中赐宴群臣,乾清宫执事官孟进禄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自称“老臣”。户科给事中郝杰怒而当场弹劾并历数前明宦官乱象,顺治态度很好,当场表态要在宫中立铁牌,严禁宦官干政、交接外官等,违者凌迟处死云云,有用么?

顺治十五年,乾清宫执事官吴良辅以权谋私案发,牵连大学士陈之遴、都督同知王之纲、巡视中城御史王秉乾等官员(审讯后均被拟死罪)。最后在顺治的包庇下,吴良辅啥事儿也没有。

当年明太祖立过同样的铁牌,但他自己照样命宦官执外务,其后代代皇帝都大量任用宦官参与政务 …… 别说铁牌,金牌都拦不住,因为这是皇权的刚需。

就在清朝要步明朝宦官乱政的旧尘时,顺治突然重疾驾崩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辅臣联合八旗权贵,对宦官势力施以强烈反扑。顺治驾崩的次月,就列十几条大罪将吴良辅处死,并裁撤了十三衙门。

为什么清朝的宦官强势不起来

为了应对内廷涉外事务(如生活物资采购、皇帝出行等)并压制宦官群体,改由内务府负责内廷的涉外事务并管辖宦官。为不让皇帝反感(特别是亲政后重启旧制),内务府职务全部改由皇帝亲领的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包衣充任。

康熙亲政后,虽在后廷成立了一个新部门“敬事房”,来总领宫内宦官,但仍将敬事房置于内务府的管辖下。这样相对于明朝,太监这个群体不仅被降格了(在明朝太监实际和外朝官员并列),也被约束在了皇宫之内。

这种改制还带来另一个效果,由于和涉外事务割裂(很多工作由内务府包衣接手),清朝宦官的数量相对于明朝大幅度下降。

相对于明朝动辄数万的规模,乾隆朝宦官(包括各王府宦官)数量在2600到3300人之间,同治朝宦官人数降到了2000人以下(同治十三年只统计到1596人)。数量的大幅度萎缩,也让清朝宦官的影响力进一步下降。

雍正登基后,通过另一种方式“军机处”实现了进一步集权,皇帝的“刚需”没有了,清朝的宦官也就彻底没有出头之日。比如乾隆就不再视他们为“助手”,而是身心都不健全且令人生厌的奴仆。

为了管制他们,乾隆亲自主持修订了宫中限行则例。不仅仅是严格规定宦官们的岗位职责、言行举止,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约束,而且处罚非常严苛。

例如宦官如果忍受不了宫中生活、畏罪等主动寻死的,乾隆要求一定要尽力救活。不是珍惜他们生命,救活是为了行刑处罚、以儆效尤,罚完之后再处死。除此之外,乾隆还规定宦官如果犯错,内务府可以不请示他,依规直接处罚(包括死刑)。

乾隆四十四年,养心殿值班太监直呼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梁国治的名字,被梁投诉到内务府总管大臣和珅那里。和珅先是让太监给梁国治磕头赔罪,然后四十大板打到半死。光绪朝有个类似的案例,犯事的太监被内务府总管大臣福琨打了100大板后罚入辛者库为奴。

吴良辅之后最“嚣张”的太监当属安德海了,他其实也没干啥大事,就是为了显摆故意招摇过市。结果太后眼前的红人,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直接砍了头。别说跟明朝的权阉比,连镇守太监们都不如。

对比明清的宦官,更好理解电视剧里朱高熙教训于谦的那句“争当皇帝”。皇权意味着什么?只要被它青睐,既便四体不全的卑贱之人,也能在转眼之间逆袭成为人上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朝宦官与明朝宦官权力与制衡的对比
唐朝宦官对皇权的制衡确实很大,宦官无论是公开还是暗中杀皇帝的情况也确实不少,总有四个左右吧。然而,明朝的皇帝无论多么看似没有权利,只要他一句话什么刘瑾、魏忠贤,统统顷刻间土崩瓦解
2023-10-03 13:53:00
为什么唐朝的宦官能左右皇帝明朝却不行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宦官在史书上赫赫有名:比如汉朝的十常侍、唐朝的李辅国、鱼朝恩,宋朝的童贯,明朝的刘瑾、魏忠贤,清朝的李莲英、小德张等等。而这些宦官在历史上得以成名的原因,大多
2023-08-05 22:17:00
宦官权势过大有多可怕
...君歌》这部剧火热上线,收获一致好评。这部剧讲述的是宦官权势过大,犯下许多罪孽。他们谋害皇帝,扶持容易控制的皇帝登基;他们残害忠良,制造冤案,令许多忠义之士承受灭门之灾。他们贪
2023-01-17 20:07:00
揭秘明朝宦官权力的扩张进程
...女,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太监,也有被称作为内官、宦官。宦官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主要负责君王及其家族人员奴役的人,而且宦官最初出现之时,并非我们现代所了解的全是阉人。而
2024-04-04 05:10:00
明朝宦官之首司礼监掌印太监与皇帝的制衡之道
...也是质量最高的。中国古代较为出名且有着较大影响力的宦官,明代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早年有郑和,其后王振、刘瑾、冯宝、魏忠贤等。而这其中的根源则要源于明代太监的特殊地位,在古代太
2024-01-15 11:12:00
权倾天下:中国历史上那些牛气冲天的宦官们
...监确实是牛,但是并不止只有明朝的太监牛。中国历史上宦官牛的朝代相当不少光泛滥成灾的就有东汉、唐、明三朝,其他的著名太监更是数不胜数——秦朝的赵高,西汉的李延年,蜀汉的黄皓,北
2024-05-07 06:34:00
...然而在这万丈光芒的背后,也有着让人不愿提及的屈辱,宦官乱政以至废立天子便是其中之一。早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就出现了专职为高级奴隶主服务的侍者。由于王权的神圣性,在宫廷中为君王服
2023-03-15 21:52:00
宦官弄权:明朝经济的暗流涌动与帝国的覆灭
明朝朱元璋上位以后严苛法度,惩治官员贪污,禁止宦官干政,不过在他死后曾经制定的规章制度也随之倒塌,朱棣以靖难之名夺取皇位,此后大明王朝统治者,忘却了朱元璋曾经的规定,出现了许多权
2024-04-16 12:43:00
明朝最厉害的宦官是谁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宦官势力在明朝历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明朝最厉害的宦官是谁?镇守太监又是一个什么职位呢?本文将为您揭开这神秘的面纱。一、明朝最厉害的
2024-11-10 20: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