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安史之乱后大唐陷入经济危机,刘晏三种改革举措解除经济危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1 20:12:00 来源:戏说三国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础是建立于小农经济之上,这种基础脆弱,禁不起打击。唐朝的安史之乱从爆发到结束,就将开元盛世积累的财富付之一炬,盛唐的曙光自此不在,大唐处处皆是危机。

比起局部的战乱和动荡,经过安史之乱的唐朝迎来了自身最大的危机,也就是经济危机。失去经济支撑的大唐机器就如失去了维持运转的动能,王朝的统治随时会面临崩盘。这种经济引发的危机比战争恐怖百倍,它通常在人们毫无意识的情况之下,就悄悄地改变了个人以及王朝的命运。

危机四伏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就如一把超级武器,将大唐射得千疮百孔。脆弱的小农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国家多个地区还出现了''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景象。《旧唐书》记载:''中间宇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即乏军储,又鲜人力。''

我们从诗圣杜甫的诗句中,更能感受到大唐被安史之乱改变的模样:''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唐玄宗天宝元年,全国有852.6万户、4891万人,天宝十三年,有906.9万户、5288万人。但是安史之乱后的唐肃宗乾元三年,全国就只有293.3万户、1699万人,这意味着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朝人口直接下降了一半以上。

安史之乱后大唐陷入经济危机,刘晏三种改革举措解除经济危机

王朝的统治是建立于小农经济之上,而小农经济的发展是建立于人口之上。人口下降如此多的唐朝,可想而知它的经济不仅处在寒冬之中,此时的寒冬还下起了冰雹。有地方官员在给朝廷呈报的奏折中写道:''关中人口,十去其七。''根据当时的统计,全国纳税人口占比很小。以乾元三年为例,当年的纳税人口仅有237万,还不足安史之乱前的三分之一。

战争对经济的破坏还体现在当时的物价上,在''开元盛世'',两京的米价是每斗不超过20文,面每斗不超过32文,而一匹绢不超过210文。史书对当时物价的评价极高,认为''自后天下无贵物''。

安史之乱后大唐陷入经济危机,刘晏三种改革举措解除经济危机

而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物价飞速上涨,比如今的股市更加恐怖。当时的米价上涨到每斗400文,有些严重缺粮食的地方,米价更是上涨到了恐怖的1000文至1400文之间。这前后的差别高达数十倍,百姓苦不堪言,连地主阶级都度日如年。

由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锐减、物价飞涨、民生凋敝等情况,就是劫后余生的朝廷面临的最大危机,一步走错,就会落入万丈深渊。

在这种情况之下,唐肃宗提拔时任户部侍郎刘晏为吏部尚书皆中书省下平章事。中书省下平章事就是唐朝的宰相官职,皇帝将臣子的最高权力交给了刘晏。帝国的命运系在他一人身上,帝国的马车究竟能不能继续跑下去,这一切都看刘晏的决策了。

安史之乱后大唐陷入经济危机,刘晏三种改革举措解除经济危机

那么刘宴是何许人也?

刘晏非常幸运,他出生于唐朝开元三年,此时正值''开元盛世''。他从小就展示了自己超乎常人的天赋,《三字经》记载:''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一位七岁的小孩,已经入仕,成为了大唐的公务人员,那么他到底是如何入仕的呢?

安史之乱后大唐陷入经济危机,刘晏三种改革举措解除经济危机

唐玄宗曾经去泰山封禅,刚好要经过刘晏的家乡。此时的刘晏虽然只有七岁,但他却做了绝大多数大人都不敢做的事情。他拿着自己写的《东封书》在半路拦下了太宗的马车,太宗听闻一位小孩子居然要见自己,顿时觉得十分好奇,于是召见了刘晏。

安史之乱后大唐陷入经济危机,刘晏三种改革举措解除经济危机

见到太宗的刘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怯场,引得一众官员纷纷称奇。宰相张悦于是当场出题考考刘宴,刘宴皆对答如流。太宗对刘宴的表现十分满意,于是授予刘宴秘书省正宇的官职,也就是掌管校书的官员。相传杨贵妃十分喜欢这个孩子,还将刘宴亲自抱在腿上,为他画了眉。

唐太宗和杨贵妃对刘宴的喜爱与欣赏,让刘宴幼小的心里种下了报效国家的种子。太宗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个小孩将成为日后大唐的大功臣。

长大后的刘宴步步高升,一路坐到户部侍郎的职位。然而大唐的气数却与之相反,由盛转衰,就如即将熄灭的蜡烛一般。

刘宴到底能不能让蜡烛保持燃烧呢?

扭转乾坤

民以食为天,刘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居高不下的粮价,让百姓能够生存下去。对于粮价的控制,历代都遵循着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平籴法。具体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朝廷在农作物收成好的时候,大量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然后等到农作物收成欠佳的时候,再将收回的粮食以收购价卖出。

通过这个方法,就能达到''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情况的发生。汉宣帝时期就已经设立了平籴仓,晋武帝时期又制定了''通籴法'',北魏中期实行了''和籴制''。唐朝延续了历代的做法,践行平籴法。

安史之乱后大唐陷入经济危机,刘晏三种改革举措解除经济危机

但是由于安史之乱,唐朝库存的粮食早已用尽,所以平籴法对于此时的唐朝已经失去了作用。刘晏只能凭借自身的才能,重新寻找一条正确的道路,这其中的难度堪比登天。

刘晏没有着急采取行动,而是对大唐的局面展开了细致的调研。之后他发现粮价过高的原因完全是由供给不足造成的,江南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小,再加上大量的北方人南迁,因此江南的农业生产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

