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真的存在“仙人”?修道的人有多厉害,曾三次出山拯救大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26:00 来源:月涵书舍

如果你是天纵奇才,你是要去官场上纵横把握,还是去生意场上大展拳脚呢?在中国历史上,有个人放着高官厚赂不要,偏偏去深山修道了!

这是谁,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故事还要从一场登基仪式开始讲起……

历史上真的存在“仙人”?修道的人有多厉害,曾三次出山拯救大唐

公元756年,七月十二。一场堪称唐朝自开国以来,最为简陋的登基仪式,在灵武南门城楼上展开。这就是当时的皇帝,唐肃宗李亨的登基典礼。

然而,更加凄凉的是当时大唐所处的困境:安史之乱席卷中原,长安和洛阳等地,相继沦陷,大唐失去了半壁江山,情况比四百多年前,晋朝的“永嘉之乱”还要糟糕,整个王朝,面临覆灭的危险。

然而,在这个时刻,此前还满面愁容的唐肃宗李亨,每一个眼神和动作都流露出强烈的必胜信念。那是因为他身边有一位身穿道袍、精瘦的年轻人告诉他一句热血澎湃的话:“不出两年,就没有敌寇了。”

面对将大唐推向绝境的安史之乱,他居然说只需要两年就能平定?如果是别人说这番话,唐肃宗可以当作是安慰之辞。但是这位年轻人与众不同,他是唐肃宗年少时的好友,也是大唐名满天下的谋略奇才。

这位特殊的人物,正是平定安史之乱的首要功臣,李泌。

历史上真的存在“仙人”?修道的人有多厉害,曾三次出山拯救大唐

李泌原籍辽东,出自著名的赵郡李氏世家。他七岁时就能写文章,精通黄老道家的学说。这一天,唐玄宗听说了他的才华,召他入宫想亲眼见识一下这个神童。于是,唐玄宗找来宰相张说,陪同李泌下棋,并询问李泌对棋盘中的方圆动静有何理解。李泌回答道:“方如行持义,圆则运用智,动则施展才能,静则感到满意。”这番答案,令唐玄宗十分惊叹。

李泌长大后,更加钟爱道家学说,经常走访名山,探寻仙道之秘。唐玄宗再次召唤李泌入宫,向他讲解《老子》。因为李泌解读的深奥玄妙,唐玄宗对他赏识有加,任命他为待诏翰林,并供奉在东宫。当时的太子李亨对待李泌非常恭敬和优厚。然而后来,李泌因被杨国忠等人陷害,贬到京城了之外。这对一般人来说恐怕是很大的打击,但是李泌却悠然自得,他辞官退隐,寄情山水,活出了另一种境界。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慌忙西逃,而李亨在灵武继位成为唐肃宗。刚登基不久的李亨就开始全国范围内搜索李泌的消息,没想到李泌恰好就在灵武。这也就是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在李泌的帮助下,唐肃宗很快派遣郭子仪和李光弼收复失地,平定了安史之乱。

历史上真的存在“仙人”?修道的人有多厉害,曾三次出山拯救大唐

在平定安史之乱后,李泌受到唐肃宗的重用,尽管没有具体的官职,但他的影响力超过了宰相。这引起了一些权臣的嫉恨,在李泌的表弟李辅国和李良娣的帮助下,加上李泌本人对朝政并不感兴趣,他顺势离开了京城,前往衡山专心修道。

直到唐肃宗去世,唐代宗继位之后,又将李泌召回长安,并赋予重要职责。然而,他再次遭到排挤陷害,一度被贬至地方任职。即便如此,李泌在地方任职期间依然能够有效地治理一方。等到代宗去世,唐德宗登基,再次召回李泌回京,在泾原兵变时,他再次挺身而出,扭转了危机,拯救了大唐。贞元五年,他在宰相的位置上离世。

可以说,李泌,既是超凡脱俗的智者,又是内在刚强坚定、外表柔和的担当者,他超越了尘世的追逐与欲望,一次次挺身而出,将大唐王朝从苦难的泥潭中拯救出来。

对于大唐道士宰相李泌,你还了解哪些呢?他最后成仙了吗?欢迎大家好好聊一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朝安史之乱中诗人们的命运
...天下兵马勤王,岑参这才离开北庭都护府,前往凤翔面见唐肃宗李亨,但李亨并没有让他率兵去平叛,而是让他在朝廷担任右补阙。762年,安史之乱接近尾声的时候,岑参才获得了他想要的武职
2023-10-10 07:40:00
安史之乱:大唐盛世的惊天危机
...铁血反击,13万大军血战香积寺 面对安史大军的步步进逼,唐肃宗决心铤而走险,以最可怕的代价捍卫大唐江山。他起用年仅19岁的亲生儿子李俶统领大军,与名将郭子仪配合,趁敌军未至
2023-09-20 21:07:00
唐代宗:当不了历史明君我就当痴情皇帝
唐代宗李豫,唐朝第九位皇帝;他是唐肃宗李亨的长子,也是唐玄宗李隆基的长孙。出生于唐玄宗十四年(公元727年),原被封为广平王,后进封为楚王;公元762年唐代宗在宦官李辅国的拥立下
2023-03-13 16:25:00
叛军不舍范阳、大唐必夺两京,都是局面弄人
...攻略。它不仅解决了往哪去,而且解决了怎么去。但是,唐肃宗却没有完全采纳李泌奇谋。于是,能陷安史叛军死无葬身之地的李泌奇谋,没能彻底施行。所以,安史叛军只能被打服而不能被打死。
2022-12-14 14:26:00
扶大厦之将倾,唐朝名将郭子仪有再造大唐之功
...时赫赫有名的勤王之师。之后郭子仪投靠了在灵武即位的唐肃宗,被其任命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之位)。手掌大权的郭子仪没有辜负唐肃宗的期望。郭子仪联合回纥首领共同发兵
2023-06-09 10:50:00
唐代宗李豫:被忽视的大唐皇帝,生于乱世治乱世,治罢乱世开太平
...视的贡献。那么,唐代宗李豫究竟做了些什么呢?李豫是唐肃宗李亨的长子,母亲是章敬皇后吴氏。李豫的出生正值宫廷内外权力斗争激烈,他的父亲李亨对这个长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因此,他特
2025-05-12 18:45:00
聊聊安史之乱中各诗人的命运
...,但在封常清被错杀后,岑参的命运变得扑朔迷离。他在唐肃宗李亨称帝后前往凤翔,被任命为右补阙,参与平叛大军,见证了安史之乱的结束。 2、高适,不仅是诗人,而且能文能武。天宝初
2024-05-15 13:44:00
唐肃宗李亨与大唐帝国的命运转折
唐肃宗李亨,一个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皇帝,他的治理不仅未能延续大唐的辉煌,反而为这个曾经无比强盛的帝国埋下了致命的隐患。他的统治,被后人评为驾驭不了时代的失败者。让我们以
2024-04-19 12:37:00
...回纥经历了多少波折?至德元载(756年)十一月,也就是唐肃宗登基的当年,在河曲地区发生了一场规模不算大的战争,那就是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打败了六胡州诸部,平定了河曲之乱。很多人没
2024-06-08 12: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