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安史之乱:大唐盛世的惊天危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20 21:07:00 来源:戏说三国

大唐,这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也是一个随时都可能分崩离析的时代。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一时间唐廷腐朽统治的种种弊端尽显。面对叛军步步进逼,唐军是否能化险为夷,死守大唐江山?这场决定大唐存亡的硬仗,必将以无数人的热血来澆灌大唐的命脉。

一、朝堂风云,隐忧积聚

当时已是大唐天宝十四年,李隆基登基44载,已是满头白发。他在位期间,政绩斐然,开创了盛世太平的“天宝之治”,然而晚年却被杨贵妃牢牢控制,导致朝野矛盾日益尖锐。

杨贵妃兄长杨国忠专横跋扈,为官贪婪骄奢,与安禄山等藩镇频繁争斗。李隆基沉溺后宫,政事懒散,百姓疾苦。杨贵妃的母亲韦氏更是贪婪无度,搜刮民财以充实杨家珍宝。百姓们都在私下咒骂这个蛇蝎美人及其家族。

安史之乱:大唐盛世的惊天危机

“国破家亡,都是这些奸佞贪官害的!”村民李大爷一拳砸在墙上,脸色铁青。他三个儿子都被迫入伍充军,家中只剩下妻子与年迈的父母相依为命。想到儿子们可能要上战场与叛军血战,李大爷焦虑不已。

杨贵妃的堂叔杨光弼也曾劝谏她收敛,遭到冷眼相向。杨光弼无奈叹息:“这样下去,必将招来大祸啊......”杨光弼虽出身权贵,却颇有远见,看到蠢动的民心与日益焦灼的社会情绪,不禁为朝局堪忧。

就连杨贵妃身边的宫女小玉也劝她:“夫人,您别只顾自己享乐,也要为百姓着想。如今天下已经危在旦夕,您应劝皇上多加注意,以免祸起......”杨贵妃美目一瞪,小玉只得住口不言,如坐针毡。

安史之乱:大唐盛世的惊天危机

二、藩镇叛乱,国破家亡

果然,杨国忠的跋扈最终引来了灾难。公元755年冬,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与杨国忠爆发公开矛盾,借讨伐杨国忠之名起兵造反,史称“安史之乱”。起初朝廷并未放在心上,依旧我行我素。

李隆基听闻安禄山叛变的消息,还在后宫与杨贵妃缠绵,并不以为意。他认为只是藩镇之间的争斗,很快就能平定:“朕向来宽仁爱民,安禄山不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

杨贵妃也说:“陛下圣明,必能平定这场叛乱。就让兄长剿匪去吧,我会劝他不要滥杀无辜的。”李隆基笑着点头,又情不自禁拥吻起杨贵妃来。两人如胶似漆,全然忘记了天下正事。

安史之乱:大唐盛世的惊天危机

然而事态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安禄山很快占领了河北大部分地区,直逼京城长安。李隆基还沉湎在杨贵妃的温柔乡中,迟迟不信邪。直到叛军来势汹汹,长安告急,李隆基才匆忙组织起唐军应战。

起初,唐军屡战屡败,节节溃退。李隆基罪责两名大将,又加剧了军心涣散。755年冬,安禄山顺利占领东都洛阳,称帝建国,国号“大燕”。百姓和投降官员都哀号不已,认为大唐江山已无复还之日。

此时,李隆基才如梦初醒,仓皇带着杨贵妃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出京时百姓齐哭,王公清流也纷纷从长安奔走,一时间城中空虚,哀鸿遍野。李隆基心中首次产生了对杨贵妃的怨恨。

安史之乱:大唐盛世的惊天危机

三、铁血反击,13万大军血战香积寺

面对安史大军的步步进逼,唐肃宗决心铤而走险,以最可怕的代价捍卫大唐江山。他起用年仅19岁的亲生儿子李俶统领大军,与名将郭子仪配合,趁敌军未至,先发制人孤注一掷。

李俶天资聪慧,深得民心。他四处奔波,谕示士民,发动数万青壮年应募入伍。村里80岁的老人张三爷跛着腿也来报名,被李俶亲自劝退。张三爷泪眼婆娑地说:“大王子,就让我上场跟敌人拼上一拼吧,我已经活够了,请一定保家卫国!”

李俶也流下了热泪,将老人扶起:“张爷爷,你我都是大唐子民,只要一心为国,就都是大唐的精神支柱!”