所以江南地区有大量的余粮,如果把余粮运往北方区域,那么粮价自然会下跌。可是在运粮之前,刘晏必须解决粮食转运的问题。唐朝运粮的主要方式是漕运,但是安史之乱对大唐的运输体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造成运输成本高昂、运输效率低下的情况。除此之外,唐朝的漕运系统内,出现了大量官商勾结的情况,他们任意征用百姓运粮,却不给报酬,这直接导致无人愿意运粮。

安史之乱后大唐陷入经济危机,刘晏三种改革举措解除经济危机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策,刘晏针对这些情况,直接上朝廷将漕运的业务收归国有,由国家出面运粮。另外,刘晏还兴办了十个造船厂,以保证漕运的需求。之后他大力征调人力疏通河道,保证粮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运往北方。

漕运的成功解决了北方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粮食的价格迅速下降,百姓得以吃得起饭。但是光是调控物价是无法让唐朝彻底走出经济危机的,刘晏于是又对盐政进行了改革。

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历代基本都是对盐业实行专管专卖。在唐朝之前,盐业基本的管理模式是这样的:盐户负责制盐,之后统一卖给政府,政府则负责从运输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随之引发了一个问题:官府想要腐败的时候,通常从盐业下手,造成了盐价高昂的情况,诸多百姓根本承担不起盐价。

刘宴为了让盐价保持平衡,于是引入了商人的参与。将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交给了商人,政府只负责收购和批发两个环节。商人的介入提高了效率,激发了市场的活力。经过这次改革之后,国家放弃了专卖的收入,转而收取商人的税。结果国家在盐业方面的收入不降反升,改革实施的第三年,国家的盐业收入已经比改革前多了十倍。

通过对粮价的管控以及盐业的改革,大唐的经济开始复苏,帝国重新焕发了生机。刘晏为了巩固改革的果实,又大力减税减赋。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还陆续爆发了多场农民起义,而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在于过重的赋税。赋税太重、征收不科学是大唐的一个现实问题,动摇国本的稳固。刘宴坚持''养民为先''和''富其国而不劳于民''的宗旨,对各种赋税进行了普遍的降低。

安史之乱后大唐陷入经济危机,刘晏三种改革举措解除经济危机

另外,他还将纳税的时间分为夏秋两季,解决了农户的困难。他还减轻了工商户的赋税,在改革之前,商户每年需要上交的赋税基本在4000文左右,通过改革之后,商户每年只需上交500文。这充分鼓励了商户的活跃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通过刘晏的这三种改革举措之后,唐朝的经济危机彻底解除了。人们在低粮价、低赋税的社会状态下,解决了自身的生活困难。当生存不再成为威胁之后,百姓们就有更多的余力投入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之中。综合而言,刘宴举措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这种思想出现在当时的社会中,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虽然唐朝再也回不到''开元盛世''的样子,但是却维护了国祚的延续。刘晏以一己之力,让大唐得以延续140多年。太宗对刘晏的赏识,应该是他一生中做得最好的投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盛唐到安史之乱,唐玄宗是怎样把大唐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的?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发生后,则显得无比的凄凉。很难想象得到两种落差极大的景象同样是出自同一个诗人杜甫的诗歌创作之中,同样这两种截然不同的
2022-12-27 22:10:00
安史之乱后:大唐的危机与重生
...元755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联合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之后,大唐用了长达八年的时间,最终在公元763年平定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不过,虽说叛乱得以平定,但却给大唐
2023-09-21 19:41:00
唐朝安史之乱后的经济改革做了哪些措施
...,不只是在当时让人骄傲,即使现在大家也是津津乐道。安史之乱前大唐王朝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经济极其发达,社会空前繁荣。我们以古代衡量经济的两个指标人口和粮食来
2023-05-17 15:03:00
从经济形态角度,看李唐盛世衰亡的必然性
...机,埋下了引发社会动乱的“定时炸弹”。 三、潜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影响1.土地兼并之风的盛行,贫富差距拉大“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天宝年间的畸形经济发展,导致了
2023-09-17 14:44:00
安史之乱后是什么让大唐浴火重生国祚延续百年
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爆发于公元755年,此时距离唐朝立国(公元618年),已经过去了整整137年。在此之前,唐朝经历了百余年的繁荣发展期,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
2023-05-18 06:02:00
唐代宗是如何使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能延续百年的
...要的一点就是,朝廷积弊已久,本来就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经济危机。而且常年的战乱使得百姓陷入到绝望以及困苦之中。所以国家既没有钱,百姓们也苦不堪言。整个国家就是一副烂摊子,也可谓是
2024-02-26 17:32:00
叛军不舍范阳、大唐必夺两京,都是局面弄人
...自己;其结果只能是皇帝李亨与太上皇李隆基爆发矛盾。安史之乱未平,皇帝和太上皇两拨人,就会自相屠戮。
2022-12-14 14:26
唐肃宗李亨与大唐帝国的命运转折
...,那是一个多么复杂的时代啊。他即位之初,国家正处在安史之乱的余波之中,民不聊生,国库空虚,边疆不稳。李亨,他本有机会成为一位伟大的君主,但他却未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老者的眼
2024-04-19 12:37:00
...。一、中兴之主如果说开元盛世是唐朝极致的辉煌,那么安史之乱就是唐朝苦涩的泪水。多少香榭亭台,莺歌燕语,都在连天的烽火中化为昔日的繁华一梦。公元779年,唐德宗李适终于坐上了他
2023-10-25 17: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