安史之乱:大唐盛世的惊天危机

又派出毒药,投向叛军军营水源,大大削弱敌军战斗力。安禄山军中传出“水中有毒”的谣言,士气受挫。李俶的英明果断为唐军争取了时间。

很快,一支13万之众的唐军打着搜山剿匪的旗号,悄悄组建完成。其中不乏精锐的西域胡骑,以及回纥、哈萨克等族的优秀骑手。一时间,百姓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757年九月,李俶亲率大军悄悄离开凤翔,东进伐叛。行军途中,士气高昂,人人志在必得。李俶时常巡视军营,察言观色,以身作则,备受军心爱戴。

安史之乱:大唐盛世的惊天危机

四、大唐虚幻复兴,后继无人终结江山

香积寺大捷为大唐争取了150年的续命。李俶也在打败叛军后受封为皇太子。然而功高震主,李俶不久被唐肃宗所忌,遭到幽禁。

此时的唐肃宗已不再是当年楚王时期的积极进取,沉溺酒色,朝政日衰。大臣李光弼多次进谏:“陛下当初可以东山再起,实因为有李俶大王子以及百万雄师。现今大王子遭禁锢,百万雄师又已折损殆尽。恕我直言,大唐国运已无力回天!”

安史之乱:大唐盛世的惊天危机

唐肃宗大怒,把李光弼贬为平民。于是朝中再无忠言,国力日趋衰微。此战死难的十余万唐军精锐,多是忠心爱国之士。大唐此后再无可以与之匹敌的精兵,国运已无力回天。随后的100多年,盗贼遍地,民不聊生。

900年,唐昭宗被宦官刘季述所废,不久刘知远篡位,唐朝亡。天下再无唐的盛世太平,百姓们无不唏嘘。

安史之乱:大唐盛世的惊天危机

结语:

香积寺一战,堪称大唐历史上的巨大转折点。莫说十余万将士舍生取义,仅是李俶一人的奋勇善战,也已足以载入大唐史册。大唐从此走向衰落已是定局,但正是这场血战,将大唐的灯火延续了150年之久。无数忠骨碎烈士的热血,再次守护了这片江山社稷。

面对历史车轮,谁人都难逃一死,但或许正是有人舍生取义,历史才有了意义。今人后人当不忘,曾经有那么一群人,为这片土地拼尽全力,至死方休!义。也让我们反思历史车轮下的得与失,洞明兴衰规律,不忘昨天,而努力开创美好明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史之乱后大唐陷入经济危机,刘晏三种改革举措解除经济危机
...立于小农经济之上,这种基础脆弱,禁不起打击。唐朝的安史之乱从爆发到结束,就将开元盛世积累的财富付之一炬,盛唐的曙光自此不在,大唐处处皆是危机。比起局部的战乱和动荡,经过安史之
2023-04-21 20:12:00
从盛唐到安史之乱,唐玄宗是怎样把大唐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的?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发生后,则显得无比的凄凉。很难想象得到两种落差极大的景象同样是出自同一个诗人杜甫的诗歌创作之中,同样这两种截然不同的
2022-12-27 22:10:00
安禄山是真正让唐朝走向灭亡的人,但却无人这么认为
...年,安禄山造反,史思明也响应起来,这就是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再无“大唐”安禄山、史思明十一月发动叛乱,十二月便攻入洛阳城,速度何其之快!“安史之乱”长达八年,大唐
2023-04-22 16:47:00
安史之乱后:大唐的危机与重生
...元755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联合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之后,大唐用了长达八年的时间,最终在公元763年平定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不过,虽说叛乱得以平定,但却给大唐
2023-09-21 19:41:00
揭开大唐灭亡真相:李隆基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这段美好时光的终结,却来得如此突然而又惨烈。755年的安史之乱,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中一道永远难以磨灭的伤疤,而在这场历史动荡的背后,隐藏着李隆基及其时代种种决策的深刻反思。唐
2024-08-01 16:49:00
安史之乱险些让大唐陨落,盛世大唐当真这么不堪一击吗?
...处“开元盛世”的大唐,怎么就突然爆发了改变国运的“安史之乱”呢?有人将原因归咎于唐玄宗晚年沉迷于女色,昏庸不查,重用杨玉环她哥——大奸臣杨国忠,致使整个国家被搞得乌烟瘴气,让
2023-02-22 21:32:00
安史之乱究竟有多乱,安史之乱是如何被评判的
...国腰斩,让唐帝国不能恢复往日雄风,没错,这就是——安史之乱。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安史之乱,这4个字充满了,太多的无情和冷血,充满了太多的惨烈和昏暗,安史之乱的时候,究竟有多么的
2023-02-03 10:41:00
揭秘安史之乱:唐玄宗如何亲手葬送了大唐盛世?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长达八年的战争,让唐王朝直接损失了3000多万的人口,从此一蹶不振。中国从此失去了对西域长达千年的控制权。那么大唐盛世为何会出现内乱?盛唐又是如何衰败的呢?唐
2024-03-16 10:44:00
唐朝盛世局面很多,乱世时期也多,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呢?答案就是唐玄宗在位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这是一场由地方节度使发动的针对统治者的叛乱,对大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乱平后,大唐再也称不上盛世,国力锐减。唐玄宗后
2024-10-13 11: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